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化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金属表面耐高温和耐磨损的电沉积复合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4520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提高金属表面抗高温腐蚀和抗磨损性能的电沉积复合镀方法,它是将金属Ni或Cr作为阳极,将受镀工件5作为阴极放入盛有单盐酸性镀液3中,其特征在是在单盐酸性镀液3中加入硬质化合物微粉及石墨微粉6,并保持微粉在单盐酸性镀液3中的浓度为20g~80g/L;对单盐酸性镀液3进行加温并保持在45~60℃之间;对单盐酸性镀液3进行搅拌;通过电极向单盐酸性镀液3中通入电流,电流密度在3.5~7A/dm↑[2]之间;单盐酸性镀液3的PH值为2~6。(*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金属表面耐高温和耐磨损的电沉积复合镀方法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金属表面耐高温腐蚀和耐磨损性能的电沉积复合镀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提高铸造形模及连铸坯结晶器表面耐高温腐蚀和耐磨损性能的微粒增强电沉积复合镀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为提高金属表面抗高温腐蚀和抗磨损性能,人们已经研究出许多种强化其表面的方法。其中采用电沉积技术在提高金属表面耐磨性、润滑性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用来提高金属表面抗高温腐蚀和抗磨损的较好的电沉积方法是通过电沉积将金属Ni、Cr等沉积于金属表面,形成抗高温腐蚀和抗磨损的镀层。然而这种镀层的抗磨损性能依然不理想。特别是用于使用温度较高的铸造形模及连铸坯结晶器表面强化,使用寿命较低,更换构件频繁,造成浪费,并且还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进一步提高金属表面抗高温腐蚀和抗磨损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粒增强电沉积复合镀的方法。该方法能较大程度的提高抗磨构件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金属Ni作为阳极,将受镀工件作为阴极放入盛有单盐酸性镀液中。在单盐酸性镀液中加入硬质化合物微粉及石墨微粉,并保持其微粉在单盐酸性镀液中的浓度为20g~80g/L;对单盐酸性镀液进行加温并保持在45~60℃之间;同时进行搅拌;通过电极向单盐酸性镀液中通入电流,电流密度在3.5~7A/dm2之间;单盐酸性镀液的PH值为2~6。在电流的作用下,阳极金属Ni作为基质金属被电离为金属离子送往受镀工件。在此过程中,悬浮在单盐酸性镀液中的硬质化合物微粉及石墨微粉作为第-->二相颗粒也被带往受镀工件,并和金属离子一同沉积到受镀工件的表面上,使得受镀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基质金属与第二相颗粒相配合的复合镀层。该复合镀层具有较高的抗高温腐蚀性能和抗磨损性能以及自润滑性能。上述所说的硬质化合物微粉可以是Al2O3微粉或者SiC微粉或者Si3N4微粉,或者是它们混合的微粉。所说的受镀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基质金属(如以Ni为基质金属)与第二相颗粒相配合的复合镀层是Ni-Al2O3或Ni-SiC或Ni-Si3N4或它们的混合的复合镀层。上述所说的硬质化合物微粉,其粒度可以是纳米级和微米级的混合粒度,也可以全部是纳米级微粉。上述所说的石墨微粉采用柔性石墨微粉,其粒度可以是纳米级和微米级的混合粒度,也可以全部是纳米级粒度。为使硬质化合物微粉及石墨微粉在单盐酸性镀液中有利于分散和悬浮,可将其微粉在使用前进行活化处理。为使硬质化合物微粉及石墨微粉在单盐酸性镀液中有利于分散和悬浮,还可在其单盐酸性镀液中加入分散剂。分散剂成分可采用糖精或1,4丁炔二醇。上述所说的单盐酸性镀液采用瓦特镀液,主要成分为(g/L):NiSO4·7H2O250;NiCl2·6H2O40;H3BO325。