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840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上肢训练装置,包括设于支撑杆,还包括第一把手组件、第二把手组件和带动第一把手组件与第二把手组件反向升降移动的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安装于支撑杆上,该传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撑杆上的箱体、设于箱体一侧的第一轮组、设于箱体另一侧的第二轮组、以及设于箱体上的辅助轮组,第一轮组与第一把手组件相连,第二轮组与第二把手组件相连。这样,当第一轮组或第二轮组发生转动时,通过辅助轮组从而带动第二轮组或第一轮组发生转动,对于偏瘫的患者来讲,将其患肢固定好之后,通过身体好的一侧拉动第一把手组件,从而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带动患侧抬起,从而可帮助患者自身训练。

Upper limb train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and discloses an upper limb train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supporting rod, a first hand component, a second handle component and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at drives the first hand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handle component in reverse direction and moves up and down. The box on the supporting rod, the first wheel set on the side of the box, the second wheel se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box, and the auxiliary wheel set on the box, the first round group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hand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wheel group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handle component. In this way, when the first wheel group or the second wheel group turns, the second wheel group or the first round group will rotate through the auxiliary wheel group. For the hemiplegic patients, the first hand component is pulled through the good side of the body after the limb is fixed well, thus driving the affected side to be raised under the drive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t can help the patient's own t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肢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上肢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偏瘫,往往身体一侧肢体无力,在卧床阶段往往需要医务人员帮助患者活动偏瘫的上肢,另外,由于其他疾病需要卧床的患者,会随着卧床时间的延长,降低心肺功能,也往往需要医务人员专人训练患者的上肢从而带动胸廓运动,以此改善心肺功能,这样无疑导致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很大。为了减轻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避免机能退化,急需一种比较合适的方法或器材来辅助长久卧床的病人日常锻炼上肢,以此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肢训练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如何帮助患者锻炼上肢且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上肢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杆,还包括用于连接人体手部的第一把手组件、用于连接人体手部的第二把手组件和带动所述第一把手组件与所述第二把手组件呈反向升降移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的箱体、设于所述箱体一侧的第一轮组、设于所述箱体另一侧的第二轮组、以及设于所述箱体上分别与所述第一轮组及所述第二轮组相啮合并使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二轮组呈反向转动的辅助轮组,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一把手组件相连,所述第二轮组与所述第二把手组件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轮组包括安装于所述箱体上旋转座、安装于所述旋转座上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端安装有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轮组及所述第二轮组相啮合的辅助齿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轮组包括第二旋转轴和带动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辅助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把手组件相连,所述箱体上对应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旋转轴伸出的第一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把手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的第一中空壳、滑动插入所述第一中空壳内的第一把手、以及用于锁定所述第一把手插入所述第一中空壳中深度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中空壳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通过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空壳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轴上,所述上肢训练装置还包括用于锁止所述第一中空壳于所述第二旋转轴上位置的第一止付螺丝,所述第一中空壳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止付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并伸入所述第一中空壳内与所述第二旋转轴抵顶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轮组包括第三旋转轴和带动所述第三旋转轴转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辅助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旋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二把手组件相连,所述箱体上对应开设有供所述第三旋转轴伸出的第二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