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式脚部运动防滑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8403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充气式脚部运动防滑垫,防滑垫主体设置有左右两个置脚槽,置脚槽的槽底设置有踏板,踏板中部设置一弹簧,置脚槽中设置有气囊、充气泵以及电池,控制器安装在充气泵电池与上充气泵、上放气电磁阀、下充气泵和下放气电磁阀的供电回路上,使上充气泵和下充气泵交替式运作,上放气电磁阀和下放气电磁阀交替式开启,且上充气泵运作时下放气电磁阀开启,下充气泵运作时上放气电磁阀开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防止体位下滑、能使脚踝做先后伸屈运动的优点。

Inflatable foot motion antiskid pa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erated foot motion antiskid pad. The main body of the antiskid pad is provided with left and right two foot grooves, the bottom of the slot is set with a pedal, a spring is set in the middle of the pedal, an air bag, an inflatable pump and a battery are arranged in the foot slot, and the controller is installed in the inflatable pump electric pool, the upper gas pump, the upper air release solenoid valve, and the battery. On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of the air pump and the lower air vent solenoid valve, the upper gas pump and the air pump are alternately operated, the upper air vent solenoid valve and the lower air vent solenoid valve are turned on alternately, and the upper air pump operates at the time of opening the solenoid valve, and the air pump is opened when the pump is opera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body position can be prevented from slipping and the ankle can be stretched and flexed success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式脚部运动防滑垫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的
,具体涉及充气式脚部运动防滑垫。
技术介绍
肢体瘫痪是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见临床症状,肢体位置摆放不当、早期康复不及时极其容易发生废用性萎缩,其中足下垂是最常见的,同时对患者今后行走功能影响较大。常规护理中常用“防旋鞋”、“钉子鞋”来达到足部良肢位的摆放,但是“防旋鞋”、“钉子鞋”材质较硬,患者舒适感差,在临床中推广受到限制,同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卧床患者较多,体位下滑也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尤其是重症患者,需要做到踝关节伸屈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防止体位下滑、能使脚踝做先后伸屈运动的充气式脚部运动防滑垫。