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18923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床夹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包括芯轴本体,所述芯轴本体包括用于与套式铰刀的内锥孔配合的截头锥形部,所述截头锥形部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清除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通过在芯轴本体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清除槽,以使得在将定位芯轴装入套式铰刀的内锥孔时,能够将套式铰刀的内锥孔和定位芯轴之间的杂物刮入清除槽内,从而达到刮除杂物,防止内锥孔和定位芯轴之间的杂物刮伤内锥孔的目的。 1

A positioning core shaft for a nested ream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chine tool jig, and discloses a positioning core shaft for a sleeve reamer, including a core shaft body. The core shaft comprises a truncated cone part for the inner cone hole of a sleeve reamer, and a cleaning groove is provid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truncated cone part. The sleeve reamer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provided with a scavenging slot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re shaft, so that when the positioning core shaft is loaded into the inner cone hole of the sleeve reamer, the sundries between the inner cone hole and the positioning core shaft of the sleeve reamer can be scraped into the clearance slot, and the sundries are scraped and the inner cone holes are prevented and the inner cone holes are prevented. Locating the debris between the mandrel and scraping the inner cone hole.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夹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
技术介绍
套式铰刀内锥孔作为多道精加工工序定位基准,通常使用定位芯轴1作为加工附件与之配合完成外磨、刃磨等精加工工序。由于刃磨工序为干式加工(无切削液),产生的磨粒粉尘等杂物较多、装卸定位芯轴1时难以充分保证定位芯轴1表面光洁,且刃磨时定位芯轴1与铰刀2采用紧装方式,残留的杂物4会在定位芯轴2与套式铰刀2的内锥孔3间产生挤檫(如图1所示),常常会造成内锥孔3划伤,因此在安装前需要对定位芯轴1表面进行反复清理,避免杂物4进入定位芯轴1和内锥孔3之间,因而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目前的定位芯轴1通常有两种:1)采用高碳钢材料制作的圆锥-圆柱式芯轴:由于高碳钢材料硬度较高(硬度在HRC58-65),中心定位孔强度好,但当定位芯轴1上有杂物4时会对内锥孔3产生挤檫,定位芯轴1与内锥孔3表面都会有一定程度划伤且内锥孔3划伤较为严重;(2)采用铸铝材料制作的圆锥-圆柱式芯轴:由于铸铝材料硬度低,与套式铰刀2配合时,若定位芯轴1上有杂物4,会优先划伤铸铝表面从而来保护套式铰刀2的内锥孔3,但由于铸铝硬度低,其用于定位的中心定位孔7容易受到破坏,从而影响加工精度,耐用性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其包括芯轴本体,所述芯轴本体包括用于与套式铰刀的内锥孔配合的截头锥形部,所述截头锥形部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清除槽。其中,所述清除槽包括沿所述截头锥形部的母线方向并贯穿所述截头锥形部两端的轴向清除槽。其中,所述清除槽还包括绕所述截头锥形部的周向盘旋并贯穿所述截头锥形部两端的盘旋清除槽。其中,所述清除槽的侧壁与所述清除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其中,所述定位芯轴还包括分别镶嵌在所述定位芯轴两端的镶堵块,所述镶堵块的硬度大于所述芯轴本体的硬度,所述镶堵块上设置有中心定位孔。其中,所述芯轴本体采用铸铝材料制成,所述镶堵块采用高碳钢材料制成。其中,所述镶堵块的外端面与其所对应的所述定位芯轴的端面共面。其中,所述芯轴本体包括第一截头锥形部和与所述第一截头锥形部同轴连接的第二截头锥形部。其中,所述第一截头锥形部和所述第二截头锥形部的锥度不同。其中,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截头锥形部和所述第二截头锥形部的大头端连接的圆柱部,所述圆柱部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截头锥形部和所述第二截头锥形部的轴线共线。(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定位芯轴包括芯轴本体,所述芯轴本体包括用于与套式铰刀的内锥孔配合的截头锥形部,所述截头锥形部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清除槽。