上述所说的单盐酸性镀液还可采用硫酸铜或硫酸锌镀液。上述所说的对单盐酸性镀液进行搅拌可采用叶片搅拌器进行搅拌,或者采用超声搅拌装置进行超声搅拌,还可采用机械泵进行循环搅拌以及采用上述三种搅拌方法的组合搅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粒度在纳米和微米级混合的微粉作为第二相颗粒,以Ni作为基质金属,在金属基体上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进行电沉积,能够形成结晶致密,结合力好的复合镀层,其显微硬度值和耐磨损性能,均高于电镀镍+铬层一-->倍以上。磨损实验在M-M200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对磨试样为φ30mm的GCr15淬火钢环,与镀层试件以线接触的方式进行磨损。试验参数:载荷30N,钢环转速200r/min,磨损时间30min。高温腐蚀实验在箱式电炉中进行,加热温度800℃,时间72h。其结果见下表:对比类别镀层种类 镀层厚度  (μm)  与基体结    合力镀层硬度  (HV) 镀层磨损量    (%)高温腐蚀增    重量  (mg/cm2)  发本明Ni-Al2O3    10试样反复弯折180°,至折断,镀层无剥落现象  >1100  0.0011  0.631  本专利技术Ni-SiC    27  >1150  0.0013  0.276  本专利技术Ni-Si3N4    30  >1100  0.0010  0.566  对比层Ni+Cr    30  >200  0.0026  1.075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的原理图。图2是复合镀层的剖面构造图。图中:1.电镀槽,2.Ni板,3.单盐酸性镀液3,4.叶片搅拌器,5.受镀工件,6.硬质化合物微粉及石墨微粉,7.超声搅拌装置,8.基质金属,9.第二相颗粒。具体实施方式将铜质的钢材连铸坯结晶器作为受镀工件5,阳极用Ni板2。将Ni板2和作为阴极的受镀工件5放入盛有单盐酸性镀液3的电镀槽1中。单盐酸性镀液3采用瓦特镀液。实验分三组进行,即在单盐酸性镀液3中分别加入纳米和微米级混合的Al2O3-石墨微粉、SiC-石墨微粉、Si3N4-石墨微粉作为硬质化合物微粉及石墨微粉6,保持其微粉浓度为20-80g/L左右;对单盐酸性镀液3进行加温并保持在50~55℃之间;电流密度调节在4.5~6.5A/dm2之间;单盐酸性镀液3-->的PH值为3~5。对单盐酸性镀液3不断的进行搅拌是十分必要的,本实施例同时采用了叶片搅拌和超声搅拌,即在单盐酸性镀液3中设置叶片搅拌器4,在电镀槽1的底部设置超声搅拌装置7。这样在电流的作用下,阳极用Ni板2作为基质金属8被电离为金属离子送往受镀工件5,而悬浮在单盐酸性镀液3中的硬质化合物微粉及石墨微粉6作为第二相颗粒9也被带往受镀工件5,并和金属离子一同被沉积到受镀工件5的表面上,使得受镀工件5的表面形成一层基质金属8与第二相颗粒9相配合的复合镀层。时间经过30分钟后,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金属表面抗高温腐蚀和抗磨损性能的电沉积复合镀方法,它是将金属Ni或Cr作为阳极,将受镀工件5作为阴极放入盛有单盐酸性镀液3中,其特征在是在单盐酸性镀液3中加入硬质化合物微粉及石墨微粉6,并保持微粉在单盐酸性镀液3中的浓度为20g~80g/L;对单盐酸性镀液3进行加温并保持在45~60℃之间;对单盐酸性镀液3进行搅拌;通过电极向单盐酸性镀液3中通入电流,电流密度在3.5~7A/dm2之间;单盐酸性镀液3的PH值为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沉积复合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硬质化合物微粉是Al2O3微粉或者SiC微粉或者Si3N4微粉,或者是它们混合的微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沉积复合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硬质化合物微粉,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化铁军姜涛赵宇刘云旭
申请(专利权)人:吴化铁军姜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