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刷镀制造金刚石砂轮的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5664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刷镀金刚石砂轮制品、装置及工艺,将安装了转动节和扭力轴的多组镀笔,平均分布在被镀工件外圆表面上,在刷镀过程中镀笔和被镀工件保持接触,而且对被镀工件施加一个可以调节的压力,在工艺方面,采用了上砂和初步固定金刚石磨料以及特殊的工艺参数,使产品工效提高3—4倍。成本降低50—90%,保证与原有工艺相同的磨损率。(*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电解法或电泳法产生镀层的工艺及所需设备。工业生产中使用的金刚石砂轮的制作方法,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利用金刚石粉与铜粉热压成型,设备价格高,工艺复杂,需用的金刚石粉的数量也较多,因而产品的造价高。另一种途径是采用普通电镀法制作,这种方法沉积效率低,因而生产成本比较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对现有电镀法制作金刚石砂轮进行改进,提高电镀效率,加快电沉积速度,迅速包覆金刚石磨粉颗粒,而且镀层均匀。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刷镀金刚石砂轮及制品的装置及工艺,包括刷镀镀笔、镀液供送装置,以及电净、活化、打底层、刷镀加厚镀层等项工艺,由阳极、转动节2、扭力轴4、支承圆盘6组成的多组镀笔1,平均分布在被镀工件外圆表面上,在刷镀过程中镀笔1和被镀工件保持接触,而且对被镀工件施加一个可以调节的压力,经过上砂工艺后,采用电镀法初步将金刚石磨料固定于被镀工件基体表面上,然后利用复合刷镀工艺加厚镀层,镀液中的金刚石磨料含量在80-120Carat/l。镀笔1对被镀工件的压力在0.5-1.0Kgf之间。上砂工艺指通过机械搅拌使金刚石细颗粒落伏于被镀工件基体上,形成多层金刚石磨料堆积层,接通电源,使用分散能力好的硫酸镍和硼酸配方镀液,初步固定金刚石磨粉颗粒。分散能力好的镀液配方为:NiSO4·6H2O250g/lH3BO420-30g/lNicl2·6H2O40g/lCoSO4·7H2O60g/l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设备和工艺方法,与普通电镀法制作金刚石耐磨层相比,具有下述特点:1、金刚石镀层均匀,操作者容易达到质量要求。2、采用特制的镀笔,刷镀效率高。-->3、制作时根据工艺要求可制造需要的形状而无需修正,解决了磨消加工成型表面时砂轮难于修正的问题。4、砂轮基体可以广泛使用钢、铜、铝、铸铁等材料,并可重复使用。5、成本降低50-90%,而生产率提高3-4倍。6、产品可用于加工硬质合金、陶瓷、玻璃、喷涂层,特别是用于难加工材料需要进行电解磨制时,也是很理想的导电工具。图1:镀笔A-A剖面示意图。图2:多组镀笔工作状态图的实施例。图3:上砂工艺示意图。附图说明:参见图1-2:在刷镀金刚石砂轮的装置中采用三个镀笔同时工作,这三个镀笔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刷镀过程中,镀笔1和被镀工件11保持接触,而且带有0.5-1.0Kgf可调的接触压力以维持一定的电流密度。接触压力是靠扭力弹簧5提供的。被镀工件11和镀笔1之间的接触压力大小是通过改变扭力轴4的周向位置来实现的。被镀工件表面初步固定上数层金刚石细颗粒后,普通镀笔很难在其表面上滑动,即使勉强可以滑动,也会拖挂失落一些金刚石颗粒,改进的镀笔1尾端增加了摆杆3和转动节2,使镀笔1在被镀工件11上作纯滚动。砂轮的装夹可以通过搬动手柄9来完成。搬动手柄9至最终位置,向前移动镀笔架,使镀笔1和砂轮达到预定位置,松开手柄9,即完成了对砂轮的装夹。卸砂轮时先搬动手柄9,移开镀笔架。用连接在手柄9上的主动拨叉8和被动拨叉7拨动镀笔轴10来实现镀笔1的开合。镀液输送装置包括输液泵、流量计、控制阀、输液管、过滤网、贮液槽、回收盘,用这个装置使刷镀金刚复合镀层的过程中,有专用的装置将新鲜镀液自动输送到阳极,并做到镀液自动循环,连续供给,流量可调,在刷镀过程中,对镀液连续过滤,清除镀液中的杂质。