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4843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倒角装置,包括柱形外壳、第一端盖、第二端盖、装夹杆、装夹套、第一垫环、倒角模板、弹簧以及摇杆;柱形外壳两端设置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装夹套套设在柱形外壳内部,装夹杆套设在所述装夹套内部,第一垫环固定于所述柱形外壳内壁左侧,倒角模板固定于所述装夹套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垫环右侧、与所述第一垫环相邻设置,所述倒角模板的端面倒角形状与工件成品的端面倒角形状一致,以便将所述倒角模板的端面倒角形状复刻到前端加工工件上形成工件成品;弹簧左右两端分别顶靠在所述倒角模板和第二端盖上;摇杆与所述装夹杆的右端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倒角装置可将倒角模板的端面倒角形状复刻到加工工件上,结构简单降低成本。

A chamfer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hamfer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cylindrical shell, a first end cover, a second end cover, a clamping rod, a clamping sleeve, a first pad ring, a chamfering plate, a spring and a rocker, and a first end cover and a second end cover at both ends of the cylindrical shell, and the clamping sleeve is located inside the cylindrical shell, and the clamping rod is set in the clamping sleeve. The first cushion ring is fix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cylindrical shell, and the chamfering template is fixed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jacket and is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pad ring and adjacent to the first pad ring. The angle of the chamfering template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nd of the end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so that the end of the chamfered template is made. The shape of the chamfering angle is re engraved to the front end machining workpiece to form the finished product; the two ends of the spring are mounted on the chamfering and second end cover, and the rock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end thread of the clamping rod. The chamfer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duplicate the chamfering shape of the end face of the chamfering template to the processing workpiece,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reduced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角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倒角装置。
技术介绍
金刚石复合片是采用金刚石微粉与硬质合金基体在高温高压下烧结而成,既具有金刚石的高硬度、高耐磨性与导热性,又具有硬质合金的强度与抗冲击韧性,是制造钻探钻头和其他耐磨工具的理想材料。为了能让金刚石复合片更好的发挥功效,减小复合片在钻探或加工时产生应力集中的影响,增加产品使用寿命和改善切削性能,往往会对复合片进行倒角处理。但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机械加工的质量和生产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采用传统规则形状的金刚石复合片在钻进速度、抗磨损、抗冲击性以及生产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也愈发的不明显,所以由此衍生出了一类形状不规则的异形复合片,但如何对这类异形复合片倒角也成了关键问题。现有技术对这种超硬材料的倒角,通常需要用到激光加工和电火花加工,然而激光机和电火花机加工存在着加工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等诸多缺点,若采用CNC装置加工复合片这种超硬材料,则会破坏设备精度,减少设备寿命,以上加工设备不仅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而且设备容易损坏,所以现有加工设备法满足金刚石复合片异形倒角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角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倒角加工设备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而且现有加工设备在对金刚石复合片倒角时,容易被损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倒角装置,包括中空的柱形外壳;分别设置在所述柱形外壳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套设在所述柱形外壳内部的装夹套,所述装夹套穿过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套设在所述装夹套内部、用于装夹工件的装夹杆,所述装夹杆的长度大于所述装夹套;固定于所述柱形外壳内壁左侧的第一垫环,所述第一垫环的右端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垫环与所述装夹套之间形成截面为环形的间隙;固定于所述装夹套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垫环右侧、与所述第一垫环相邻设置的倒角模板,所述倒角模板的端面倒角形状与工件成品的端面倒角形状一致,以便将所述倒角模板的端面倒角形状复刻到前端加工工件上形成工件成品;左右两端分别顶靠在所述倒角模板和第二端盖上的弹簧;以及与所述装夹杆的右端螺纹连接、用于转动所述装夹杆的摇杆。进一步的,所述装夹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喇叭状,自所述夹持部的端面中心向所述夹持部的底部延伸一用于容纳待加工工件的容置空间,所述夹持部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分布有若干条凹槽,所述若干条凹槽将夹持部侧壁分为若干片花瓣状,以使所述夹持部可沿径向收缩或扩张,以便夹紧待加工工件。进一步的,所述倒角装置还包括第二垫环,所述第二垫环夹在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一垫环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柱形外壳上设置有沿所述柱形外壳径向设置的、可沿所述柱形外壳径向旋进旋出且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垫环的第一螺钉。