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天窗互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1612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顶盖天窗互换机构,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推杆,且推杆的一端延伸至通孔外,推杆位于通孔外的一端焊接有连接块,连接块滑动连接有气动推杆机的输出轴,通孔顶侧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杆通孔,滑杆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滑杆,且滑杆的两端均延伸至滑杆通孔外,推杆上开设有位于通孔内的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与滑杆位于通孔内的一端滑动连接,推杆上开设有位于通孔外的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与滑杆位于通孔内的一端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将推杆进行更好的固定,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操作容易,节约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1

Roof skylight interchangeov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of skylight exchange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a device body. The equipment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a push rod is slid in the through hole, and one end of the push rod extends to the through hole. The push rod is welded with a connecting block at one end outside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connection block is slid to connect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pneumatic push rod machine and through the top of the hole. The inner wall of the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rod through a hole, and a sliding rod is slid in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sliding rod, and both ends of the sliding rod extend to the open hole of the slide bar, and the first fixed slot in the through hole is opened on the push rod, the first fixed slot and the sliding rod are slid between the one end of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push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fixed slot located outside the through hole. Second the fixed groove and the slide bar are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through h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better fixing of the push rod,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processing, easy operation, saving time and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盖天窗互换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计与制造
,尤其涉及顶盖天窗互换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不断的发展,新车型层出不穷,同系列车型多样化,如车顶零件分全车顶和带天窗两种,在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同时,汽车车顶零件细微的变化需要通过汽车模具操作人员根据需求开模拆卸和安装车顶天窗镶块来完成,过程繁琐,操作时间长,造成了人工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目前,现有的顶盖天窗互换机构在互换时只是单纯的通过气动系统来对推杆进行固定,气动组件主要是提供推动的,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缺少定位的装置,不利于模具的生产和制造,所以,我们提出了顶盖天窗互换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顶盖天窗互换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顶盖天窗互换机构,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推杆,且推杆的一端延伸至通孔外,推杆位于通孔外的一端焊接有连接块,连接块滑动连接有气动推杆机的输出轴,通孔顶侧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杆通孔,滑杆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滑杆,且滑杆的两端均延伸至滑杆通孔外,推杆上开设有位于通孔内的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与滑杆位于通孔内的一端滑动连接,推杆上开设有位于通孔外的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与滑杆位于通孔内的一端相适配,第二固定槽位于第一固定槽与连接块之间,滑杆通孔靠近连接块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杆通孔,定位杆通孔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两端均延伸至定位杆通孔外,滑杆上开设有位于滑杆通孔内的第一定位孔,定位杆位于滑杆通孔内的一端贯穿第一定位孔并延伸至第一定位孔外,滑杆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与定位杆位于滑杆通孔内的一端相适配,第二定位孔位于第一定位孔与通孔之间。优选的,所述通孔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轨,推杆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一滑轨内。优选的,所述滑杆通孔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滑杆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滑轨内。