一种中医药雾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82695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药雾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医药雾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份制成:金银花30‑65份、大黄24‑56份、半夏25‑38份、牛蒡子18‑26份、细辛8‑15份、余甘子10‑16份、白芨17‑28份、半枝莲12‑23份、栀子8‑13份、甘草6‑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中医药雾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医药雾化剂以疏风化热,泻火润燥,利咽止痛为原则,在治疗上着重于泻火润燥,疗效显著且无任何副作用。

Atomizing agent for Chinese medicin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tomizing agent for Chinese medicin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omizing agent is made from the following ingredients: Honeysuckle 30, 65, 25, 25, 38, 18, 26, 8, 8, 15, 10, cabbage, lotus, gardenia and licorice.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omizing agen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omizing agent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parse weathering heat, diarrhoea and moistening dryness, sharp swallow and pain relief, especially in the treatment of purging fire and moistening dryness, with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without any side eff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药雾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药雾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组织的炎症,依据病程的长短和病理改变性质的不同,分为急性咽炎,慢性咽炎两大类。急性咽炎是咽粘膜,并波及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之后或为上呼吸道感染之一部分。中医认为急性咽炎属“急喉痹”范畴,多因风热斜毒浸染咽喉,内伤于肺,相搏不去,致咽喉肿塞而痹痛,或邪热雍盛,由肺卫传里,热邪循经灼伤咽喉,使咽喉肿痛而成喉痹,临床上以咽喉疼痛,咽部红肿,咽底或有颗粒凸起,喉核肿胀不明显,全身有风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咽部急性炎症,急性咽炎多属实证热证,其病因病机多为外邪侵袭,上犯咽喉及肺胃热盛,上攻咽喉,急性咽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常规的药物治疗中,现有的多种治疗急性咽炎的制剂,大多是口服制剂,疗效比较慢。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雾化吸入疗法对急性咽炎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而目前现有技术中广泛采用的雾化剂通常是西药制剂,副作用很大,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治疗急性咽炎的中医药雾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中医药雾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药雾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份制成:金银花30-65份、大黄24-56份、半夏25-38份、牛蒡子18-26份、细辛8-15份、余甘子10-16份、白芨17-28份、半枝莲12-23份、栀子8-13份、甘草6-12份。较佳地,金银花32-53份、大黄28-47份、半夏27-34份、牛蒡子20-24份、细辛8-10份、余甘子10-15份、白芨18-24份、半枝莲14-18份、栀子8-10份、甘草8-10份。较佳地,金银花48份、大黄36份、半夏32份、牛蒡子21份、细辛9份、余甘子10份、白芨19份、半枝莲15份、栀子10份、甘草8份。较佳地,金银花37份、大黄45份、半夏30份、牛蒡子20份、细辛8份、余甘子12份、白芨21份、半枝莲18份、栀子9份、甘草10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中医药雾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S1、称取原料;将中药原料粉碎,混匀备用;S2、在步骤S1混合均匀的中药原料加入7-10倍重量的冷水,浸泡20-45分钟,然后煎煮1-2h,滤出药液,继续加水煎煮1-2h,滤出药液,将两次滤出药液合并、混匀;S3、将步骤S2合并后的药液浓缩为之前体积的20-30%;再加入占浓缩后的药液体积70-80%的乙醇,进行醇沉,静置24h后减压回收乙醇;S4、将步骤S3醇沉之后的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2.10-2.25,得到提取液;S5、将步骤S4所述提取液经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后,干挤制粒,得到药物颗粒。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中医药雾化剂在制备咽炎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原料组分分别具有以下的功效与作用:金银花: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降血降火,消咽利膈之功效。