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441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11:04
一种发热板,包括发热板本体,发热板本体包括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和印刷发热体,在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相对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绝缘涂层和第二绝缘涂层,印刷发热体呈迂回曲折状设置在第一绝缘涂层和第二绝缘涂层之间,与印刷发热体电性连接的电极凸出于发热板本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和印刷发热体,印刷发热体呈迂回曲折状设置在第一导热板的第一绝缘涂层和第二导热板的第二绝缘涂层之间,由于采用了印刷发热体,使得发热板本体的厚度变薄,而且印刷发热体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散发出去,第一绝缘涂层和第二绝缘涂层可以起绝缘的作用,具有体积小、不会占用加热空间和加热速度快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发热板。
技术介绍
发热体是许多设备中的常用部件,普遍使用的发热体接电后即可产生热量,以达到发热的目的。随着发热体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发热体的发热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常见的发热体主要为电热膜片,该电热膜片整体呈片状,接电后其内部的发热元件产生热量,这部分热量将逐步扩散至指定空间内。然而,在锂电池烘烤
中,由于电热膜片的导热系数较低,加热温度低,无法对锂电池进行高温烘烤。采用其它加热装置对锂电池进行高温烘烤时,而这些加热装置的体积比较大,占用了烘烤空间,并且加热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向社会提供一种体积小、不会占用加热空间和加热速度快的加热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热板,包括发热板本体,所述发热板本体包括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和印刷发热体,在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相对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绝缘涂层和第二绝缘涂层,所述印刷发热体呈迂回曲折状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涂层和所述第二绝缘涂层之间,与所述印刷发热体电性连接的电极凸出于所述发热板本体。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印刷发热体包括第一印刷发热体和第二印刷发热体,所述第一印刷发热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印刷发热体的一端连接。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第一印刷发热体成弯曲回折状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涂层和所述第二绝缘涂层之间的一部分空间中,所述第一印刷发热体成弯曲回折状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涂层和所述第二绝缘涂层之间的另一部分空间中。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印刷发热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印刷发热体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第一印刷发热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印刷发热体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发热板本体的同一侧。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还包括第三绝缘涂层,所述第三绝缘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板的外表面上。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还包括第四绝缘涂层,所述第四绝缘涂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板的外表面上。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在所述发热板本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装配结构,在所述发热板本体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装配结构。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和印刷发热体,印刷发热体呈迂回曲折状设置在第一导热板的第一绝缘涂层和第二导热板的第二绝缘涂层之间,由于采用了印刷发热体,使得发热板本体的厚度变薄,而且印刷发热体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散发出去,第一绝缘涂层和第二绝缘涂层可以起绝缘的作用,防止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漏电,具有体积小、不会占用加热空间和加热速度快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其中:1.第一导热板;11.第一绝缘涂层;12.第三绝缘涂层;2.第二导热板;21.第二绝缘涂层;22.第四绝缘涂层;3.印刷发热体;4.电极;5.电极引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所揭示的是一种发热板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发热板本体(未标识),所述发热板本体包括第一导热板1、第二导热板2和印刷发热体3,在所述第一导热板1和所述第二导热板2相对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绝缘涂层11和第二绝缘涂层21,所述印刷发热体3呈迂回曲折状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涂层11和所述第二绝缘涂层21之间,与所述印刷发热体3电性连接的电极4凸出于所述发热板本体。本实施例中,所述印刷发热体3包括第一印刷发热体(未标识)和第二印刷发热体(未标识),所述第一印刷发热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印刷发热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印刷发热体成弯曲回折状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涂层11和所述第二绝缘涂层21之间的一部分空间中,所述第一印刷发热体成弯曲回折状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涂层11和所述第二绝缘涂层21之间的另一部分空间中。所述第一印刷发热体和所述第二印刷发热体之间间隔预定距离。所述电极4包括第一电极(未标识)和第二电极(未标识),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印刷发热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印刷发热体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印刷发热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印刷发热体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发热板本体的同一侧。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发热板本体的同一侧。还包括两根电极引线5,两根所述电极引线5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发热板本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装配结构(未画图),在所述发热板本体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装配结构(未画图)。当需要将两块所述发热板本体拼接时,其中一块所述发热板本体上的所述第一装配结构与另一块所述发热板本体上的所述第二装配结构卡接在一起,从而使两块所述发热板本体拼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装配结构是装配柱或装配凸起,所述第二装配结构是装配孔或者卡槽,所述装配柱和所述装配孔相互配合,所述装配凸起和所述卡槽相互配合。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导热板1和所述第二导热板2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散热筋(未画图)和第二散热筋(未画图),所述第一散热筋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热板1的表面成夹角,夹角的范围在大于零度到小于等于九十度之间。所述第二散热筋相对于所述第二导热板2的表面成夹角,夹角的范围在大于零度到小于等于九十度之间。所述第一散热筋和所述第二散热筋的数量、形状和尺寸等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即可。所述第一散热筋有效增大了所述第一导热板1的散热面积,进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所述第一导热板1的散热效果。所述第二散热筋有效增大了所述第二导热板2的散热面积,进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所述第二导热板2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板1和所述第二导热板2可以采用铝材料制成,或者其他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印刷发热体3可以是碳纤维印刷电路、铝电热线或碳晶发热体等等。请参见图3,图3所揭示的是一种发热板的另一种实施例,图3中所示实施例与图1和图2中所示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在这里不再对相同的结构进行赘述,详细请参见上述内容。不同的结构在于:还包括第三绝缘涂层12,所述第三绝缘涂层12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板1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三绝缘涂层12将所述第一导热板1的外表面包覆住,所述第三绝缘涂层12和所述第一绝缘涂层11连接成一绝缘整体。还包括第四绝缘涂层22,所述第四绝缘涂层22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板2的外表面上,所述第四绝缘涂层22将所述第二导热板2的外表面包覆住,所述第四绝缘涂层22和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热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热板,包括发热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板本体包括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和印刷发热体,在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相对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绝缘涂层和第二绝缘涂层,所述印刷发热体呈迂回曲折状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涂层和所述第二绝缘涂层之间,与所述印刷发热体电性连接的电极凸出于所述发热板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板,包括发热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板本体包括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和印刷发热体,在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相对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绝缘涂层和第二绝缘涂层,所述印刷发热体呈迂回曲折状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涂层和所述第二绝缘涂层之间,与所述印刷发热体电性连接的电极凸出于所述发热板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发热体包括第一印刷发热体和第二印刷发热体,所述第一印刷发热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印刷发热体的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刷发热体成弯曲回折状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涂层和所述第二绝缘涂层之间的一部分空间中,所述第一印刷发热体成弯曲回折状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涂层和所述第二绝缘涂层之间的另一部分空间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宇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