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盖上顶住所述弹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弹簧适配的限位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柱形外壳底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倒角装置安装到磨床的安装底座。进一步的,所述装夹杆右端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摇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装夹杆右端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将所述摇杆的内螺纹旋进所述装夹杆右端的外螺纹里以便将所述装夹杆与所述摇杆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摇杆上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装夹杆的把手。进一步的,所述倒角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装夹套之间,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装夹套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倒角模板上设置有沿所述倒角模板径向设置的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可沿所述倒角模板的径向旋进旋出并能顶住所述装夹套,以将所述倒角模板固定于所述装夹套上。本技术的倒角装置设置有跟加工工件的成品端面倒角形状一致的倒角模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加工时,通过装夹杆的转动,即可将倒角模板的端面倒角形状复刻到加工工件上,同时加工时设备不容易损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倒角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倒角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倒角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倒角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图1为本技术倒角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倒角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倒角装置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倒角装置包括柱形外壳10、第一端盖20、第二端盖30、装夹杆40、装夹套50、第一垫环60、倒角模板70、弹簧80以及摇杆90。柱形外壳10为中空结构,具体可以为两端开口的柱形桶,第一端盖20和第二端盖30为与柱形外壳10等直径的环形板,且分别设置在柱形外壳10两端,将柱形外壳10盖合,第一端盖20和第二端盖30可通过螺钉固定在柱形外壳10两端,柱形外壳10、第一端盖20、第二端盖30形成了整个装置的主要支撑架构,为装夹杆40的转动打磨提供支撑。装夹套50套设在柱形外壳10内部,并且与柱形外壳10平行,装夹套50套比柱形外壳10长,以便使装夹套50穿过第一端盖20和第二端盖30,由于第一端盖20和第二端盖30为环形,所以装夹套50可分别穿过第一端盖20和第二端盖30中间的通孔,以使得装夹套50固定在第一端盖20和第二端盖30上。装夹杆40套设在装夹套50内部,装夹杆40用于装夹工件1,将工件1装夹在装夹杆的前端,然后转动装夹杆40即可使工件同步转动,进行工件1的打磨倒角加工。装夹杆40的长度大于装夹套50,这样装夹杆40就可以从装夹套50的两端穿出,那么就可以在装夹杆40的一端装夹工件1,另一端施加外力使装夹杆40转动,对工件1进行加工。实际应用中,工件1一般为金刚石复合片,当然,本技术的倒角装置也可以对其它需要进行倒角加工的工件进行加工,例如玻璃倒角。第一垫环60固定于柱形外壳10内壁左侧,第一垫环60的右端面为平面,且第一垫环60与装夹套50之间形成截面为环形的间隙,这样设计是便于在装夹杆40转动过程中,使倒角模板70的端面倒角在弹簧800的推动下,进入第一垫环60与装夹套50之间的环形间隙,将倒角模板70的端面倒角复刻在前端的工件1上,形成工件成品,第一垫环60的右端面为平面,以及第一垫环60与装夹套50之间形成截面为环形的间隙,这样才能保证倒角模板70的端面倒角准确的被复刻到前端工件上。具体的,第一垫环60可为两端为平面的环形,且其内径大于装夹套50的外径,两端为平面的环形第一垫环60既可以保证第一垫环60的右端面为平面,又能实现第一垫环60与装夹套50之间形成截面为环形的间隙,同时结构规则,易于装配。倒角模板70固定于装夹套50的外壁上,并且位于倒角模板70第一垫环60的右侧,倒角模板70与第一垫环60相邻设置,相邻设置才能使倒角模板70的端面倒角进入到第一垫环60与装夹套50之间的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倒角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柱形外壳;分别设置在所述柱形外壳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套设在所述柱形外壳内部的装夹套,所述装夹套穿过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套设在所述装夹套内部、用于装夹工件的装夹杆,所述装夹杆的长度大于所述装夹套;固定于所述柱形外壳内壁左侧的第一垫环,所述第一垫环的右端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垫环与所述装夹套之间形成截面为环形的间隙;固定于所述装夹套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垫环右侧、与所述第一垫环相邻设置的倒角模板,所述倒角模板的端面倒角形状与工件成品的端面倒角形状一致,以便将所述倒角模板的端面倒角形状复刻到前端工件上形成工件成品;左右两端分别顶靠在所述倒角模板和第二端盖上的弹簧;以及与所述装夹杆的右端螺纹连接、用于转动所述装夹杆的摇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柱形外壳;分别设置在所述柱形外壳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套设在所述柱形外壳内部的装夹套,所述装夹套穿过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套设在所述装夹套内部、用于装夹工件的装夹杆,所述装夹杆的长度大于所述装夹套;固定于所述柱形外壳内壁左侧的第一垫环,所述第一垫环的右端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垫环与所述装夹套之间形成截面为环形的间隙;固定于所述装夹套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垫环右侧、与所述第一垫环相邻设置的倒角模板,所述倒角模板的端面倒角形状与工件成品的端面倒角形状一致,以便将所述倒角模板的端面倒角形状复刻到前端工件上形成工件成品;左右两端分别顶靠在所述倒角模板和第二端盖上的弹簧;以及与所述装夹杆的右端螺纹连接、用于转动所述装夹杆的摇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喇叭状,自所述夹持部的端面中心向所述夹持部的底部延伸一用于容纳待加工工件的容置空间,所述夹持部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分布有若干条凹槽,所述若干条凹槽将夹持部侧壁分为若干片花瓣状,以使所述夹持部可沿径向收缩或扩张,以便夹紧待加工工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装置还包括第二垫环,所述第二垫环夹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安均赵映孔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明润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