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0941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石墨烯浆料,并将石墨烯浆料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储存,选取环保聚酯基材,在其表面涂布石墨烯导电浆料,进行干燥检测,表面再次涂布石墨烯导电胶,且需涂布均匀,完成涂布后,将其通过烘道进行烘干,两侧压合截流条,将TPU、LDPE、LLDPE三种不同的颗粒料自动按比例称重混料,完成混料后,将其高温融化并挤压成改性的透明薄膜,做为粘结层,并在粘结层上面附一层环保聚脂基材,与前面工序同步挤压复合形成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电热膜的质量,且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还能够对制备所产生的废气进行检测以及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热膜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石墨烯产业化的应用包括石墨烯粉末涂料和石墨烯发热膜等。粉末涂料由于门槛相对较低,鉴别难度高,市场较为混乱;而石墨烯发热膜,拥有单层石墨烯的明显特征,具有透明、轻薄、柔软可折叠等特性,也是实现大规模石墨烯民用的核心基础,根据石墨烯此种特性为基础,开发了温度可控、可调节的石墨烯发热膜。由于石墨烯发热膜具有低电压高热量、安全轻薄便利等特性,石墨烯发热膜可广泛用于智能可穿戴领域、家庭智能取暖领域、家纺居家用品领域以及军工领域。随着电热膜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现有技术中关于电热膜的制备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次品率较高,不能够一次成型,且制备所产生的废弃会污染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石墨烯浆料,并将石墨烯浆料恒温恒湿的环境中(温度25±1℃,相对湿度75%±1)进行储存,在储存时,需对石墨烯浆料进行预检,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生产需求,完成后备用;为保证石墨烯浆料的稳定性,跟踪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存档;S2:使用时,将S1中储存的石墨烯浆料进行出库,并在出库的同时,对其进行再次检验,检测浆料细度、粘度、方阻、固含量及附着力,以保证石墨烯浆料的质量要求,然后对石墨烯浆料进行研磨、高速搅拌分散、消泡、震动过滤初步的预调,然后采集石墨烯浆料的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检验,分析性能并制成标本验证,以保证预调浆料的准确度,合格后,再次将石墨烯浆料进行精确配比,并精确配比后的浆料进行高速分散,以保证浆料的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然后再次对混合液进行配比检测,并将检测后的样本保留,封存,以备后期查看;S3:再次选取环保聚酯基材,并对环保聚酯基材消除静电,然后利用高压对环保聚酯基材进行电晕,将S2中的混合液置于自动高精度狭缝挤压式涂布模具内,然后将电晕后的环保聚酯基材置于自动高精度涂布机上,电机带动精密丝杆控制斜楔调整涂布量,涂布量自动跟踪调节,PID闭环控制,涂布厚度均可在屏上显示出来,涂布与瑕疵及厚度检测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人工设定涂布厚度后,由电脑全自动控制执行,通过精密算法控制伺服电机与定量泵完成狭缝挤压式高精密的涂布,然后将涂布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平移,并通过曲线温度烘道进行烘干,并检测所产生的排放物,通过变频方式控制排风装置排至环保系统;S4:将S3中处理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再次进行消除静电处理,对涂布混合液经干燥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利用红外线检测其的厚度,判断是否符合标准,然后使用非接触式仪器检测环保聚酯基材阻值是否符合标准,再次使用在线瑕疵检测系统检验其表面是否存在瑕疵,完成后,形成两层结构膜状基材即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S5:选取