参见图3,在上砂时金刚石磨粒堆积层12可能堆积着数层金刚石颗粒,欲通电固定金刚石颗粒时,电镀金属离子要穿过上边的金刚石磨粒层12,才能到达被镀工件基体13的表面放电还原为金属原子,随着金属离子在基体表-->面上的不断沉积,镀层由薄至厚,靠近基体13表面的金刚石颗粒也就被初步固定。保证金刚石砂轮复合镀层刷镀质量的关键问题有二个:一是优选具有良好分散能力的镀液。另一个问题是正确选择刷镀的工艺参数。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了四种组分对镀液分散能力的影响,得出:硫酸镍对镀液的分散能力影响最大,其次是硼酸的加入量,硫酸镍和硼酸之间有一定的络合作用。从保证镀液有良好的分散能力,并且比较经济的原则出发,选择了镀液配方如下:硫酸镍NiSO4·6H2O250g/l硼酸H3BO420-30g/l氯化镍Nicl2·6H2O40g/l硫酸钴CoSO4·7H2O60g/l采用这种配方,再加入适量的金刚石粉后,用磁力搅拌或机械搅拌的方法,使镀液中金刚石分布均匀落伏于被镀工件的基体上,从而获得均匀的金刚石镀层。刷镀的工艺参数主要指镀液的温度、PH值、阴极电流密度、镀液中金刚石的含量等。现结合实施例进一步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复合刷镀金刚石砂轮,初步固定的镀层厚5um,刷镀过程中,阴阳极相对运动方式采用砂轮转动,镀笔自转        不随被镀砂轮移动的方式。采用Ni-镀液时,其阴阳极间的相对运动速度为4-12m/min。当刷镀电压为14V、17V时,镀层对金刚石的包覆出现了较理想的状态,在金刚石颗粒的周围形成了小“凸台”,使金刚石和镀层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因而可使砂轮在磨削时不易脱落。镀层的厚度通过刷镀电源的安培小时计而得到控制,刷镀前先给电源置数,刷镀开始,安培小时计开始计数,数字到“0”时自动报警停止刷镀。复合刷镀金刚石砂轮的典型工艺过程为:1、镀前准备:对欲镀砂轮基体的非镀部分涂绝缘保护层;对金刚石粉进行清洗。-->清洗过程如下:热浓硫酸处理3分钟,温度100℃蒸馏水清洗-浓盐酸处理3分钟蒸馏水清洗-热浓硝酸处理3分钟、温度100℃蒸馏水清洗-浓盐酸处理3分钟蒸馏水清洗三次干燥备用。2、将砂轮基体经过电净-活化-打底层之后进行金刚石颗粒的初步固定时间约50分钟。3、刷镀加厚层:将镀笔运动速度控制在3转/分,电压13-15V,当安培小时计完成予置置数时报警,停止刷镀,卸下砂轮。并将砂轮表面镀液清洗干净,干燥后检验。刷镀电流8-10A,总工作时间1.5-2小时,而普通电镀金刚石砂轮需要6-8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刷镀金刚石砂轮制品、装置及工艺,包括刷镀镀笔1、镀液供液装置及屯净、活化、打底层、刷镀加厚镀层等项工艺,其特征是:A、由阳极、转动节2、扭力轴4、支承圆盘6组成的多组镀笔1,平均分布在被镀工件外圆表面上,在刷镀过程中镀笔1和被镀 工件保持接触,而且对被镀工件施加一个可以调节的压力;B、经过上砂工艺后,采用屯镀法初步将金刚石磨料固定丁被镀工件基体表面上,然后利用刷镀工艺加厚镀层,镀液中的金刚石磨料含量在80--120Carat/l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刷镀金刚石砂轮制品、装置及工艺,包括刷镀镀笔1、镀液供液装置及屯净、活化、打底层、刷镀加厚镀层等项工艺,其特征是:A、由阳极、转动节2、扭力轴4、支承圆盘6组成的多组镀笔1,平均分布在被镀工件外圆表面上,在刷镀过程中镀笔1和被镀工件保持接触,而且对被镀工件施加一个可以调节的压力;B、经过上砂工艺后,采用屯镀法初步将金刚石磨料固定于被镀工件基体表面上,然后利用刷镀工艺加厚镀层,镀液中的金刚石磨料含量在80--120Carat/l之间。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刷镀金刚石砂轮制品、装置及工艺,其特征是:上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应岑徐滨士梁志杰李印柏朱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