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缸双层铬电镀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6636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输送缸双层铬电镀加工工艺,首先将CrO↓[3]溶液和H↓[2]SO↓[2]溶液按一定比例制成电镀液放入电镀槽内,加温到某一定值,将输送缸置于电镀槽内预热除杂,在15-25A/dm↑[2]电流下镀20-30微米乳白铬,再冷却至一定温度后采用阶梯升电方法将电流升至35-45A/dm↑[2],镀280-300微米的硬铬即得镀有双层铬的输送缸。由该工艺制作的输送缸能有效避免因腐蚀致铬层剥落或因结合强度不足造成的崩缺,大大提高输送缸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输送缸双层铬电镀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如下技术步骤: a.采用220~250克/升的CrO↓[3]溶液和2.5~3.1克/升的H↓[2]SO↓[4]溶液,CrO↓[3]与H↓[2]SO↓[4]的重量比按100∶1.15~1.25的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形成电镀液(1); b.将配制好的电镀液倒入电镀槽内; c.将电镀槽内的电镀液的温度升至70±2℃,形成镀前电镀液(2); d.将洁净的输送缸放入电镀槽的电镀液中预热至电镀液的温度,形成待镀输送缸(3);e.对电镀槽按15~25A/dm↑[2]反向供电,进一步除去输送缸表面的杂物,形成洁净待镀输送缸(4); f.对电镀槽通以15~25A/dm↑[2]正向电流120~150分钟,镀20~30微米厚的乳白铬,形成乳白铬层输送缸(5);g.通过电镀槽冷却系统降低镀液温度至55±2℃; h.再用阶梯升电的方法,将电流升至35~45A/dm↑[2],通电420~450分钟,镀280~300微米的硬铬,形成硬铬层输送缸(6); i.将镀好的输送缸从电镀槽中取出洗净形成乳白铬层与硬铬层双层铬输送缸(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芳颜高社王火成
申请(专利权)人:娄底市中兴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