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并对阻燃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表面需要附载流条的位置再次涂布石墨烯导电胶,增加截流条与石墨烯粘合度及稳定性,对石墨烯胶涂布装置进行夹套冷却、具备自动循环过滤以及清洗功能;且需涂布均匀,完成涂布后,将其通过烘道进行烘干,再次对排放物进行检测,从而形成三层结构的膜状基材,然后在经干燥处理的石墨烯胶上面精准位置压合截流条,且截流条在使用前需采用截流条表面清洁及预热处理,从而形成四层结构的膜状基材;S6:再次将环保聚酯基材进行材消除静电处理,完成静电处理后,再次通过高压对其进行电晕处理,上述处理后,再次对环保聚酯基材进行预热烫平处理,可使复合时更加牢固,然后备用,即第六层;S7:选取淋膜料,由电脑控制将TPU、LDPE、LLDPE三种不同的颗粒料自动按比例称重混合,改善单种材料性能缺陷,增加复合的牢固度、粘合力及柔韧性,将混合料电热除湿后通过270-330℃高温融化并挤压成厚度为80-150μm的改性的透明薄膜,从而形成第五层,做为四层结构膜状基材与绝缘面层(第六层)的粘结层;S8:将四层膜状结构基材、S7及绝缘面层(第六层)共六层材料进入三辊复合机构同步挤压复合,三辊内恒温80℃水循环,保证贴合效果好,从而形成石墨烯电热膜形成初步的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S9:完成同步挤压复合后,将初步的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以高频压合的方式将电热膜两侧(非导电部分)进行同步高频压边,自动跟踪膜体两侧多余空边角白边,利用切割机将其边角进行切割修剪,再次进行喷码,待其干燥后,利用红外线检测其的厚度、均匀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检测前端工艺中是否存在瑕疵;S10:最后按照需求将其分切成各自的尺寸,对检测系统反馈的数据及标记,通过自动跟踪裁切装置将检测出的瑕疵产品及不符合尺寸的产品进行自动分切、自动挑拣,并自动将合格品传送至下一生产线,即得到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优选的,所述的电晕可提高基材表面润湿性和改变薄膜表面张力,从而改善导电胶的附着力电晕需用双排电火花发生器,电晕处理效果大于50达因,电晕产生的臭氧,用1.5Kw离心风机和管道通过变频方式控制排风装置排至环保系统,电晕机排废功率2.2Kw,风量2000m3/h,风压2100pa。优选的,所述的涂布采用狭缝式挤压式涂布,且涂层厚度范围5-15丝,横向、纵向涂布均匀,电机带动精密丝杆控制斜楔调整涂布量,涂布量自动跟踪调节,PID闭环控制,涂布厚度均可在屏上显示出来,涂布与瑕疵及厚度检测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人工设定涂布厚度后,由电脑全自动控制执行,通过精密算法控制伺服电机与定量泵完成狭缝挤压式高精密的涂布。优选的,所述的烘道长度为4m/节,共12节,采用弧度设计烘道的箱体结构材料:箱体骨架采用槽钢焊接成型,导辊安装面用10mm钢板成对同时加工而成,确保导辊安精度,箱体外壁采用2mm冷板氩弧焊连续满焊,内侧板及风胆采用不锈钢板制作,氩弧焊满焊,确保不漏风。优选的,所述的检测内容包括:厚度、均匀度、透光率、颗粒、水印、拉丝、划伤、漏涂以及泪涂。优选的,所述的涂布石墨烯导电胶,增加截流条与石墨烯粘合度及稳定性,对石墨烯胶涂布装置进行夹套冷却、具备自动循环过滤以及清洗功能;且需涂布均匀。优选的,所述的在经干燥处理的石墨烯胶上面精准位置压合截流条,且截流条在使用前需采用截流条表面清洁及预热处理。优选的,所述的淋膜料,由电脑控制将TPU、LDPE、LLDPE三种不同的颗粒料自动按比例称重混合,改善单种材料性能缺陷,增加复合的牢固度、粘合力及柔韧性。将混合料电热除湿后通过270-330℃高温融化并挤压成厚度为80-150μm的改性的透明薄膜。优选的,所述的完成同步挤压复合后,将初步的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以高频压合的方式将电热膜两侧(非导电部分)进行同步高频压边,自动跟踪膜体两侧多余空边角白边,利用切割机将其边角进行切割修剪,再次进行喷码,待其干燥后,利用红外线检测其的厚度、均匀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检测前端工艺中是否存在瑕疵。