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扭转装置、具备电线扭转装置的电线处理装置及电线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3990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7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线扭转装置、具备电线扭转装置的电线处理装置及电线处理方法,通过容易且迅速的操作而正确高效地进行芯线部的扭转作业。利用夹盘部(26)把持在包覆部(12b)切入切口而使包覆部(12b)错位的包覆电线(12)的端部,上下打开扭转单元(5)的第一部件(26a)和第二部件(26b),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间隙(26c),使利用后夹钳把持的包覆电线(12)的端部在水平间隙26c内水平且沿与电线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之后,闭合第一部件(26a)和第二部件(26b)进行夹持,且使第一部件(26a)及第二部件(26b)旋转,扭转包覆电线(12)的端部。 1

Wire twisting device, wire processing device with wire twisting device and electric wire process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ire torsion device, a wire processing device with a wire torsion device and a wire processing method, and the torsion operation of the core line is correctly and efficiently carried out by easy and rapid operation. The end part of the cladding wire (12), which is displaced in the covering part (12b) by the clamping part (26), and the end part of the cladding wire (12) misplaced in the covering part (12b), open the first part (26a) and the second part (26b) of the torsion unit (5), form a horizontal gap (26c) extending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so that the end of the cladding wire (12) holding with the post clamp is 2 in the horizontal gap. The 6C is horizontal and moves along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 side direction of the wire. After that, the closed first part (26a) and the second part (26b) are clamped, and the first part (26a) and the two part (26b) are rotated to reverse the end of the coated wire (12).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线扭转装置、具备电线扭转装置的电线处理装置及电线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扭转包覆电线的芯线部的电线扭转装置、具备电线扭转装置的电线处理装置及电线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将由芯线部和覆盖芯线部的包覆部构成的包覆电线的包覆部剥除,进行扭转其中心的芯线部的作业,将芯线部整理好后,进行焊接。例如,专利文献1的扭转电线端部的扭转机具备:切入切口并把持沿着电线滑动至中途的包覆端部的夹盘、使该夹盘绕电线轴旋转而扭转电线的机构、收容包覆端部的管、以及吸引该管内来回收包覆端部的吸引机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92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现有的电线扭转装置中,必须在包覆电线的包覆部切入切口并使其滑动后,暂时使包覆电线后退,之后使其向电线径向移动,向扭转电线端部的扭转机前方搬运后,使端部前端向电线长边方向前进,将其正确地插入到夹盘的一对爪部件之间的间隙的中心。特别是,在把持包覆电线的位置至端部的距离长的情况下,由于端部前端的弯曲而容易产生错位,导致必须在利用夹盘把持包覆电线的状态下将端部前端正确地插入到一对爪部件之间。因此,必须还考虑电线前端的挠曲来正确地插入前端,需要进行正确的位置控制。另外,为了在一对爪部件之间正确地插入电线,如果在其跟前侧配置电线的导向部件、或者使一对爪部件的开口大幅打开,则能够可靠地插入电线,但是,如果配置导向部件,则构件数量增加,结构变得复杂,且如果使爪部件的开口扩大,则该开闭动作需要额外的时间。另外,在包覆电线的包覆部切入切口并使其滑动后,暂时使包覆电线后退,之后使其横向移动,在下次扭转工序处理时,使其从电线前端侧向电线长边方向前进,插入到爪部件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工序时间延长使包覆电线前进后退的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一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形成简单的装置结构,同时通过简单且迅速的操作正确且高效地进行芯线部的扭转作业。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不使包覆电线大幅前进后退而原样地使其水平且沿与电线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将其插入扭转单元。具体而言,在第一技术方案中,以扭转构成包覆电线的芯线部的电线处理方法为前提。并且,所述电线处理方法包括:把持工序,用夹钳部把持包覆电线的端部附近,所述包覆电线在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的包覆部被切入切口而使该包覆部错位、或者除去该包覆部而使芯线部露出;夹持工序,在扭转所述端部的扭转单元中,将把持该端部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下打开,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间隙,使所述夹钳部把持的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在所述水平间隙内水平且沿与电线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之后,闭合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进行夹持;以及扭转工序,使把持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的所述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在所述夹钳部把持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附近的状态下旋转,并扭转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根据所述结构,在包覆电线的端部的包覆部被切入切口而使包覆部错位的半剥离状态、或者除去包覆端部而使芯线部露出的剥离状态下,为了扭转端部而将端部插入扭转单元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时,不使包覆电线大幅前进后退而将其水平且沿与电线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插入上下打开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水平的间隙,因此,可以缩短工序时间。而且,不需要如以往那样将端部的前端正确地定位,即使前端稍微挠曲,只要将其原样地水平且沿与电线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即可,因此极容易控制。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中包括包覆屑排出工序,在包覆屑排出工序中,在所述扭转单元扭转所述芯线部后,在向左右打开了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状态下压出空气,将所述包覆部的屑吹向下方或上方。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容易且迅速地除去包覆部的屑。