大黄:《本草新编》记载大黄性甚速,走而不守,善荡涤积滞,调中化食,通利水谷,推陈致新,导瘀血,滚痰涎,破症结,散坚聚,止疼痛,败痈疽热毒,消肿胀,俱各如神。半夏:治喉痹肿塞,《濒湖集简方》记载生半夏末搐鼻内,涎出效。牛蒡子:.《本草经疏》:恶实,为散风除热解毒之要药。辛能散结,苦能泄热,热结散则脏气清明,故明目而补中。细辛:细辛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根茎入药,用为解热、利尿、镇痛、镇静药。余甘子:余甘子果实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及维生素C缺乏症。白芨:《本草经疏》:白及,苦能泄热,辛能散结,痈疽皆由荣气不从,逆于肉里所生;败疽伤阴死肌,皆热壅血瘀所致,故悉主之也。胃中邪气者,即邪热也;贼风痱缓不收,皆血分有热,湿热伤阴之所生也,入血分以泄热,散结逐腐,则诸证靡不瘳矣。半枝莲:半支莲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癌等功能。性寒味酸,全草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成分。有凉血解毒,散瘀止痛,消肿和清热利湿之功效。栀子:五内邪气,胃中热气,栀子虽寒而无毒,治胃中热气,既亡血亡津液,腑脏无润养,内生虚热,非此物不可去也。甘草: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解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中医药雾化剂,以疏风化热,泻火润燥,利咽止痛为原则,在治疗上着重于泻火润燥,疗效显著且无任何副作用,可以用于咽炎药物的制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医药雾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份制成:金银花60份、大黄38份、半夏32份、牛蒡子22份、细辛11份、余甘子14份、白芨26份、半枝莲15份、栀子10份、甘草8份。制备方法如下:S1、称取原料:金银花金银花60份、大黄38份、半夏32份、牛蒡子22份、细辛11份、余甘子14份、白芨26份、半枝莲15份、栀子10份、甘草8份;将中药原料粉碎,混匀备用;S2、在步骤S1混合均匀的中药原料加入8倍重量的冷水,浸泡40分钟,然后煎煮2h,滤出药液,继续加水煎煮2h,滤出药液,将两次滤出药液合并、混匀;S3、将步骤S2合并后的药液浓缩为之前体积的25%;再加入占浓缩后的药液体积80%的乙醇,进行醇沉,静置24h后减压回收乙醇;S4、将步骤S3醇沉之后的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2.2,得到提取液;S5、将步骤S4所述提取液经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后,干挤制粒,得到药物颗粒。实施例2一种中医药雾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份制成:金银花48份、大黄36份、半夏32份、牛蒡子21份、细辛9份、余甘子10份、白芨19份、半枝莲15份、栀子10份、甘草8份。制备方法如下:S1、称取原料:金银花48份、大黄36份、半夏32份、牛蒡子21份、细辛9份、余甘子10份、白芨19份、半枝莲15份、栀子10份、甘草8份;将中药原料粉碎,混匀备用;S2、在步骤S1混合均匀的中药原料加入7倍重量的冷水,浸泡25分钟,然后煎煮1h,滤出药液,继续加水煎煮1h,滤出药液,将两次滤出药液合并、混匀;S3、将步骤S2合并后的药液浓缩为之前体积的25%;再加入占浓缩后的药液体积80%的乙醇,进行醇沉,静置24h后减压回收乙醇;S4、将步骤S3醇沉之后的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2.1,得到提取液;S5、将步骤S4所述提取液经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后,干挤制粒,得到药物颗粒。实施例3一种中医药雾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份制成:金银花37份、大黄45份、半夏30份、牛蒡子20份、细辛8份、余甘子12份、白芨21份、半枝莲18份、栀子9份、甘草10份。制备方法如下:S1、称取原料:金银花37份、大黄45份、半夏30份、牛蒡子20份、细辛8份、余甘子12份、白芨21份、半枝莲18份、栀子9份、甘草10份;将中药原料粉碎,混匀备用;S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药雾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份制成:金银花30‑65份、大黄24‑56份、半夏25‑38份、牛蒡子18‑26份、细辛8‑15份、余甘子10‑16份、白芨17‑28份、半枝莲12‑23份、栀子8‑13份、甘草6‑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药雾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份制成:金银花30-65份、大黄24-56份、半夏25-38份、牛蒡子18-26份、细辛8-15份、余甘子10-16份、白芨17-28份、半枝莲12-23份、栀子8-13份、甘草6-12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药雾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份制成:金银花32-53份、大黄28-47份、半夏27-34份、牛蒡子20-24份、细辛8-10份、余甘子10-15份、白芨18-24份、半枝莲14-18份、栀子8-10份、甘草8-10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药雾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份制成:金银花48份、大黄36份、半夏32份、牛蒡子21份、细辛9份、余甘子10份、白芨19份、半枝莲15份、栀子10份、甘草8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药雾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份制成:金银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