优选的,所述的按照需求将其分切成各自的尺寸,对检测系统反馈的数据及标记,通过自动跟踪裁切装置将检测出的瑕疵产品及不符合尺寸的产品进行自动分切、自动挑拣,并自动将合格品传送至下一生产线,所述的喷码采用喷墨打码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石墨烯浆料,并将石墨烯浆料恒温恒湿的环境中(温度25±1℃,相对湿度75%±1)进行储存,在储存时,需对石墨烯浆料进行预检,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生产需求,完成后备用,为保证石墨烯浆料的稳定性,跟踪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存档;S2:使用时,将S1中储存的石墨烯浆料进行出库,并在出库的同时,对其进行再次检验,检测浆料细度、粘度、方阻、固含量及附着力,以保证石墨烯浆料的质量要求,然后对石墨烯浆料进行研磨、高速搅拌分散、消泡、震动过滤初步的预调,然后采集石墨烯浆料的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检验,分析性能并制成标本验证,以保证预调浆料的准确度,合格后,再次将石墨烯浆料进行精确配比,并精确配比后的浆料进行高速分散,以保证浆料的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然后再次对混合液进行配比检测,并将检测后的样本保留,封存,以备后期查看;S3:再次选取环保聚酯基材,并对环保聚酯基材消除静电,然后利用高压对环保聚酯基材进行电晕,将S2中的混合液置于自动高精度狭缝挤压式涂布模具内,然后将电晕后的环保聚酯基材置于自动高精度涂布机上,电机带动精密丝杆控制斜楔调整涂布量,涂布量自动跟踪调节,PID闭环控制,涂布厚度均可在屏上显示出来,涂布与瑕疵及厚度检测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人工设定涂布厚度后,由电脑全自动控制执行,通过精密算法控制伺服电机与定量泵完成狭缝挤压式高精密的涂布,然后将涂布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平移,并通过曲线温度烘道进行烘干,并检测所产生的排放物,通过变频方式控制排风装置排至环保系统;S4:将S3中处理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再次进行消除静电处理,对涂布混合液经干燥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利用红外线检测其的厚度,判断是否符合标准,然后使用非接触式仪器检测环保聚酯基材阻值是否符合标准,再次使用在线瑕疵检测系统检验其表面是否存在瑕疵,完成后,形成两层结构膜状基材即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S5:选取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并对阻燃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表面需要附载流条的位置再次涂布石墨烯导电胶,增加截流条与石墨烯粘合度及稳定性,对石墨烯胶涂布装置进行夹套冷却、具备自动循环过滤以及清洗功能;且需涂布均匀,完成涂布后,将其通过烘道进行烘干,再次对排放物进行检测,从而形成三层结构的膜状基材,然后在经干燥处理的石墨烯胶上面精准位置压合截流条,且截流条在使用前需采用截流条表面清洁及预热处理,从而形成四层结构的膜状基材;S6:再次将环保聚酯基材进行材消除静电处理,完成静电处理后,再次通过高压对其进行电晕处理,上述处理后,再次对环保聚酯基材进行预热烫平处理,可使复合时更加牢固,然后备用,即第六层;S7:选取淋膜料,由电脑控制将TPU、LDPE、LLDPE三种不同的颗粒料自动按比例称重混合,改善单种材料性能缺陷,增加复合的牢固度、粘合力及柔韧性,将混合料电热除湿后通过270‑330℃高温融化并挤压成厚度为80‑150μm的改性的透明薄膜,从而形成第五层,作为四层结构膜状基材与绝缘面层(第六层)的粘结层;S8:将四层膜状结构基材、S7及绝缘面层(第六层)共六层材料进入三辊复合机构同步挤压复合,三辊内恒温80℃水循环,保证贴合效果好,从而形成石墨烯电热膜形成初步的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S9:完成同步挤压复合后,将初步的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以高频压合的方式将电热膜两侧(非导电部分)进行同步高频压边,自动跟踪膜体两侧多余空边角白边,利用切割机将其边角进行切割修剪,再次进行喷码,待其干燥后,利用红外线检测其的厚度、均匀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检测前端工艺中是否存在瑕疵;S10:最后按照需求将其分切成各自的尺寸,对检测系统反馈的数据及标记,通过自动跟踪裁切装置将检测出的瑕疵产品及不符合尺寸的产品进行自动分切、自动挑拣,并自动将合格品传送至下一生产线,即得到