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浇铸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1637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轮毂浇铸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所述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分别形成有第一型腔半圆和第二型腔半圆,所述第一型腔半圆和第二型腔半圆呈轴对称;所述第一型腔半圆在中心处以及两端部均与标准型腔半圆尺寸相比偏移0.5mm,所述第一型腔半圆和第二型腔半圆的中心处尺寸往外偏移,所述第一型腔半圆和第二型腔半圆的两端部尺寸往内偏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铸件毛坯壁厚均匀以及轮毂加工效率高的特点。 1

A mold casting mould for wheel hub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sting mould for a wheel hub, including the upper die, the lower die, the first side die and the second side die. The first and second side die forms the first cavity semicircle and the second type cavity semicircle, the first cavity semicircle and the second cavity semicircle are axon pairs; the first cavity is half round in the center. And the two ends are all offset 0.5mm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tandard cavity semicircle size. The size of the center of the semicircle of the first cavity and the semicircle of the second cavity is excursion,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semicircle of the first cavity and the semicircle of the second cavity are moved internally.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form wall thickness of the casting blank and high machining efficiency of the hub.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浇铸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轮毂铸造成型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轮毂浇铸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轮毂是汽车轮子的核心部件,其在实际使用时需要高速运转,对轮毂的真圆度和动平衡要求很高。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对其轮辋部分进行精加工,确保真圆度及动平衡检测达标的轮毂,才会对其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工序。目前在进行重力铸造时,通常的做法是采用球墨铸铁翻砂成形,再通过型腔加工而成的边模,与上下模组合后进行浇铸作业。通常在模具设计制造时,采用两开模的方式,左右各一块边模。但是,由于模具材料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热变形的限制,如此在浇铸的过程中,边模容易产生热变形,从而导致边模合模处两侧张开,而中间部位向中心偏移,导致轮辋处加工余量不足,产生黑皮,需要后继的抛光打磨去除黑皮,破坏轮圈的真圆度及动平衡。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加大边模的加工余量来保证避免黑皮,如此就增加了原材料的消耗,且增加了后面工序的加工工时,增加生产成本。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此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浇铸成型模具,其具有铸件毛坯壁厚均匀以及轮毂加工效率高的特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轮毂浇铸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其中,所述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分别形成有第一型腔半圆和第二型腔半圆,所述第一型腔半圆和第二型腔半圆呈轴对称;所述第一型腔半圆在中心处以及两端部均与标准型腔半圆尺寸相比偏移0.5mm,所述第一型腔半圆和第二型腔半圆的中心处尺寸往外偏移,所述第一型腔半圆和第二型腔半圆的两端部尺寸往内偏移。进一步,所述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在对应轮毂肋尾热结部位还形成有铍铜棒,所述铍铜棒靠近铸造型腔一侧形成与边模型腔相匹配的吻合部,所述铍铜棒另一侧则与边模冷却机构进行热传递。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涉及的轮毂浇铸成型模具,在浇铸时,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通过加热及铝水的传热后,会产生热变形,具体是在合模处会外张,本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中心处和两端部同时进行便宜0.5mm,从而让变形之后的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刚好会接近最需要的标准型腔半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本专利技术采用偏心加工补偿方式,避免加工余量过大,节约原材料,节省成本。二.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在加热后,轮辋处加工余量均匀分布,毛坯壁厚薄,容易冷却,缩短冷却周期,提高单机产能。三.通过变形补偿,模具加热后不用出现黑皮现象,不需要后续的抛光打磨,保证了轮毂的真圆度和动平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一种轮毂浇铸成型模具中第一边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改进实施例中边模的示意图。图中:第一边模-1;第一型腔半圆-11;理论需求圆尺寸-A;边模合模处补偿尺寸-B;边模中心偏心尺寸-C;铍铜棒-2;吻合部-21;边模冷却机构-2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轮毂浇铸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第一边模和1第二边模分别形成有第一型腔半圆11和第二型腔半圆,所述第一型腔半圆11和第二型腔半圆呈轴对称;所述第一型腔半圆11在中心处以及两端部均与标准型腔半圆尺寸相比偏移0.5mm,所述第一型腔半圆和第二型腔半圆的中心处尺寸往外偏移,所述第一型腔半圆和第二型腔半圆的两端部尺寸往内偏移。在设计加工的时候,请再次参照图1所示,其包括如下步骤:①按传统设计方式先设计出正常的边模型腔圆尺寸A;②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将尺寸A单边缩小0.5mm,定为尺寸B,按B尺寸用车床加工出型腔;③通过夹持机构调整,分别将左右两边模中心处调整尺寸A偏心0.5mm,定为尺寸C,按此尺寸分两次加工偏心;④完成后的边模,与上下模组合进行浇铸。这样,本技术涉及的轮毂浇铸成型模具,在浇铸时,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通过加热及铝水的传热后,会产生热变形,具体是在合模处会外张,本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中心处和两端部同时进行便宜0.5mm,从而让变形之后的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刚好会接近最需要的标准型腔半圆。如图2所示,利用铍铜棒2的设置,先让热结附件薄壁厚处成形,减少气孔的形成,所述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在对应轮毂肋尾热结部位还形成有铍铜棒2,所述铍铜棒2靠近铸造型腔一侧形成与边模型腔相匹配的吻合部21,所述铍铜棒另一侧则与边模冷却机构22进行热传递。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本专利技术采用偏心加工补偿方式,避免加工余量过大,节约原材料,节省成本。二.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在加热后,轮辋处加工余量均匀分布,毛坯壁厚薄,容易冷却,缩短冷却周期,提高单机产能。三.通过变形补偿,模具加热后不用出现黑皮现象,不需要后续的抛光打磨,保证了轮毂的真圆度和动平衡。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轮毂浇铸成型模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浇铸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浇铸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分别形成有第一型腔半圆和第二型腔半圆,所述第一型腔半圆和第二型腔半圆呈轴对称;所述第一型腔半圆在中心处以及两端部均与标准型腔半圆尺寸相比偏移0.5mm,所述第一型腔半圆和第二型腔半圆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彻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申利卡铝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