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中,包括包覆屑吸引工序,在所述包覆屑吸引工序中,在所述扭转单元扭转所述芯线部后,在向左右打开了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状态下将所述包覆部的屑吸入下方或上方。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容易且迅速地回收包覆部的屑。第四技术方案的电线处理方法还包括:钎焊工序,使焊料附着于在所述扭转工序中扭转后的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根据所述结构,能够以短的工序高精度地使焊料附着于扭转后的包覆电线的端部。在第五技术方案中,以扭转构成包覆电线的芯线部的电线扭转装置为前提。而且,所述电线扭转装置具备:夹钳部,其把持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附近,所述包覆电线在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的包覆部被切入切口而使该包覆部错位、或者除去该包覆部而使芯线部露出;扭转单元,其构成为把持所述端部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够开闭且整体能够旋转;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夹钳部及所述扭转单元,所述控制部构成为,通过所述夹钳部将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沿与电线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插入所述扭转单元的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下打开了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间隙,通过所述扭转单元闭合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以夹持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的状态使所述包覆电线旋转而进行扭转。根据所述结构,在包覆电线的端部的包覆部切入切口而使包覆部错位的半剥离状态、或者除去包覆端部而使芯线部露出的剥离状态下,为了扭转端部而将端部插入扭转单元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时,不使包覆电线大幅前进后退而将其水平且沿与电线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插入上下打开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水平的间隙,因此,可以缩短工序时间。而且,不需要如以往那样将端部的前端正确地定位,即使前端稍微挠曲,只要将其原样地水平且沿与电线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即可,因此,极其容易控制。第六技术方案在第五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扭转单元的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的包覆电线的插入侧,以使朝向所述端部的把持位置间隔变窄的方式,分别形成有倾斜面。根据上述结构,仅通过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包覆电线的进入侧的形状以使朝向包覆电线的把持位置间隔变窄的方式形成,即可在插入包覆电线时,由一对倾斜面进行引导,能够更顺畅地插入包覆电线。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包覆电线的把持错误。第七技术方案在第五技术方案中,具备包覆屑排出部,所述包覆屑排出部在所述扭转单元扭转所述芯线部后,在向左右打开了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状态下压出空气,将所述包覆部的屑吹向下方或上方。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以简单的构造适当地除去包覆部的屑。第八技术方案在第五技术方案中,具备包覆屑吸引部,所述包覆屑吸引部在所述扭转单元扭转所述芯线部后,在向左右打开了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状态下将所述包覆部的屑吸入下方或上方。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以简单的构造适当地回收包覆部的屑。第九技术方案的电线处理装置具备:第五至第八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线扭转装置;以及钎焊单元,使焊料附着于利用所述电线扭转装置扭转后的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以短的工序高精度地使焊料附着于扭转后的包覆电线的端部。专利技术效果如以上说明,利用夹钳部把持包覆电线的端部附近,将扭转单元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下打开而形成水平间隙,使利用夹钳部把持的包覆电线的端部向水平间隙内水平移动并对其进行夹持,使扭转单元把持的包覆电线的端部旋转而进行扭转,由此,能够正确且高效地进行芯线部的扭转作业。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上下打开的状态的电线扭转装置的扭转单元及其周边的侧视图。图1B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上下打开的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线扭转装置、具备电线扭转装置的电线处理装置及电线处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处理方法,扭转构成包覆电线的芯线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处理方法,扭转构成包覆电线的芯线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持工序,用夹钳部把持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附近,所述包覆电线在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的包覆部被切入切口而使该包覆部错位、或者除去该包覆部而使所述芯线部露出;夹持工序,在扭转所述端部的扭转单元中,将把持该端部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下打开,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间隙,使所述夹钳部把持的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在所述水平间隙内水平且沿与电线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之后,闭合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进行夹持;以及扭转工序,使把持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的所述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在所述夹钳部把持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附近的状态下旋转,并扭转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处理方法包括包覆屑排出工序,在包覆屑排出工序中,在所述扭转单元扭转所述芯线部后,在向左右打开了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状态下压出空气,将所述包覆部的屑吹向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处理方法包括包覆屑吸引工序,在所述包覆屑吸引工序中,在所述扭转单元扭转所述芯线部后,在向左右打开了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状态下将所述包覆部的屑吸入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线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钎焊工序,使焊料附着于在所述扭转工序中扭转后的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5.一种电线扭转装置,扭转构成包覆电线的芯线部,其特征在于,具备:夹钳部,其把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军霞梁大涛熊立洪大岛崇冈田基
申请(专利权)人: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