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5796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包括灯泡头、导叶、转轮室、导水机构和主轴,其中,转轮室与灯泡头共轴线的套设;导叶布置在灯泡头与转轮室之间;沿水流进行的方向,导水机构设置灯泡头的下端,导水机构包括与主轴固定成一体,且共运动的设置的桨叶接力器组件和受油器,其中,桨叶接力器组件设置在主轴远离灯泡头的远端,受油器固定在主轴靠近灯泡头的近端;还包括夹设在导叶和转轮室之间的外配水环组件;在受油器的作用下,压力油经过操作油管组件进入桨叶接力器组件内部的型腔中,推动桨叶接力器组件开始运动,实现桨叶的旋转运动,以实现对桨叶接力器组件行程的精准控制,提升桨叶接力器行程控制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
本技术涉及贯流式水轮机的结构优化和改进,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的导水机构,属于贯流式水轮机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灯泡贯流式水轮机是贯流式水轮机的重要类型之一,其应用水头一般在25m以下,主要应用于潮汐电站及江河上的低水头电站,一般将发电机与水轮机直联,发电机安装于灯泡体内。由于其结构上从进水到出水方向上基本轴向贯通,不拐弯,流道尺寸大而短,过流通道的水力损失小,机组效率高,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为了能够实现模块化组装,简化操作油管的加工工艺,提升安装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且能提高机组可靠性,设备维护便利,中国专利号CN20072009642.9提供的一种用于贯流式水轮机的操作油管装置装置,包括一端与受油轴相连另一端与转轮机构相连的空心主轴、操作油管和回复轴,操作油管和回复轴安装在空心主轴内,所述操作油管是相互独立分离的,通过增强操作油管的密闭性和高低压油腔的隔离效果,改善了操作油管的运行环境;然而同样存在在作业过程中,操作油管随主轴一起旋转运动时,细长的结构在旋转过程中产生很大的扰度,容易造成操作油管内部形成很大的附加交变弯应力,而导致操作油管疲劳断裂,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的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转臂的结构复杂,导致转臂装拆困难的问题,中国专利号为200720095909.5,名称为一种转桨式水轮机转臂的专利中,提供了一种转桨式水轮机转臂。转桨式水轮机转臂,转臂为圆头形状,转臂有圆形止推面,圆形止推面外圆为局部切销结构,采用该种结构的桨叶转臂通过将转臂外圆部分对边削倒角的方式,来增加安装空间,虽然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结构,便于安装和调试,但并未解决转轮体芯和转臂的组合体的吊装难题,这个组合体结构松散,吊装的安全隐患大。为了提高导叶的密封性,中国专利号为201310756131.8,名称为一种贯流式水轮机导叶密封方法的专利中,提供了一种贯流式水轮机导叶密封结构,包括固定设置的导叶臂、导叶套筒和外配法兰,在导叶套筒和导叶轴之间设有矩形导叶密封圈,虽然一定程度上将原来的“Yx”密封圈或者“O”型密封圈结构改为新型的轴用矩形导叶密封圈,降低了漏水量,改善了老式结构中漏水的一些缺陷,但是,贯流式水轮机在运行时,导叶轴在旋转调节过机流量的过程中,与密封环的内径产生相对运动,容易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密封损坏,或者出现局部密封圈跑偏,导致密封失效,出现导叶漏水,锈蚀导叶导套和外配水环,影响机组下方的设备与电缆线,同时,采用矩形导叶密封圈其结构复杂,安装过程中对轴向上的定位要求高,从而导致后续的检修更换困难。这样构成了需要进一步改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的设计,以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泡贯流式水轮机,以模块化、集成化设计思想,解决生产加工、组装安装难题,在受油器的作用下,受桨叶接力器提供二路可互为进出的压力油源,推动桨叶接力器的线性移动,在连板机构的作用下,实现桨叶的旋转运行。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灯泡贯流式水轮机,包括灯泡头、导叶、转轮室、导水机构和主轴,其中,转轮室与灯泡头共轴线的套设;导叶布置在灯泡头与转轮室之间;沿水流进行的方向,导水机构设置灯泡头的下端,导水机构包括与主轴固定成一体,且共运动的设置的桨叶接力器组件和受油器,其中,桨叶接力器组件设置在主轴远离灯泡头的远端,受油器固定在主轴靠近灯泡头的近端;还包括与主轴共轴线设置,沿主轴的轴线方向延伸布置的反馈杆和操作油管组件,反馈杆一端与桨叶接力器组件相连,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与受油器相连,且与受油器内的控制油路联通的设置;操作油管组件与桨叶接力器组件和受油器保持连通的设置;还包括夹设在导叶和转轮室之间的外配水环组件;在受油器的作用下,压力油经过操作油管组件进入桨叶接力器组件内部的型腔中,在辅助机构的作用下,推动桨叶接力器组件开始运动,实现桨叶的旋转运动,沿主轴共轴线设置的反馈杆与桨叶接力器组件共运动的同时,将移动的位置信号实时反馈给受油器内的控制油路,以实现对桨叶接力器组件行程的精准控制,提升桨叶接力器行程控制的精度,由于与受油器内部的控制系统高度集成,所有动作单一可控,使得整套系统的密封结构变得更加简单,提高了操作油管的密封可靠性。优选地,为了简化操作油管的结构,反馈杆贯穿操作油管组件,且沿操作油管组件的轴线方向延伸布置。优选地,为了确保桨叶接力器位置快速、灵敏的控制,反馈杆与桨叶接力器组件刚性的连接。优选地,为简化了接力器缸的结构,降低了加工制造的难度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加工生产的周期,桨叶接力器组件分体式设计的第一缸盖、缸体、第二缸盖及螺栓,其中,第一缸盖和第二缸盖分设在缸体的两端,且共轴线的设置;螺栓贯穿第二缸盖与第一缸盖可拆卸的紧固成一体,且共运动的设置。