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物滤池污水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69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滤池污水除臭装置,该装置包括曝气箱、过滤箱和生物滤池,所述曝气箱、过滤箱和生物滤池之间通过管道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曝气箱箱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有空心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第一电机转动搅拌杆并启动气泵通过空心管管体上的气孔向污水中泵气,充分搅动混合污水与药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并对污水除臭,向污水中曝气还有利于提高污水中的含氧量,使微生物更好的分解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微孔曝气增氧机和微孔气盘的配合使用向污水中泵入氧气,再次增加污水中的含氧量,再次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加速降解污水中的有害物,对污水再次消毒除臭。除臭。除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生物滤池污水除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是一种新型生物滤池污水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活用水被利用和排放,随之而来的是环保设备使用量的增加和生活污水污染问题的彰显,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而且还含有大量的污泥和各类漂浮杂物。
[0003]生物滤池是对污水进行储存、处理的重要设备,现有的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滤池对污水的处理较为简单,大多只是向池中添加消毒除臭药剂,污水治理效果不好。因而需要一种对污水消毒除臭效果更好,能够去除污水中的杂质,能够分解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的新型生物滤池污水除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生物滤池污水除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生物滤池污水除臭装置,包括曝气箱、过滤箱和生物滤池,所述曝气箱、过滤箱和生物滤池之间通过管道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曝气箱箱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转动连接在曝气箱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空心管管体上开设有若干气孔且气孔内均固定有滤网,所述空心管管体的两侧均固定有多个搅拌杆;所述曝气箱底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出气管的一端通过接头与空心管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箱内部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滤筒,所述滤筒筒体表面开设有若干滤孔且滤孔内均固定有滤网;所述过滤箱底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滤筒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滤筒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导管,所述导管与滤筒内部连通;所述过滤箱上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进水管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导管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生物滤池内部的上方固定有培养板,所述培养板上培育有水生植物;所述生物滤池池体两侧的下方均安装有微孔曝气增氧机,两个所述微孔曝气增氧机出气管的一端均固定有微孔气盘,两个所述微孔气盘分别固定在生物滤池两侧内壁的底部。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曝气箱箱体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进水管和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泵;所述曝气箱箱体远离进水管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药剂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出水管位于曝气箱内部的一端固定有滤网。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箱箱体一侧的底部固定有过滤箱进水
管,所述过滤箱进水管的一端与第一水泵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箱体远离过滤箱进水管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注水管和排水管。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筒筒体两侧均固定有毛刷,两个所述毛刷分别贴合设置在对应一侧的过滤箱内壁上。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物滤池池体底部的一侧固定有滤池进水管,所述第二水泵出水管的一端与滤池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物滤池池体一侧的上方安装有第三水泵且第三水泵进水管的一端插入池体内部;所述生物滤池池体底部靠近中间位置的一侧安装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进污管的一端插入生物滤池内部。
[00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通过药剂管向污水中添加絮凝剂和除臭剂,启动第一电机转动搅拌杆并启动气泵通过空心管管体上的气孔向污水中泵气,充分搅动混合污水与药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并对污水除臭,向污水中曝气还有利于提高污水中的含氧量,有益于污水中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使微生物更好的分解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
[0014]2、通过滤筒、滤孔过滤污水中残留的杂质,通过启动第二电机转动滤筒,搅动污水,使污水的流动速度加快,加速污水的过滤;
[0015]3、通过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微孔曝气增氧机和微孔气盘的配合使用向污水中泵入氧气,再次增加污水中的含氧量,再次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加速降解污水中的有害物,对污水再次消毒除臭。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曝气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生物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注释:1

曝气箱、101

进水管、102

药剂管、103

排污管、104

排污泵、105

出水管、106

第一水泵、107

气泵、108

接头、109

空心管、110

第一电机、111

搅拌杆、2

过滤箱、201

过滤箱进水管、202

排水管、203

注水管、204

第二电机、205

滤筒、206

滤孔、207

毛刷、208

导管、209

连接件、210

第二水泵、3

生物滤池、301

培养板、302

水生植物、303

第三水泵、304

微孔曝气增氧机、305

微孔气盘、306

污泥泵、307

滤池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对本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生物滤池污水除臭装置,包括曝气箱1、过滤箱2和生物滤池3,所述曝气箱1、过滤箱2和生物滤池3之间通过管道依次固定连
接;所述曝气箱1箱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电机110,所述第一电机110输出轴的一端固定有空心管109,所述空心管109转动连接在曝气箱1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空心管109管体上开设有若干气孔且气孔内均固定有滤网,所述空心管109管体的两侧均固定有多个搅拌杆111;所述曝气箱1底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气泵107,所述气泵107出气管的一端通过接头108与空心管1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生物滤池污水除臭装置,包括曝气箱(1)、过滤箱(2)和生物滤池(3),所述曝气箱(1)、过滤箱(2)和生物滤池(3)之间通过管道依次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箱(1)箱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电机(110),所述第一电机(110)输出轴的一端固定有空心管(109),所述空心管(109)转动连接在曝气箱(1)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空心管(109)管体上开设有若干气孔且气孔内均固定有滤网,所述空心管(109)管体的两侧均固定有多个搅拌杆(111);所述曝气箱(1)底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气泵(107),所述气泵(107)出气管的一端通过接头(108)与空心管(109)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箱(2)内部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滤筒(205),所述滤筒(205)筒体表面开设有若干滤孔(206)且滤孔(206)内均固定有滤网;所述过滤箱(2)底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电机(204),所述第二电机(204)输出轴的一端与滤筒(205)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滤筒(205)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导管(208),所述导管(208)与滤筒(205)内部连通;所述过滤箱(2)上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水泵(210),所述第二水泵(210)进水管的一端通过连接件(209)与导管(208)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生物滤池(3)内部的上方固定有培养板(301),所述培养板(301)上培育有水生植物(302);所述生物滤池(3)池体两侧的下方均安装有微孔曝气增氧机(304),两个所述微孔曝气增氧机(304)出气管的一端均固定有微孔气盘(305),两个所述微孔气盘(305)分别固定在生物滤池(3)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颐东林生态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