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415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0:32
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包括降温风扇、接触絮凝池、搅拌装置、PH调节池、MBR装置预处理池;所述细格栅通过管道连接在调节池的一侧,且调节池的顶部通过立柱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安装有两组降温风扇;所述PH调节池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与二次沉淀池;所述二次沉淀池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MBR装置,且该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预处理池的设置,对不同工序废水通过加入不同的处理试剂进行预先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温风扇的设置,在夏季时,可对调节池进行降温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MBR装置的设置,经MBR后作为车间漂洗水使用,节约水资源。

A separate pretreatment equipment for dyeing wastewater

A diversion pretreatment equipment for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includes a cooling fan, a contact flocculation pool, a stirring device, a PH regulating pool and a pre treatment pool of the MBR device. The fine grille is connected to one side of the regulating pool through a pipe, and the top of the adjustment pool is installed with a roof through a column. Two sets of cooling fans are installed on the roof. The other end of the PH regulating pool is sequentially equipped with a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 pool, a contact oxidation pool and a two sedimentation tank,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two sedimentation tank is connected to a MBR device through a pipe, and a flowmeter is installed on the pipe. The setting of the pre treatment pool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treat the wastewater of different processes by adding different treatment reagents. The setting of the cooling fan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ol the regulating pool during the summer, and the setting of the utility model MBR device is used as a workshop rinse after MBR, and the water resources are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印染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主要分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废水;印花废水等。印染废水特点: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棉毛等纺织纤维上的污物、盐类、油类和脂类,以及加工过程中附加的各种浆料、染料、表面活性剂、助剂、酸、碱等。如申请号为:201520398981.X的中国专利中,提供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氧化沉降池、调节池、厌氧好氧反应器、斜板沉降池、电解池、纳滤膜过滤器和清水池;所述厌氧好氧反应器的底部相对的两侧开设有惰性气体入口和压缩空气入口,其顶部开设有空气出口,其惰性气体入口的上面开设有进水口,其压缩空气入口侧的上部距离顶部1/3处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电解池内填装有活性炭,其出口处安装有精密过滤器。本技术通过采用厌氧好氧一体装置和加装活性炭和金属过滤器的电解池,彻底清楚了印染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色素和部分无机盐,有效改善了水质,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流程短、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基于上述专利提供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存在:1.各工序废水相对来说水质较为简单,主要需处理对象单一,比如退浆废水主要是COD,染色工序废水是色度,漂白废水主要是残留的漂白剂。各工序废水未经预处理直接混合后,水质变得复杂,污染物的浓度得到稀释,处理起来成本就会高出很多;2.功能较为单一,废水处理成本高,处理效果差;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各工序废水未经预处理直接混合后,水质变得复杂,污染物的浓度得到稀释,处理成本高,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本技术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其中,该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包括有:细格栅、调节池、顶板、降温风扇、接触絮凝池、搅拌装置、初次沉淀池、气浮反应器、PH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MBR装置、流量计和预处理池;所述细格栅通过管道连接在调节池的一侧,且调节池的顶部通过立柱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安装有两组降温风扇;所述接触絮凝池通过管道连接在调节池的另一侧,且接触絮凝池的另一侧依次连接有初次沉淀池与气浮反应器;所述气浮反应器与PH调节池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且PH调节池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与二次沉淀池;所述二次沉淀池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MBR装置,且该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计。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与调节池的表面高度为50cm。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絮凝池与PH调节池的内腔均安装有搅拌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池设置有五组,且五组预处理池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细格栅的进水侧。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预处理池的设置,可对不同工序的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废水、印花废水通过加入不同的处理试剂进行预先处理,然后混合处理,可避免各工序的废水直接水质变得复杂,污染物的浓度得到稀释,增加处理成本。2.本技术降温风扇的设置,在夏季时,可对调节池进行降温处理,增加调节池的调节效果。3.本技术MBR装置的设置,废水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最后经MBR后作为车间漂洗水使用,节约水资源,并通过流量计对流量进行测量,便于计算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预处理池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细格栅,2、调节池,3、顶板,4、降温风扇,5、接触絮凝池,6、搅拌装置,7、初次沉淀池,8、气浮反应器,9、PH调节池,10、水解酸化池,11、接触氧化池,12、二次沉淀池,13、MBR装置,14、流量计,15、预处理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技术,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技术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技术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参见图1至附图2,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包括有:细格栅1、调节池2、顶板3、降温风扇4、接触絮凝池5、搅拌装置6、初次沉淀池7、气浮反应器8、PH调节池9、水解酸化池10、接触氧化池11、二次沉淀池12、MBR装置13、流量计14和预处理池15;细格栅1通过管道连接在调节池2的一侧,且调节池2的顶部通过立柱安装有顶板3;顶板3上安装有两组降温风扇4;接触絮凝池5通过管道连接在调节池2的另一侧,且接触絮凝池5的另一侧依次连接有初次沉淀池7与气浮反应器8;气浮反应器8与PH调节池9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且PH调节池9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水解酸化池10、接触氧化池11与二次沉淀池12;二次沉淀池12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MBR装置13,且该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计14,MBR装置13通过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作为车间漂洗水使用,节约水资源。如上述所述的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的较佳实施例,其中,顶板3与调节池2的表面高度为50cm,有利于通过顶板3与调节池2之间的距离添加试剂,调节废水的pH值、水质、温度等,以提高后续处理效果;如上述所述的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接触絮凝池5与PH调节池9的内腔均安装有搅拌装置6,增加接触絮凝池5与PH调节池9的内部调节速度;如上述所述的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的较佳实施例,其中,预处理池15设置有五组,且五组预处理池15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细格栅1的进水侧,可对不同工序的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废水、印花废水通过加入不同的处理试剂进行预先处理。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时,首先然后将不同工序的废水分别接入到不同的预处理池15中,在预处理池15中分别加入不同的处理试剂,在经过预先处理后的废水送入到细格栅1中进行过滤处理,之后送入到调节池2中通过加入试剂调节废水的pH值、水质,并通过顶板3上的降温风扇4调节废水的温度,然后送入到接触絮凝池5、初次沉淀池7、气浮反应器8、PH调节池9、水解酸化池10、接触氧化池11、二次沉淀池12进行处理,最后经过MBR装置13的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送入到车间作漂洗水使用,在实际应用实验中,本设计相对于市面本领域其它产品,该性能高于其90%左右。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包括有:细格栅、调节池、顶板、降温风扇、接触絮凝池、搅拌装置、初次沉淀池、气浮反应器、PH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MBR装置、流量计和预处理池;所述细格栅通过管道连接在调节池的一侧,且调节池的顶部通过立柱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安装有两组降温风扇;所述接触絮凝池通过管道连接在调节池的另一侧,且接触絮凝池的另一侧依次连接有初次沉淀池与气浮反应器;所述气浮反应器与PH调节池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且PH调节池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与二次沉淀池;所述二次沉淀池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MBR装置,且该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印染废水的分流预先处理设备包括有:细格栅、调节池、顶板、降温风扇、接触絮凝池、搅拌装置、初次沉淀池、气浮反应器、PH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MBR装置、流量计和预处理池;所述细格栅通过管道连接在调节池的一侧,且调节池的顶部通过立柱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安装有两组降温风扇;所述接触絮凝池通过管道连接在调节池的另一侧,且接触絮凝池的另一侧依次连接有初次沉淀池与气浮反应器;所述气浮反应器与PH调节池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纯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颐东林生态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