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充气式脚部运动防滑垫,其中:包括防滑垫主体,防滑垫主体面对患者脚部的一侧设置有左右两个置脚槽,置脚槽的槽底设置有一可以转动的踏板,踏板内侧中部设置有一铰接点,踏板通过该铰接点与防滑垫主体铰接配合,防滑垫主体内部设置有上气囊和下气囊,上气囊与踏板内侧上部贴合固定,下气囊与踏板内侧下部贴合固定,上气囊连接有上充气泵,上充气泵能为上气囊充气,上气囊上开设有上放气电磁阀,下气囊连接有下充气泵,下充气泵能为下气囊充气,下气囊上开设有下放气电磁阀,防滑垫主体内安装有充气泵电池,充气泵电池分别与上充气泵、上放气电磁阀、下充气泵和下放气电磁阀连接并供电,防滑垫主体内还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安装在充气泵电池与上充气泵、上放气电磁阀、下充气泵和下放气电磁阀的供电回路上,使上充气泵和下充气泵交替式运作,上放气电磁阀和下放气电磁阀交替式开启,且上充气泵运作时下放气电磁阀开启,下充气泵运作时上放气电磁阀开启。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置脚槽的下部贴附有减压垫。上述的置脚槽的两侧设置有绑带,绑带能将患者的脚限位在置脚槽中。上述的充气式脚部运动防滑垫还包括有若干个辅垫,辅垫与防滑垫主体的外形尺寸相同,辅垫能堆叠在防滑垫主体后侧面,用于增加充气式脚部运动防滑垫厚度。上述的辅垫之间以及辅垫与防滑垫主体之间通过尼龙自粘搭扣相互连接。上述的减压垫为硅胶垫。上述的减压垫上表面设置有横向防滑纹路。上述的控制器连接有控制器电池,控制器电池为控制器供电,控制器为单片机。上述的防滑垫主体内设置有固定架,上气囊和下气囊背对踏板的一侧面均与固定架贴合固定,上充气泵、下充气泵、充气泵电池、控制器以及控制器电池均固定于固定架上。本技术的充气式脚部运动防滑垫,在防滑垫上设置置脚槽,防滑垫放在床尾,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增加或减少辅垫数量,使防滑垫厚度合适,患者可以把脚抬起来放入置脚槽中,能有效防止体位下滑。此外,本技术的防滑垫设计有能规律性前后晃动的踏板,帮助患者的脚踝做先后伸屈运动,原理是通过控制器规律性的对上、下气囊充气,对上放气电磁阀和下放气电磁阀交替式开启,使上下两个气囊交替式膨胀和缩小,从而使踏板规律性的前后晃动。这一串自动控制反复循环,使本技术的充气式脚部运动防滑垫能持续转动患者的脚踝,达到使患者脚踝做先后伸屈运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防滑垫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防滑垫主体1、置脚槽11、减压垫12、绑带13、踏板2、铰接点21、上气囊3、上充气泵31、上放气电磁阀32、下气囊4、下充气泵41、下放气电磁阀42、充气泵电池5、控制器6、控制器电池61、辅垫7、固定架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充气式脚部运动防滑垫,其中:包括防滑垫主体1,防滑垫主体1面对患者脚部的一侧设置有左右两个置脚槽11,置脚槽11的槽底设置有一可以转动的踏板2,踏板2内侧中部设置有一铰接点21,踏板2通过该铰接点21与防滑垫主体1铰接配合,防滑垫主体1内部设置有上气囊3和下气囊4,上气囊3与踏板2内侧上部贴合固定,下气囊4与踏板2内侧下部贴合固定,上气囊3连接有上充气泵31,上充气泵31能为上气囊3充气,上气囊3上开设有上放气电磁阀32,下气囊4连接有下充气泵41,下充气泵41能为下气囊4充气,下气囊4上开设有下放气电磁阀42,防滑垫主体1内安装有充气泵电池5,充气泵电池5分别与上充气泵31、上放气电磁阀32、下充气泵41和下放气电磁阀42连接并供电,防滑垫主体1内还安装有控制器6,控制器6安装在充气泵电池5与上充气泵31、上放气电磁阀32、下充气泵41和下放气电磁阀42的供电回路上,使上充气泵31和下充气泵41交替式运作,上放气电磁阀32和下放气电磁阀42交替式开启,且上充气泵31运作时下放气电磁阀42开启,下充气泵41运作时上放气电磁阀32开启。实施例中,置脚槽11的下部贴附有减压垫12。实施例中,置脚槽11的两侧设置有绑带13,绑带13能将患者的脚限位在置脚槽11中。实施例中,充气式脚部运动防滑垫还包括有若干个辅垫7,辅垫7与防滑垫主体1的外形尺寸相同,辅垫7能堆叠在防滑垫主体1后侧面,用于增加充气式脚部运动防滑垫厚度。实施例中,辅垫7之间以及辅垫7与防滑垫主体1之间通过尼龙自粘搭扣相互连接。实施例中,减压垫12为硅胶垫。实施例中,减压垫12上表面设置有横向防滑纹路。