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755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属于履带式液压锚杆钻机、旋喷钻机等多功能钻机领域,包括底座、卸扣装置、夹钳装置、支腿以及副支腿,副支腿可拆卸,副支腿一端与支腿连接,另一端与底座上的销轴连接;或者,在支腿与底座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支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的施工状况调节支腿与地面距离,实现支腿撑地,提高整机稳定性以及作业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属于履带式液压锚杆钻机、旋喷钻机等多功能钻机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图1)的夹持器支腿与底座固定在一起,夹持器支腿与支撑面的距离只能依靠桅杆的滑动进行调节,受桅杆滑动油缸行程的限制。其中,1’-底座,2’-卸扣装置,3’-夹钳装置,4’-支腿。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场地,桅杆滑动行程等限制,夹持器支腿无法支撑,这些都增加了施工难度,影响施工效率,并且存在巨大的施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的施工状况调节支腿,满足施工角度需求,提高整机稳定性以及作业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包括底座、卸扣装置、夹钳装置、支腿以及副支腿,卸扣装置、夹钳装置均固定于底座上,支腿连接于底座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支腿可拆卸,副支腿一端与支腿连接,副支腿另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底座连接。第一销轴焊接于底座上;副支腿一端与支腿通过第二销轴连接,另一端通过U型板与第一销轴连接。第一销轴穿过U型板内的中空区域,且第一销轴与U型板接触。副支腿包括支撑板、立板、U型板、竖板、封板、横板;副支腿上部套在支腿内;安装时副支腿的U型板供第一销轴)穿过并使U型板与第一销轴面接触;竖板用于抵住U型板底部,封板位于副支腿下部,立板位于竖板和封板之间且同时与竖板和封板接触,支撑板垂直于封板且同时与封板和立板的侧面抵靠,立板外侧面设有横板。副支腿还包括第二销轴,第二销轴位于竖板下方且同时穿过副支腿的立板和位于支腿的第二支撑板;副支腿的立板上部套设于支腿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撑板围合而成的空间内。竖板、封板、立板、横板组成箱体结构。支腿和底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一种多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包括底座、卸扣装置、夹钳装置、支腿,卸扣装置、夹钳装置固定于底座上,支腿连接于底座端部,其特征在于:在支腿与底座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支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为可伸缩油缸,其活塞杆端部为球状,活塞杆端部连接压板;压板通过螺栓与支腿连接;活塞杆、压板、支腿顺序设置;驱动装置使得支腿外伸或收缩。所述驱动装置一端与底座通过第三销轴连接;还设有固定板,第三销轴同时穿过固定板和底座。所述的压板与封板连接且压板与封板均水平设置,封板上开设有直口槽,所述的直口槽用于安装可伸缩油缸的缸筒,用于限制驱动装置绕第三销轴转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新型的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的施工状况调节支腿与地面距离,实现支腿撑地,提高整机稳定性以及作业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现有夹持器结构;图2方案一夹持器总成结构图;图3方案一夹持器总成A向视图;图4方案一夹持器总成M-M截面;图5方案一第一销轴的结构图;图6方案二夹持器总成结构图;图7方案二夹持器总成B向视图;图8方案二详细视图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介绍。根据图2-5,方案一、多功能钻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场地、桅杆滑动行程等限制,夹持器支腿无法支撑时,此时可以安装副支腿。多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主要包括底座1、卸扣装置2、夹钳装置3、支腿4以及副支腿5,副支腿可拆卸,副支腿5一端与支腿4连接,另一端与底座上的第一销轴505连接;所述第一销轴505与底座1焊接在一起;副支腿5一端与支腿4通过销轴连接,另一端通过U型板与销轴止转槽连接;副支腿5主要由支撑板501、立板502、U型板504、竖板506、封板507以及横板508组成,安装时可将副支腿5中U型板504穿过505销轴,然后用503销轴与支腿4连接,实现副支腿支撑。卸扣装置2、夹钳装置3均固定于底座1上,支腿4连接于底座1端部。副支腿5一端与支腿4通过第二销轴503连接,另一端通过U型板504与设置有销轴止转槽505a的第一销轴505连接(设置销轴止转槽505a是为了实现销轴与U型板的面接触,第一销轴505穿过U型板504内的中空区域且与U型板接触,如图4所示,第一销轴卡在U型板中)。