优选地,第一缸盖包括第一缸盖本体、第一通孔、传动耳柄和第一螺栓孔,其中,第一通孔开始在第一缸盖本体的几何中心,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传动耳柄固定在第一缸盖本体的侧面上,朝着远离第一缸盖本体的方向延伸;第一螺栓孔贯穿第一缸盖本体,分布在第一通孔同轴的圆周面上,且沿周向间隔的均布。优选地,为了确保第一缸盖与缸体之间可靠的密封,第一缸盖还包括开设在与传动耳柄相对设置的另一侧面上,用来安装固定密封圈的第一密封凹槽。优选地,第一密封凹槽与第一通孔共轴线的设置。优选地,缸体包括缸体本体和固定在缸体本体外周侧面上的吊孔。优选地,为了吊装装配过程受力的平衡,吊扣为两个,沿缸体本体的轴线对称分布。优选地,第二缸盖包括第二缸盖本体、第二通孔、第二螺栓孔和预设螺栓孔,其中,第二通孔沿第二缸盖本体的轴线贯穿设置;第二螺栓孔贯穿第二缸盖本体,分布在与第二通孔共轴线的圆周面上,且沿周向间隔的均布;预设螺栓孔设置在第二通孔和第二螺栓孔之间的圆周面上,且沿轴线间隔的均布。优选地,为了确保第二缸盖与缸体之间可靠的密封,第二缸盖还包括开设在第二缸盖本体上,与预设螺栓孔相对设置的另一侧面,用来安装固定密封圈的第二密封凹槽。优选地,第二密封凹槽与第二通孔共轴线的设置。优选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细长的操作油管的结构刚性差,作业过程中振动和摆度大,旋转过程中产生较大扰度,且承受较大的附加交变弯应力而容易出现疲劳断裂的现象,操作油管组件采用操作油管组分段式连接成刚性的整体,操作油管组件包括至少一根沿主轴轴线延伸设置的油管,和分设在油管两端,用来支撑和连通油管的第一支撑套,所述第一支撑套将油管与主轴紧固成一体,且共运动的设置,以此,通过第一支撑套可实现油管之间的连通固定,从而突破传统的贯流式水轮机的操作油管一体成型带来的加工及安装困难的问题,首次实现油管的单元化、标准化、模块化,极其方便的实现在主轴中油管的安装与固定,便于后续的检修与维护。优选地,为了确保油管在压力液压油的作用下受力均衡,所述油管为偶数根,且沿主轴的轴线几何对称的均布;进一步地,油管为两根,且沿主轴的轴线对称分布。优选地,为了减少油管随主轴在旋转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扰度,降低油管内部形成的附加交变弯应力,延长油管的使用寿命,还包括支撑在油管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支撑套。优选地,为了更好的实现对油管的导向作用,油管的侧壁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包括灯泡头、导叶(100)、转轮室、导水机构和主轴10,其中,转轮室与灯泡头共轴线的套设;导叶(100)布置在灯泡头与转轮室之间;沿水流进行的方向,导水机构设置灯泡头的下端,其特征在于,导水机构包括与主轴(10)固定成一体,且共运动的设置的桨叶接力器组件(20)和受油器(30),桨叶接力器组件(20)设置在主轴(10)远离灯泡头的远端,受油器(30)固定在主轴(10)靠近灯泡头的近端;还包括与主轴(10)共轴线设置,沿主轴(10)的轴线方向延伸布置的反馈杆(40)和操作油管组件(50),其中,反馈杆(40)一端与桨叶接力器组件(20)相连,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与受油器(30)相连,且与受油器(30)内的控制油路联通的设置;操作油管组件(50)与桨叶接力器组件(20)和受油器(30)保持连通的设置;还包括夹设在导叶和转轮室之间的外配水环组件(90),所述外配水环组件(90)包括前法兰(91)、锥筒(93)和后法兰(94),所述锥筒(93)一端与所述前法兰(9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法兰(94)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包括灯泡头、导叶(100)、转轮室、导水机构和主轴10,其中,转轮室与灯泡头共轴线的套设;导叶(100)布置在灯泡头与转轮室之间;沿水流进行的方向,导水机构设置灯泡头的下端,其特征在于,导水机构包括与主轴(10)固定成一体,且共运动的设置的桨叶接力器组件(20)和受油器(30),桨叶接力器组件(20)设置在主轴(10)远离灯泡头的远端,受油器(30)固定在主轴(10)靠近灯泡头的近端;还包括与主轴(10)共轴线设置,沿主轴(10)的轴线方向延伸布置的反馈杆(40)和操作油管组件(50),其中,反馈杆(40)一端与桨叶接力器组件(20)相连,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与受油器(30)相连,且与受油器(30)内的控制油路联通的设置;操作油管组件(50)与桨叶接力器组件(20)和受油器(30)保持连通的设置;还包括夹设在导叶和转轮室之间的外配水环组件(90),所述外配水环组件(90)包括前法兰(91)、锥筒(93)和后法兰(94),所述锥筒(93)一端与所述前法兰(9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法兰(9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其特征在于,反馈杆(40)贯穿操作油管组件(50),且沿操作油管组件(50)的轴线方向延伸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其特征在于,反馈杆(40)与桨叶接力器组件(20)刚性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其特征在于,桨叶接力器组件(20)包括分体式设计的第一缸盖(21)、缸体(22)、第二缸盖(23)及螺栓(24),其中,第一缸盖(21)和第二缸盖(23)分设在缸体(22)的两端,且共轴线的设置;螺栓(24)贯穿第二缸盖(23)与第一缸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再益陈可建李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