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料卷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29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料卷上料机构,包括料卷轴和分别设置在料卷轴两端与料卷轴配合支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上料转臂,所述上料转臂内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上料转臂外端设有与料卷轴配合的上料槽,所述上料转臂与上料气缸驱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料卷轴配合支撑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沿出料方向延伸形成支撑定位槽;所述上料槽与支撑段衔接配合。通过使用本申请所述的上料机构大大提高了上料的效率;同时上料后料卷轴放置在支撑板的支撑定位槽内,料卷的重量由支撑板承受,提高了上料后出料的稳定性,同时减小气缸的负载,减低能耗,避免了气压不稳导致的出料不稳定。

A film feed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lm feeding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a material roll and a supporting plate, which is supported by the reel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eel shaft.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a feeding arm, and the inner end of the feeding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outer end of the feeding arm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cooperated with a material scroll. The supporting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section supported by a reel shaft, and the support section extends along the direction of discharging to form a supporting positioning slot, and the feeding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section. By using the feeding mechanism described in this applicati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feeding is greatly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r material reel is placed in the supporting position slot of the support plate, the weight of the material is borne by the support pl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material after the feeding is improved, the load of the cylinder is reduce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reduced, and the material caused by the pressure instability is avoided. Instable\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料卷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膜料卷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包装袋生产线的流水作业起点为膜料输出机构,现有的料卷轴一般通过人工抬高或者外部提升设备抬高后放入相应的料槽内,这样的上料方式和结构效率较低。现有技术急需一种能提高上料效率,上料稳定的膜料卷上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提高上料效率,上料稳定的膜料卷上料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膜料卷上料机构,包括料卷轴和分别设置在料卷轴两端与料卷轴配合支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上料转臂,所述上料转臂内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上料转臂外端设有与料卷轴配合的上料槽,所述上料转臂与上料气缸驱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料卷轴配合支撑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沿出料方向延伸形成支撑定位槽;所述上料槽与支撑段衔接配合。通过使用本申请所述的上料机构,在上料时,将料卷轴两端放置在上料槽内,通过上料气缸驱动上料转臂转动,将上料槽抬起到预定高度,将料卷轴推动至支撑段再至支撑定位槽内,完成上料,所述上料机构集成在支撑板上,大大提高了上料的效率;同时上料后料卷轴放置在支撑板的支撑定位槽内,料卷的重量由支撑板承受,提高了上料后出料的稳定性,同时减小气缸的负载,减低能耗,避免了气压不稳导致的出料不稳定。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料转臂设置在支撑板的内侧,所述上料转臂的外端部侧面连接有上料板,所述上料板内端面与支撑段外端面为限位配合面,上料转臂旋转至上端时,上料板内端面与支撑段外端面配合限位;所述上料槽开设在上料板上,所述上料槽沿出料方向形成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与支撑段配合衔接,支撑段沿出料方向设计有倾斜向下的倾斜角度。这样的设计,当上料转臂外端向上动至预定高度时,上料板内端面与支撑段外端面实现配合限位,同时过渡段与支撑段配合衔接,利于后期将料卷轴沿着上料槽、过渡段、支撑段和支撑定位槽滚动,实现稳定的上料。支撑段的倾斜角度有利于料卷依靠本身自重使定位轮滚动并压紧在定位槽里,防止料卷意外滑出。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定位槽槽口上方设有上下运行的锁紧杆,所述锁紧杆与锁紧气缸驱动连接,所述锁紧杆底部设有与料卷轴配合接触锁紧的锁紧轮。这样的设计,当料卷轴与支撑定位槽配合之后通过锁紧轮与料卷轴配合锁紧,完成上料,保证料卷轴在出料时的稳定。作为优选的,所述料卷轴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定位轮,所述定位轮上开设有同轴的定位轮槽,所述定位轮槽与过渡段与支撑段配合滚动,所述锁紧轮与定位轮槽配合接触锁紧。这样的设计利于在将料卷轴沿着上料槽、过渡段、支撑段和支撑定位槽滚动过程中防止料卷轴在轴向的滑动,保证了上料的精准度。作为优选的,所述料卷轴与磁粉制动器通过磁粉传动齿轮传动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得料卷轴在转动时具有一定的阻尼,以便与传送反向后期的驱动部件配合形成一定的张力。作为优选的,所述料卷轴的出料方向设置有前驱动辊,所述前驱动辊与前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前驱动辊上部还设有与前驱动辊配合将料卷压紧的前压辊;所述前压辊转动连接在压料轴上。这样的设计利于膜料与前压辊和前驱动辊形成前驱动力。