该定位芯轴通过在芯轴本体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清除槽,以使得在将定位芯轴装入套式铰刀的内锥孔时,能够将套式铰刀的内锥孔和定位芯轴之间的杂物刮入清除槽内,从而达到刮除杂物,防止内锥孔和定位芯轴之间的杂物刮伤内锥孔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与套式铰刀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定位芯轴;1A:第一截头锥形部;1B:圆柱部;1C:第二截头锥形部;2:套式铰刀;3:内锥孔;4:杂物;5:轴向清除槽;6:盘旋清除槽;7:中心定位孔;8:镶堵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所示,该定位芯轴1包括芯轴本体,该芯轴本体包括用于与套式铰刀2的内锥孔3配合的截头锥形部,该截头锥形部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清除槽。在将定位芯轴1装入套式铰刀2的内锥孔3的过程中,清除槽与套式铰刀2的内锥孔3之间的相对位置会产生随时变化的效果,可以将杂物4刮入清除槽内,防止杂物4塞于两者之间而造成套式铰刀2的内锥孔3划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通过螺旋式装入法进行定位芯轴装配时,能够将内锥孔3和定位芯轴1之间的杂物4刮入清除槽内,从而达到刮除杂物4,防止套式铰刀2和定位芯轴1之间的杂物4刮伤内锥孔3。具体地,清除槽包括沿截头锥形部的母线方向并贯穿该截头锥形部两端的轴向清除槽5,以便在将定位芯轴1旋转装入套式铰刀2的内锥孔3时将杂物4刮入轴向清除槽5,由于轴向清除槽5贯穿截头锥形部的两端,因而使得部分杂物4从截头锥形部的两端排出,避免杂物4过多时轴向清除槽5容纳不下。此外,该清除槽还包括绕截头锥形部的周向盘旋并贯穿该截头锥形部两端的盘旋清除槽6。以便更加有效地去除套式铰刀2的内锥孔3和定位芯轴1之间的杂物4。优选地,清除槽的侧壁与其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例如45°,以便于杂物4进入清除槽内。具体地,轴向清除槽5侧壁与其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盘旋清除槽6的侧壁与其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为了描述的简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不再描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特征,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如图3所示,该定位芯轴1还包括分别镶嵌在定位芯轴两端的镶堵块8,优选镶堵块8与芯轴本体采用过盈配合;且镶堵块8的硬度大于芯轴本体的硬度,具体地,镶堵块8采用高碳钢材料制成,其硬度为HRC40-45,芯轴本体采用铸铝材料制成,其硬度为HBS60-80。此外,镶堵块8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芯轴的中心定位孔7。使用时由刃磨床顶尖顶在镶堵块8上的中心定位孔7定位芯轴本体,然后由芯轴本体定位套式铰刀2的内锥孔3完成刃磨加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定位芯轴通过采用硬度较低的芯轴本体和硬度较高的镶堵块8制成,以使得刃磨时既能保证定位强度又能保护套式铰刀2的内锥孔3不被划伤。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该芯轴本体和镶堵块8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材料制成,但应保证芯轴本体的硬度应使得定位芯轴1上的杂物4会优先划伤芯轴本体表面来保护套式铰刀2的内锥孔3,而镶堵块8的硬度应保证定位芯轴1的定位强度。具体地,镶堵块8呈圆柱形结构。优选镶堵块8的外端面与其所对应的定位芯轴1的端面共面,以使得镶堵块8完全埋设在定位芯轴1内。在这里,对于定位芯轴1左端的镶堵块8而言,镶堵块8的外端面指的是镶堵块8的左端面,其与定位芯轴1的左端面共面;对于定位芯轴右端的镶堵块8而言,镶堵块8的外端面指的是镶堵块8的右端面,其与定位芯轴1的右端面共面。进一步地,芯轴本体包括第一截头锥形部1A、第二截头锥形部1C,以及分别与第一截头锥形部1A和第二截头锥形部1C的大头端连接的圆柱部1B,圆柱部1B的轴线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本体,所述芯轴本体包括用于与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本体,所述芯轴本体包括用于与套式铰刀的内锥孔配合的截头锥形部,所述截头锥形部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清除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槽包括沿所述截头锥形部的母线方向并贯穿所述截头锥形部两端的轴向清除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槽还包括绕所述截头锥形部的周向盘旋并贯穿所述截头锥形部两端的盘旋清除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槽的侧壁与所述清除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套式铰刀用定位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芯轴还包括分别镶嵌在所述定位芯轴两端的镶堵块,所述镶堵块的硬度大于所述芯轴本体的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伟孟庆江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