优选的,所述滑杆通孔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远离推杆一侧的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滑杆上的第一弹簧,滑杆上固定套设有位于第一限位槽内的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第一弹簧之间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定位杆通孔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远离滑杆一侧的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定位杆上的第二弹簧,定位杆上固定套设有位于第二限位槽内的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第二弹簧之间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孔两侧的内壁上均滚动安装有滚珠,滚珠与定位杆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设备本体、通孔、推杆、连接块、气动推杆机、滑杆通孔、滑杆、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定位杆通孔、定位杆、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共同构建了顶盖天窗互换机构,通过设备本体、通孔、推杆、连接块、气动推杆机、滑杆通孔、滑杆、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实现了对推杆的固定,通过定位杆通孔、定位杆、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实现了对滑杆的固定工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将推杆进行更好的固定,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操作容易,节约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顶盖天窗互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顶盖天窗互换机构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设备本体、2通孔、3推杆、4连接块、5气动推杆机、6滑杆通孔、7滑杆、8第一固定槽、9第二固定槽、10定位杆通孔、11定位杆、12第一定位孔、13第二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顶盖天窗互换机构,包括设备本体1,设备本体1上开设有通孔2,通孔2内滑动安装有推杆3,且推杆3的一端延伸至通孔2外,推杆3位于通孔2外的一端焊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滑动连接有气动推杆机5的输出轴,通孔2顶侧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杆通孔6,滑杆通孔6内滑动安装有滑杆7,且滑杆7的两端均延伸至滑杆通孔6外,推杆3上开设有位于通孔2内的第一固定槽8,第一固定槽8与滑杆7位于通孔2内的一端滑动连接,推杆3上开设有位于通孔2外的第二固定槽9,第二固定槽9与滑杆7位于通孔2内的一端相适配,第二固定槽9位于第一固定槽8与连接块4之间,滑杆通孔6靠近连接块4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杆通孔10,定位杆通孔10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11,且定位杆11的两端均延伸至定位杆通孔10外,滑杆7上开设有位于滑杆通孔6内的第一定位孔12,定位杆11位于滑杆通孔6内的一端贯穿第一定位孔12并延伸至第一定位孔12外,滑杆7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3,第二定位孔13与定位杆11位于滑杆通孔6内的一端相适配,第二定位孔13位于第一定位孔12与通孔2之间,通过设备本体1、通孔2、推杆3、连接块4、气动推杆机5、滑杆通孔6、滑杆7、第一固定槽8、第二固定槽9、定位杆通孔10、定位杆11、第一定位孔12和第二定位孔13共同构建了顶盖天窗互换机构,通过设备本体1、通孔2、推杆3、连接块4、气动推杆机5、滑杆通孔6、滑杆7、第一固定槽8和第二固定槽9实现了对推杆2的固定,通过定位杆通孔10、定位杆11、第一定位孔12和第二定位孔13实现了对滑杆7的固定工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将推杆3进行更好的固定,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操作容易,节约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通孔2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轨,推杆3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一滑轨内,滑杆通孔6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滑杆7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二滑轨内,滑杆通孔6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远离推杆3一侧的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滑杆7上的第一弹簧,滑杆7上固定套设有位于第一限位槽内的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第一弹簧之间焊接固定,定位杆通孔10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远离滑杆7一侧的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定位杆11上的第二弹簧,定位杆11上固定套设有位于第二限位槽内的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第二弹簧之间焊接固定,第一定位孔12两侧的内壁上均滚动安装有滚珠,滚珠与定位杆11相接触,通过设备本体1、通孔2、推杆3、连接块4、气动推杆机5、滑杆通孔6、滑杆7、第一固定槽8、第二固定槽9、定位杆通孔10、定位杆11、第一定位孔12和第二定位孔13共同构建了顶盖天窗互换机构,通过设备本体1、通孔2、推杆3、连接块4、气动推杆机5、滑杆通孔6、滑杆7、第一固定槽8和第二固定槽9实现了对推杆2的固定,通过定位杆通孔10、定位杆11、第一定位孔12和第二定位孔13实现了对滑杆7的固定工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将推杆3进行更好的固定,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操作容易,节约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中,当需要进行顶盖天窗互换时,首先,拉动定位杆11,使定位杆11向远离滑杆7的方向滑动,当定位杆11从第一定位孔12内完全滑出时,拉动滑杆7,使滑杆7向远离推杆3的方向滑动,当滑杆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顶盖天窗互换机构

【技术保护点】
1.顶盖天窗互换机构,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上开设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顶盖天窗互换机构,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上开设有通孔(2),通孔(2)内滑动安装有推杆(3),且推杆(3)的一端延伸至通孔(2)外,推杆(3)位于通孔(2)外的一端焊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滑动连接有气动推杆机(5)的输出轴,通孔(2)顶侧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杆通孔(6),滑杆通孔(6)内滑动安装有滑杆(7),且滑杆(7)的两端均延伸至滑杆通孔(6)外,推杆(3)上开设有位于通孔(2)内的第一固定槽(8),第一固定槽(8)与滑杆(7)位于通孔(2)内的一端滑动连接,推杆(3)上开设有位于通孔(2)外的第二固定槽(9),第二固定槽(9)与滑杆(7)位于通孔(2)内的一端相适配,第二固定槽(9)位于第一固定槽(8)与连接块(4)之间,滑杆通孔(6)靠近连接块(4)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杆通孔(10),定位杆通孔(10)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11),且定位杆(11)的两端均延伸至定位杆通孔(10)外,滑杆(7)上开设有位于滑杆通孔(6)内的第一定位孔(12),定位杆(11)位于滑杆通孔(6)内的一端贯穿第一定位孔(12)并延伸至第一定位孔(12)外,滑杆(7)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3),第二定位孔(13)与定位杆(11)位于滑杆通孔(6)内的一端相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綦海亭邱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燕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