当第一销轴不含销轴止转槽时,第一销轴仍可卡在U型板中,第一销轴与U型板为线接触。副支腿5上部套在支腿4内;安装时副支腿5的U型板504供第一销轴505穿过并使U型板504与第一销轴505面接触;竖板506用于抵住U型板504底部,封板507位于副支腿下部,立板502位于竖板506和封板507之间且同时与竖板506和封板507接触,支撑板501垂直于封板507且同时与封板507和立板502的侧面抵靠,立板502外侧面设有横板508。第二销轴503位于竖板506下方且同时穿过副支腿5的立板502和位于支腿4的第二支撑板401,第二支撑板为支腿的主要结构;副支腿5的立板502上部套设于支腿4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支撑板401围合而成的空间内。竖板506、封板507、立板502、横板508组成的箱体结构起到支撑作用。支腿4和底座1之间通过螺栓6连接。根据图6-8,方案二、一种多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主要包括底座1、卸扣装置2、夹钳装置3、支腿205,在支腿与底座之间至少一个驱动装置203,驱动装置一端与底座1连接,另一端与支腿205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为可伸缩油缸,其活塞杆端部为球状,并通过压板206、螺栓与支腿205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装置203一端与底座1通过销轴连接;封板204上开有直口槽207,限制驱动装置绕第三销轴202转动;多功能钻机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增加整机稳定性夹持器需要支撑到地面,由于受场地,桅杆滑动行程等限制,夹持器支腿可能无法支撑时,可利用驱动装置203伸出支腿205,实现支腿支撑,提高钻机稳定性。方案二中,只采用一个油缸,也可以采用两个油缸,比如分别布置到夹持器底座左右两侧。一种多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卸扣装置2、夹钳装置3均固定于底座1上,支腿4连接于底座1端部。所述驱动装置203为可伸缩油缸,其活塞杆端部为球状,活塞杆端部连接压板206;压板206通过螺栓与支腿205连接;活塞杆、压板206、支腿205顺序设置,活塞杆移动带动压板并带动支腿上下移动(向上移动则为收缩,向下移动则为将支腿向外伸出);驱动装置203使得支腿205外伸或收缩。所述驱动装置203一端与底座1通过第三销轴202连接;还设有固定板201,第三销轴202同时穿过固定板201和底座1。所述的压板206与封板204连接且压板206与封板204均水平设置,封板上开设有直口槽207,所述的直口槽用于安装可伸缩油缸的缸筒7,直口槽为圆形槽,油缸的缸筒直接装进圆形直口槽,从而限制油缸饶销轴转动的自由度,用于限制驱动装置绕第三销轴202转动。以上两个技术方案均实现了原支腿的伸长或延伸,因而属于同一个技术构思,具备单一性。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包括底座(1)、卸扣装置(2)、夹钳装置(3)、支腿(4)以及副支腿(5),卸扣装置(2)、夹钳装置(3)均固定于底座(1)上,支腿(4)连接于底座(1)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支腿(5)可拆卸, 副支腿(5)一端与支腿(4)连接,副支腿(5)另一端通过第一销轴(505)与底座(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包括底座(1)、卸扣装置(2)、夹钳装置(3)、支腿(4)以及副支腿(5),卸扣装置(2)、夹钳装置(3)均固定于底座(1)上,支腿(4)连接于底座(1)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支腿(5)可拆卸,副支腿(5)一端与支腿(4)连接,副支腿(5)另一端通过第一销轴(505)与底座(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其特征在于,第一销轴(505)焊接于底座(1)上;副支腿(5)一端与支腿(4)通过第二销轴(503)连接,另一端通过U型板(504)与第一销轴(505)连接,第一销轴(505)穿过U型板(504)内的中空区域且第一销轴(505)与U型板(504)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其特征在于,副支腿(5)包括支撑板(501)、立板(502)、U型板(504)、竖板(506)、封板(507)、横板(508);副支腿(5)上部套在支腿(4)内;安装时副支腿(5)的U型板(504)供第一销轴(505)穿过并使U型板(504)与第一销轴(505)面接触;竖板(506)用于抵住U型板(504)底部,封板(507)位于副支腿(5)下部,立板(502)位于竖板(506)和封板(507)之间且同时与竖板(506)和封板(507)接触,支撑板(501)垂直于封板(507)且同时与封板(507)和立板(502)的侧面抵靠,立板(502)外侧面设有横板(50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钻机夹持器支腿,其特征在于,副支腿(5)还包括第二销轴(503),第二销轴(503)位于竖板(506)下方且同时穿过副支腿(5)的立板(502)和位于支腿(4)的第二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晓晓侯杭州李明帅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