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692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包含萹蓄、野菊花、石韦、蒲公英、赤芍、夏枯草、桔梗、甘草按一定重量配比配置而成。它可以被制成任何一种常规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用于湿热下注证,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下尿路感染见上述症状者。

Preparation method of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capsule for treating low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low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comprises a flat storage,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Shi Wei, dandelion, Paeonia lactiflora, Prunella vulgaris,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nd licorice in a certain weight ratio. It can be made into any kind of conventional preparat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has the effect of clearing heat and detoxifying, using the effect of wet and damp and drenching. It is used for the syndrome of wet heat and heat. The symptoms include urine frequency, urgency of urine, pain of urine, burning of urethra, tongue red, thin yellowing of moss and the number of veins, and the above symptoms are seen in low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

技术介绍
下尿路感染是指膀胱和尿道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病变。又有膀胱炎、尿道炎之称。膀胱炎又分为急性膀胱炎和复发性膀胱炎。下尿路感染几乎全部为继发于泌尿系及泌尿系外的病变,而绝大多数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致,女性发生率是男性的10倍。临床表现为:(1)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的典型症状有排尿烧灼感或疼痛,尿急和尿频,耻骨区痛,脓尿或血尿。严重血尿多见于女性患者;(2)全身症状主要为发热、乏力。如伴见腰背痛、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表明为有肾脏感染;(3)复发性膀胱炎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膀胱充盈时耻骨上疼痛,排尿后减轻。可有镜下血尿。目前临床上治疗下尿路感染多选用强力霉素、米诺环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加替沙星、甲砜霉素等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胱胺醇类抗生素进行治疗。但这类药物对人体都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并且容易产生抗药性,疗效并不是很理想。中医认为,下尿路感染属于中医学“淋证”、“淋浊”、等范畴,病因多因房事不洁或感染秽浊之邪,阻滞下焦,蕴结膀胱,化热化火,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肝郁气滞,气血瘀阻而致。病因病机在于湿热,多采用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方法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同时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此病不易产生耐药菌株,且副作用小,既简单又安全。因此研究开发治疗下尿路感染中药制剂前景广阔,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用于湿热下注证,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下尿路感染见上述症状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萹蓄3-30份、野菊花1-20份、石韦3-30份、蒲公英1-20份、赤芍1-20份、夏枯草1-20份、桔梗1-20份、甘草1-20份。优选的重量份为:萹蓄5-15份、野菊花3-10份、石韦5-15份、蒲公英3-10份、赤芍3-10份、夏枯草3-10份、桔梗3-10份、甘草3-10份。更优选为:萹蓄8-12份、野菊花5-8份、石韦8-12份、蒲公英5-8份、赤芍4-6份、夏枯草5-8份、桔梗5-8份、甘草4-6份。最佳优选为:萹蓄10份、野菊花6份、石韦9份、蒲公英6份、赤芍5份、夏枯草6份、桔梗6份、甘草5份。其中,甘草是指生甘草。中医认为,下尿路感染的病因病机的中心在于湿热,其主要症状即是明显的湿热之证。应采用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方法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该中药组合物的作用机理如下:萹蓄:为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萹蓄的干燥地上部分。苦,微寒。归膀胱经。该品苦降下行,通利膀胱,苦燥又能杀虫除湿止痒,主要用于淋痛及湿疹。药理研究显示:萹蓄具有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的功能;主治淋痛、湿疹、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血尿等症;现代研究表明,萹蓄具有利尿、降压、抗菌、止血等作用;煎剂20g/kg给予盐水负荷的大鼠后,尿量、钠钾排出均增加,特别是钾的排出较多,其灰分亦有同样效果。浓度为25%的全草煎剂对福氏痢疾杆菌和宋内氏痢疾杆菌皆有抑制作用。1:10浓度的煎剂对须疮癣菌、毛羊状小芽胞菌有抑制作用。40%水煎剂对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北野菊或岩香菊的头状花序。味辛、苦。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的功效,用于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等。药理研究表明,野菊花水提物与挥发油均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抗病毒活性。药理研究:野菊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绿脓假单胞菌、福氏志贺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肺炎链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弱;野菊花水提物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对脲原体生长抑制作用明显。水提取物具有抗病毒活性。石韦: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或西南石韦的叶。