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石墨烯浆料,并将石墨烯浆料恒温恒湿的环境中(温度25±1℃,相对湿度75%±1)进行储存,在储存时,需对石墨烯浆料进行预检,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生产需求,完成后备用,为保证石墨烯浆料的稳定性,跟踪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存档;S2:使用时,将S1中储存的石墨烯浆料进行出库,并在出库的同时,对其进行再次检验,检测浆料细度、粘度、方阻、固含量及附着力,以保证石墨烯浆料的质量要求,然后对石墨烯浆料进行研磨、高速搅拌分散、消泡、震动过滤初步的预调,然后采集石墨烯浆料的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检验,分析性能并制成标本验证,以保证预调浆料的准确度,合格后,再次将石墨烯浆料进行精确配比,并精确配比后的浆料进行高速分散,以保证浆料的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然后再次对混合液进行配比检测,并将检测后的样本保留,封存,以备后期查看;S3:再次选取环保聚酯基材,并对环保聚酯基材消除静电,然后利用高压对环保聚酯基材进行电晕,将S2中的混合液置于自动高精度狭缝挤压式涂布模具内,然后将电晕后的环保聚酯基材置于自动高精度涂布机上,电机带动精密丝杆控制斜楔调整涂布量,涂布量自动跟踪调节,PID闭环控制,涂布厚度均可在屏上显示出来,涂布与瑕疵及厚度检测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人工设定涂布厚度后,由电脑全自动控制执行,通过精密算法控制伺服电机与定量泵完成狭缝挤压式高精密的涂布,然后将涂布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平移,并通过曲线温度烘道进行烘干,并检测所产生的排放物,通过变频方式控制排风装置排至环保系统;S4:将S3中处理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再次进行消除静电处理,对涂布混合液经干燥后的环保聚酯基材利用红外线检测其的厚度,判断是否符合标准,然后使用非接触式仪器检测环保聚酯基材阻值是否符合标准,再次使用在线瑕疵检测系统检验其表面是否存在瑕疵,完成后,形成两层结构膜状基材即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S5:选取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并对阻燃石墨烯远红外电热基材表面需要附载流条的位置再次涂布石墨烯导电胶,增加截流条与石墨烯粘合度及稳定性,对石墨烯胶涂布装置进行夹套冷却、具备自动循环过滤以及清洗功能;且需涂布均匀,完成涂布后,将其通过烘道进行烘干,再次对排放物进行检测,从而形成三层结构的膜状基材,然后在经干燥处理的石墨烯胶上面精准位置压合截流条,且截流条在使用前需采用截流条表面清洁及预热处理,从而形成四层结构的膜状基材;S6:再次将环保聚酯基材进行材消除静电处理,完成静电处理后,再次通过高压对其进行电晕处理,上述处理后,再次对环保聚酯基材进行预热烫平处理,可使复合时更加牢固,然后备用,即第六层;S7:选取淋膜料,由电脑控制将TPU、LDPE、LLDPE三种不同的颗粒料自动按比例称重混合,改善单种材料性能缺陷,增加复合的牢固度、粘合力及柔韧性,将混合料电热除湿后通过270-330℃高温融化并挤压成厚度为80-150μm的改性的透明薄膜,从而形成第五层,作为四层结构膜状基材与绝缘面层(第六层)的粘结层;S8:将四层膜状结构基材、S7及绝缘面层(第六层)共六层材料进入三辊复合机构同步挤压复合,三辊内恒温80℃水循环,保证贴合效果好,从而形成石墨烯电热膜形成初步的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S9:完成同步挤压复合后,将初步的石墨烯改性远红外电热膜以高频压合的方式将电热膜两侧(非导电部分)进行同步高频压边,自动跟踪膜体两侧多余空边角白边,利用切割机将其边角进行切割修剪,再次进行喷码,待其干燥后,利用红外线检测其的厚度、均匀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检测前端工艺中是否存在瑕疵;S10:最后按照需求将其分切成各自的尺寸,对检测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治鸿夏有良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西控同创石墨烯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