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L-亮氨酸的微生物以及使用其产生L-亮氨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7602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8:28
本申请涉及具有L‑亮氨酸产生能力的微生物以及使用该微生物产生L‑亮氨酸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体,其对L‑亮氨酸及其衍生物具有耐受性并具有提高的L‑亮氨酸产生能力,以及使用其产生L‑亮氨酸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产生L-亮氨酸的微生物以及使用其产生L-亮氨酸的方法
本公开涉及产生L-亮氨酸的微生物以及使用该微生物产生L-亮氨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带支链的氨基酸指三种氨基酸(即L-缬氨酸、L-亮氨酸和L-异亮氨酸),并且已知它们主要在肌肉中被代谢并在身体活动期间用作能量源。随着对这些带支链的氨基酸在身体活动期间维持和增加肌肉质量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提高,其用途也在增加。特别地,L-亮氨酸是必需氨基酸,其广泛用于医药、食品、饲料添加剂、工业化学品等。同时,这些带支链的氨基酸主要由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属或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属的微生物产生,并且其已知是从丙酮酸经过几个步骤后由前体2-酮异己酸生物合成的(韩国专利第10-0220018号和第10-0438146号)。然而,参与亮氨酸生物合成的酶具有以下问题:它们受到由终产物即L-亮氨酸或其衍生物引起的反馈抑制,因此难以进行L-亮氨酸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人已经致力于开发与常规菌株相比以更高产率产生L-亮氨酸的微生物。结果,专利技术人发现了使用产生谷氨酸的微生物获得的突变体对正亮氨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产生L-亮氨酸的微生物以及使用其产生L-亮氨酸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产生L‑亮氨酸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体,其选自以登记号KCCM11661P保藏的突变体和以登记号KCCM11662P保藏的突变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25 KR 10-2015-01197851.一种产生L-亮氨酸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体,其选自以登记号KCCM11661P保藏的突变体和以登记号KCCM11662P保藏的突变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氨酸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秉哲李智惠全爱智金宗贤金蕙园
申请(专利权)人: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