把手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三旋转轴上的第二中空壳、滑动插入所述第二中空壳内的第二把手、以及用于锁定所述第二把手插入所述第二中空壳中深度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中空壳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螺栓穿过第二通过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中空壳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三旋转轴上,所述上肢训练装置还包括用于锁止所述第二中空壳于所述第三旋转轴上位置的第二止付螺丝,所述第二中空壳上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二止付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三螺纹孔并伸入所述第二中空壳内与所述第三旋转轴抵顶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还安装有与该所述箱体合围成供所述支撑杆伸入通道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呈L型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刻度标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肢训练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上肢训练装置,通过第一轮组与辅助轮组之间相啮合、辅助轮组与第二轮组之间相啮合,这样,当第一轮组或第二轮组发生转动时,通过辅助轮组从而带动第二轮组或第一轮组发生转动,通过在第一轮组上套设第一把手组件,在第二轮组上套设第二把手组件,这样,对于偏瘫的患者来讲,将其患肢固定好之后,通过身体好的一侧拉动第一把手组件,从而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带动患侧抬起,从而可帮助患者自身训练,此外,对于那些其他疾病需要卧床的患者,也可以通过该装置实现对心肺的功能的训练,大大减轻医护人员动的工作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上肢训练装置的前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上肢训练装置的后视图;图4为专利技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图1中专利技术B部分的放大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支撑杆;2-传动机构;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21-箱体;22-第一轮组;23-第二轮组;24-辅助轮组;25-第一把手组件;26-第二把手组件;221-第一齿轮;222-第二旋转轴;231-第二齿轮;232-第三旋转轴;241-旋转座;242-第一旋转轴;243-辅助齿轮;251-第一中空壳;252-第一把手;253-第一止付螺丝;254-第一螺栓;261-第二中空壳;262-第二把手;263-第二止付螺丝;264-第二螺栓;2520-第一螺纹孔;2620-第三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肢训练装置,包括设于地面上的支撑杆1,在该支撑杆1上套设有可滑动的传动机构2,该传动机构2包括一箱体21,该箱体21可滑动的安装于支撑杆1上,在该箱体21内设置有可转动的辅助轮组24,在箱体21的一侧设置有与辅助轮组24相啮合的第二轮组23,且在箱体2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辅助轮组24相啮合第一轮组22,在该第一轮组22上套设有用于连接人体手部的第一把手组件25,在上述的第二轮组23上套设有用于连接人体手部的第二把手组件26,这样,通过第一轮组22与辅助轮组24之间相啮合、辅助轮组24与第二轮组23之间相啮合,当第一轮组22或第二轮组23发生转动时,通过辅助轮组24从而带动第二轮组23或第一轮组22发生转动,通过在第一轮组22上套设第一把手组件25,在第二轮组23上套设第二把手组件26,这样,对于偏瘫的患者来讲,将其患肢固定好之后,通过身体好的一侧拉动第一把手组件25,从而在传动机构2的带动下,带动身体的患侧抬起,从而可帮助患者自身训练,此外,对于那些其他疾病需要卧床的患者,也可以通过该装置实现对心肺的功能的训练,大大减轻医护人员动的工作量。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肢训练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辅助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上肢训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上肢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人体手部的第一把手组件、用于连接人体手部的第二把手组件和带动所述第一把手组件与所述第二把手组件呈反向升降移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的箱体、设于所述箱体一侧的第一轮组、设于所述箱体另一侧的第二轮组、以及设于所述箱体上分别与所述第一轮组及所述第二轮组相啮合并使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二轮组呈反向转动的辅助轮组,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一把手组件相连,所述第二轮组与所述第二把手组件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上肢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人体手部的第一把手组件、用于连接人体手部的第二把手组件和带动所述第一把手组件与所述第二把手组件呈反向升降移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的箱体、设于所述箱体一侧的第一轮组、设于所述箱体另一侧的第二轮组、以及设于所述箱体上分别与所述第一轮组及所述第二轮组相啮合并使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二轮组呈反向转动的辅助轮组,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一把手组件相连,所述第二轮组与所述第二把手组件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轮组包括安装于所述箱体上旋转座、安装于所述旋转座上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端安装有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轮组及所述第二轮组相啮合的辅助齿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组包括第二旋转轴和带动所述第二旋转轴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辅助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把手组件相连,所述箱体上对应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旋转轴伸出的第一通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的第一中空壳、滑动插入所述第一中空壳内的第一把手、以及用于锁定所述第一把手插入所述第一中空壳中深度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中空壳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通过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空壳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龙王玉龙陈文生龙建军李华耿红荔翟浩瀚王玉珍李小萍吕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