作为优选的,所述前驱动辊与料卷轴之间还设有张力调节机构,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辊和摆动辊,所述固定辊和摆动辊上下交错设置,所述摆动辊两端与摆臂连接,所述摆臂与摆臂气缸驱动连接;所述摆臂一端与摆臂轴连接,另外一端与摆动辊连接,所述摆臂轴两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这样的设计利于对前驱动辊与料卷轴之间的膜料的张力进行调节,摆动辊在摆臂的带动下摆动调节膜料张力。作为优选的,料卷轴上的料卷依次进过交错的固定辊和摆动辊,然后压紧于前驱动辊和前压辊之间。这样的设计利于张力的张力的调节。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备用料卷轴支撑段,所述备用料卷轴支撑段向出料方向延伸形成备用定位槽,所述备用定位槽与备用料卷轴定位配合,所述备用定位槽上还设有备用锁紧机构,所述备用料卷轴与备用磁粉制动器传动连接;所述备用料卷轴支撑段设置在支撑段上方。在备用料卷轴支撑段上提前放置备用的备用料卷轴和备用膜料卷,在支撑定位槽内的料卷轴上的膜料用完时,先将备用料卷轴上的备用膜料卷输入上料,然后再通过上料转臂上料至支撑定位槽内,这样避免了因上料换卷而停机。停机等待换卷过程中由于热辐射等原因,在后续工序中的膜料会变形导致报废,再次开机制袋时需要丢弃。这样的设计既可以较少原料的浪费也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前驱动辊、压料轴、固定辊、摆动辊的两端均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上料气缸一端与同侧支撑板转动连接,另外一端与同侧的上料转臂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摆臂气缸一端与同侧支撑板转动连接,另外一端与同侧的摆臂中部转动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实现部件之间的优化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前驱动辊的出料侧设有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多个上下交错设置的储料外辊,每个储料外辊的内侧对应设置有一个储料内辊,所述储料外辊和储料内辊组成存料辊组,所述存料辊组的出料方向上还设有一个出料反转辊,所述位于上方的储料外辊和储料内辊或者位于下方的储料外辊和储料内辊位置固定,剩余的储料外辊和储料内辊上下同步浮动,存料辊组的出料侧设置有后驱动辊。通过使用本申请所述的储料机构,可以将膜料传输于存料辊组内,由于部分储料外辊和储料内辊可以上下浮动,可以在换卷时,不同方向的储料外辊和储料内相互靠近,将存贮在存料辊组内的膜料放出,避免停机,停机等待换卷过程中由于热辐射等原因,在后续工序中的膜料会变形导致报废,再次开机制袋时需要丢弃。这样的设计既可以较少原料的浪费也可以提高作业效率;由于每个储料外辊的内侧对应设置有一个储料内辊,形成了双排辊形式,膜料的存储量相对于单辊形式大大增加,且滚轴之间的距离减小,膜料之间不宜发生静电吸附。单排辊的占用空间大,浮动辊臂太长,会产生左右摇摆现象,造成放料不稳定;作为优选的,所述储料机构还包括出料导向辊,膜料从存料辊组输出后经过出料导向辊导向后再进入后驱动辊。这样的设计,使得膜料在存料辊组的出料侧还具有驱动膜料出料的动力机构。作为优选的,位于上部的储料内辊设置在位于上部的储料外辊的正下方,位于下部的储料内辊设置在位于下部的储料外辊的正上方。这样的设计利于膜料在储料外辊和储料内辊之间交错传输。作为优选的,位于上部的储料外辊和位于下部的储料内辊组成正向存料辊组,位于下部的储料外棍和位于上部的储料内辊组成反向存料辊组,膜料依次传送于正向存料辊组、出料反转辊、反向存料辊组、出料导向辊和后驱动辊。这样的设计使得膜料在正向存料辊组和反向存料辊组内正向(流水作业向)存储和反向(逆流水作业向)存储,实现双层存储,大大提高了单位立体空间内的存储量。作为优选的,膜料首先与正向存料辊组的储料外辊配合传送,之后交错传送于正向存料辊组的储料内辊和储料外辊之间;之后经过出料反转辊转向;膜料再与反方向存料辊组的储料外辊配合传送,之后交错传送于反向存料辊组的储料内辊和储料外辊之间;之后依次传送于出料导向辊和后驱动辊。这样的设计是实现膜料的双层存储实现的一种方式。作为优选的,所述储料外辊直径大于储料内辊直径。这样的设计利于进一步拉大双层膜料之间的间距,避免静电吸附。作为优选的,所述存料辊组外部设有两块相互平行接地的支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膜料卷上料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料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卷轴和分别设置在料卷轴两端与料卷轴配合支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上料转臂,所述上料转臂内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上料转臂外端设有与料卷轴配合的上料槽,所述上料转臂与上料气缸驱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料卷轴配合支撑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沿出料方向延伸形成支撑定位槽;所述上料槽与支撑段衔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料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卷轴和分别设置在料卷轴两端与料卷轴配合支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上料转臂,所述上料转臂内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上料转臂外端设有与料卷轴配合的上料槽,所述上料转臂与上料气缸驱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料卷轴配合支撑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沿出料方向延伸形成支撑定位槽;所述上料槽与支撑段衔接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料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转臂设置在支撑板的内侧,所述上料转臂的外端部侧面连接有上料板,所述上料板内端面与支撑段外端面为限位配合面,上料转臂旋转至上端时,上料板内端面与支撑段外端面配合限位;所述上料槽开设在上料板上,所述上料槽沿出料方向形成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与支撑段配合衔接,支撑段沿出料方向设计有倾斜向下的倾斜角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料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定位槽槽口上方设有上下运行的锁紧杆,所述锁紧杆与锁紧气缸驱动连接,所述锁紧杆底部设有与料卷轴配合接触锁紧的锁紧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料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卷轴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定位轮,所述定位轮上开设有同轴的定位轮槽,所述定位轮槽与过渡段与支撑段配合滚动,所述锁紧轮与定位轮槽配合接触锁紧。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膜料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卷轴与磁粉制动器通过磁粉传动齿轮传动连接。6.如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鸿林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鸿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