味苦、甘,性凉。归肺、膀胱经。具有利水通淋,清肺泄热的功效,用于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等。药理研究文献表明:石韦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溶性的异芒果甙具有显着的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药理研究表明:石韦的药理作用为具有利尿通淋,清热止血的功效,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含有杧果苷和异杧果苷经药理研究证明有抑菌和抗单纯疱疹病毒、为镇咳祛痰的有效成分,绿原酸也有抗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有柄石韦中含有(±)圣草酚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和绿原酸不但含量高,而且前者具有一定的PKC抑制活性,后者具有抗菌、抗炎和抗病毒等活性。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糖,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等。药理实验表明:经大量研究证实,蒲公英具有广谱的抑菌作用;孙继梅等观察了蒲公英对临床常见203株分离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并进行了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显示,蒲公英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肠球杆菌、大肠埃希均、肺炎克雷伯菌、枸橼酸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白色念球菌、等临床常见感染菌有抑菌活性,尤其对革兰阳性、阴性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药理学研究表明赤芍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红细胞的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对低渗张力的抗性,有一定稳定红细胞膜结构的作用。另外,赤芍总苷能明显延长大鼠和小鼠的凝血时间,并能延长电刺激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的时间,提示赤芍总苷通过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而产生抗血栓作用。赤芍是传统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有较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该药也能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从而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保护缺血心肌,提高心肌对低氧的耐受性;降低肺血管阻力,减轻后负荷。同时赤芍能够降低门脉高压,对微循环也有影响。赤芍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还具有滋补强壮作用,对神经系统也有一定作用。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性寒,味甘、辛、微苦,具有清泄肝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淋巴结核、甲状腺肿、乳痈、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血崩、带下、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及细菌性痢疾等。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中多糖成分具有抗HSV-1、HSV-2(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还具有明显抗HIV-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作用;马德恩通过大鼠耳肿胀、足肿胀实验表明夏枯草水煎醇沉液对早期炎症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秦雯通过夏枯草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的研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萹蓄5‑15份、野菊花3‑10份、石韦5‑15份、蒲公英3‑10份、赤芍3‑10份、夏枯草3‑10份、桔梗3‑10份、甘草3‑10份,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所述重量份的萹蓄、野菊花、石韦、蒲公英、赤芍、夏枯草、桔梗、甘草加8~12倍量水提取1~4次,每次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60℃测时相对密度为1.10~1.15,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9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60℃测时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适量的辅料,按常规胶囊剂的工艺制备成胶囊剂;或,所述重量份的萹蓄、野菊花、石韦、蒲公英、赤芍、夏枯草、桔梗、甘草加8~12倍量水提取1~4次,每次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60℃测时相对密度为1.05~1.10,离心,上清液继续浓缩至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适量的辅料,按常规胶囊剂的工艺制备成胶囊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萹蓄5-15份、野菊花3-10份、石韦5-15份、蒲公英3-10份、赤芍3-10份、夏枯草3-10份、桔梗3-10份、甘草3-10份,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所述重量份的萹蓄、野菊花、石韦、蒲公英、赤芍、夏枯草、桔梗、甘草加8~12倍量水提取1~4次,每次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60℃测时相对密度为1.10~1.15,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9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60℃测时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适量的辅料,按常规胶囊剂的工艺制备成胶囊剂;或,所述重量份的萹蓄、野菊花、石韦、蒲公英、赤芍、夏枯草、桔梗、甘草加8~12倍量水提取1~4次,每次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60℃测时相对密度为1.05~1.10,离心,上清液继续浓缩至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适量的辅料,按常规胶囊剂的工艺制备成胶囊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所述重量份的萹蓄、野菊花、石韦、蒲公英、赤芍、夏枯草、桔梗、甘草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云李伏君刘逆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