实施例中,控制器6连接有控制器电池61,控制器电池61为控制器6供电,控制器6为单片机。实施例中,防滑垫主体1内设置有固定架8,上气囊3和下气囊4背对踏板2的一侧面均与固定架8贴合固定,上充气泵31、下充气泵41、充气泵电池5、控制器6以及控制器电池61均固定于固定架8上。本技术的运作的功能原理如下:使用时,防滑垫放在床尾,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增加或减少辅垫7数量,使防滑垫厚度合适,再将患者的脚抬起来放入置脚槽11中,用绑带13固定,假设防滑垫的初始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上气囊3正好是充满气的状态,下气囊4处于放过气的状态,然后控制器6控制上放气电磁阀32开启,上充气泵31停止运作,下放气电磁阀42关闭,下充气泵41运作,上气囊3持续放气,上气囊3缩小,下气囊4持续充气,下气囊4胀大,从而使踏板2逆时针转动,当下气囊4胀大到如图2中的上气囊3一般大小时,控制器6控制上放气电磁阀32关闭,上充气泵31运作,下放气电磁阀42开启,下充气泵41停止运作,上气囊3持续充气,上气囊3胀大,下气囊4持续放气,下气囊4缩小,从而使踏板2顺时针转动,逐渐回归图2所示的状态。如此反复。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充气式脚部运动防滑垫

【技术保护点】
充气式脚部运动防滑垫,其特征是:包括防滑垫主体(1),所述的防滑垫主体(1)面对患者脚部的一侧设置有左右两个置脚槽(11),所述的置脚槽(11)的槽底设置有一可以转动的踏板(2),所述的踏板(2)内侧中部设置有一铰接点(21),所述的踏板(2)通过该铰接点(21)与防滑垫主体(1)铰接配合,所述的防滑垫主体(1)内部设置有上气囊(3)和下气囊(4),所述的上气囊(3)与踏板(2)内侧上部贴合固定,所述的下气囊(4)与踏板(2)内侧下部贴合固定,所述的上气囊(3)连接有上充气泵(31),所述的上充气泵(31)能为上气囊(3)充气,所述的上气囊(3)上开设有上放气电磁阀(32),所述的下气囊(4)连接有下充气泵(41),所述的下充气泵(41)能为下气囊(4)充气,所述的下气囊(4)上开设有下放气电磁阀(42),所述的防滑垫主体(1)内安装有充气泵电池(5),所述的充气泵电池(5)分别与上充气泵(31)、上放气电磁阀(32)、下充气泵(41)和下放气电磁阀(42)连接并供电,所述的防滑垫主体(1)内还安装有控制器(6),所述的控制器(6)安装在充气泵电池(5)与上充气泵(31)、上放气电磁阀(32)、下充气泵(41)和下放气电磁阀(42)的供电回路上,使上充气泵(31)和下充气泵(41)交替式运作,上放气电磁阀(32)和下放气电磁阀(42)交替式开启,且上充气泵(31)运作时下放气电磁阀(42)开启,下充气泵(41)运作时上放气电磁阀(32)开启。...

【技术特征摘要】
1.充气式脚部运动防滑垫,其特征是:包括防滑垫主体(1),所述的防滑垫主体(1)面对患者脚部的一侧设置有左右两个置脚槽(11),所述的置脚槽(11)的槽底设置有一可以转动的踏板(2),所述的踏板(2)内侧中部设置有一铰接点(21),所述的踏板(2)通过该铰接点(21)与防滑垫主体(1)铰接配合,所述的防滑垫主体(1)内部设置有上气囊(3)和下气囊(4),所述的上气囊(3)与踏板(2)内侧上部贴合固定,所述的下气囊(4)与踏板(2)内侧下部贴合固定,所述的上气囊(3)连接有上充气泵(31),所述的上充气泵(31)能为上气囊(3)充气,所述的上气囊(3)上开设有上放气电磁阀(32),所述的下气囊(4)连接有下充气泵(41),所述的下充气泵(41)能为下气囊(4)充气,所述的下气囊(4)上开设有下放气电磁阀(42),所述的防滑垫主体(1)内安装有充气泵电池(5),所述的充气泵电池(5)分别与上充气泵(31)、上放气电磁阀(32)、下充气泵(41)和下放气电磁阀(42)连接并供电,所述的防滑垫主体(1)内还安装有控制器(6),所述的控制器(6)安装在充气泵电池(5)与上充气泵(31)、上放气电磁阀(32)、下充气泵(41)和下放气电磁阀(42)的供电回路上,使上充气泵(31)和下充气泵(41)交替式运作,上放气电磁阀(32)和下放气电磁阀(42)交替式开启,且上充气泵(31)运作时下放气电磁阀(42)开启,下充气泵(41)运作时上放气电磁阀(32)开启。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小芳陈璐陈雁王艺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