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旋转轴共轴心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9110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旋转轴共轴心传动机构,包括大转盘驱动机构、A纸盘驱动机构和B纸盘驱动机构;所述的大转盘驱动机构包括大转盘、大转盘驱动电机、大转盘第一驱动齿轮、大转盘第二驱动齿轮和大转盘传动轴轴筒;所述A纸盘驱动机构和B纸盘驱动机构各自分别包括夹头伺服电机、多个同步带轮、多个同步带、传动轴轴筒和纸盘夹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旋转轴共轴心传动机构,有效解决了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却能将动力传递给绕第三轴转动的两个轴上的问题;采用伺服电机,使得纸盘夹头可以实现基于转矩控制的纸带张力控制和纸带夹头上料的精确定位控制。

A multi axis coaxi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 rotating shaft coaxi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a large turntable drive mechanism, a A disk drive mechanism and a B paper disk drive mechanism. The large turntable driv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large turntable, a large turntable drive motor, a large turntable first drive gear, a large turntable second drive gear and a large turntable drive shaft shaft. The A disk drive mechanism and the B paper disk drive mechanism respectively include the chuck servomotor, multiple synchronous belt wheel, multiple synchronous belt, shaft shaft tube and paper disc chuck. The multi axis coaxi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solves the fixed installation of the servo motor, but can transfer the power to the two axis around the third axis; using the servo motor, the paper disc chuck can realize the paper belt tension control based on the torque control and the accurate positioning control of the paper belt ch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旋转轴共轴心传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旋转轴共轴心传动机构,具体而言是指对于不共轴心的三轴旋转运动部件,其中有两个轴除自身旋转外还要绕第三轴转动,而三个轴的动力源(电动机)必须固定安装时,通过该机构能够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到三个轴上,实现三个轴各自独立的旋转。
技术介绍
一种柔性棒料由开松的纤维丝束用纸带包裹而成型。棒料外部包裹的窄条纸带通常卷绕成一盘纸带盘,通过换盘接纸机的开卷机构协调、稳定地控制,来输送纸带包裹纤维丝束。换盘接纸机随着一盘纸带的使用完结,就需要换接上一盘新纸盘,继续输送纸带。为此,全自动换盘接纸机必须设有新、旧纸盘夹头,以及新旧纸盘转换的大转盘。而新、旧纸盘夹头必须具有纸带开卷并实施张力控制的功能,所以其旋转轴选用伺服电机驱动。由于新旧纸盘换盘过程中两个夹头轴交替担任新纸盘夹头与旧纸盘夹头,所以安装两个夹头轴的大转盘必须具有旋转和精确定位功能,也选用伺服电机驱动。三个伺服电机带动三个轴可以独立旋转。受伺服电机使用的限制,伺服电机必须固定独立安装,这就使得无法在上述三轴上直接安装驱动伺服电机,进而,三个轴驱动的动力传递成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轴共轴心传动机构,通过该机构使得上述三个轴的驱动伺服电机在固定独立安装条件下,能够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到三个轴上,实现三个轴各自独立的旋转。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多旋转轴共轴心传动机构,包括大转盘驱动机构、A纸盘驱动机构和B纸盘驱动机构;所述的大转盘驱动机构包括大转盘、大转盘驱动电机、大转盘第一驱动齿轮、大转盘第二驱动齿轮和大转盘传动轴轴筒,所述大转盘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大转盘第一驱动齿轮连接,所述大转盘第一驱动齿轮与大转盘第二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大转盘第二驱动齿轮通过大转盘传动轴轴筒与大转盘连接;所述的A纸盘驱动机构包括A纸盘夹头伺服电机、A纸盘第一同步带轮、A纸盘第一同步带、A纸盘第二同步带轮、A纸盘夹头传动轴轴筒、A纸盘第三同步带轮、A纸盘第二同步带、A纸盘第四同步带轮和A纸盘夹头;所述A纸盘夹头伺服电机与A纸盘第一同步带轮连接,所述A纸盘第一同步带轮通过A纸盘第一同步带与A纸盘第二同步带轮连接,所述A纸盘第二同步带轮、A纸盘第三同步带轮分别固定在A纸盘夹头传动轴轴筒的两端部,所述A纸盘第三同步带轮通过A纸盘第二同步带与A纸盘第四同步带轮连接,所述A纸盘第四同步带轮连接有A纸盘夹头;所述的B纸盘驱动机构包括B纸盘夹头伺服电机、B纸盘第一同步带轮、B纸盘第一同步带、B纸盘第二同步带轮、B纸盘夹头传动轴、B纸盘第三同步带轮、B纸盘第二同步带、B纸盘第四同步带轮和B纸盘夹头;所述B纸盘夹头伺服电机与B纸盘第一同步带轮连接,所述B纸盘第一同步带轮通过B纸盘第一同步带与B纸盘第二同步带轮连接,所述B纸盘第二同步带轮、B纸盘第三同步带轮分别固定在B纸盘夹头传动轴的两端部,所述B纸盘第三同步带轮通过B纸盘第二同步带与B纸盘第四同步带轮连接,所述B纸盘第四同步带轮连接有B纸盘夹头。进一步的,所述大转盘传动轴轴筒外侧还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固定连接有机板。进一步的,所述机板设在大转盘后侧且与大转盘平行。进一步的,所述大转盘第二驱动齿轮还同轴连接有定位编码器第一同步轮,所述定位编码器第一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有定位编码器第二同步轮,所述定位编码器第二同步轮连接有定位旋转编码器。进一步的,所述A纸盘第二同步带处设有A纸盘夹头夹头侧张紧轮,用来调节A纸盘第二同步带的张力。进一步的,所述B纸盘第二同步带处设有B纸盘夹头夹头侧张紧轮,用来调节B纸盘第二同步带的张力。进一步的,所述大转盘传动轴轴筒、A纸盘夹头传动轴轴筒、B纸盘夹头传动轴同轴设置。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多旋转轴共轴心传动机构,有效解决了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却能将动力传递给绕第三轴转动的两个轴上的问题;采用伺服电机,使得纸盘夹头可以实现基于转矩控制的纸带张力控制和纸带夹头上料的精确定位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后视图;图3为图1的C-C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到图3所示的一种多旋转轴共轴心传动机构,包括大转盘驱动机构、A纸盘驱动机构和B纸盘驱动机构:所述的大转盘驱动机构包括大转盘16、大转盘驱动电机14、大转盘第一驱动齿轮30、大转盘第二驱动齿轮4和大转盘传动轴轴筒24,所述大转盘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与大转盘第一驱动齿轮30连接,所述大转盘第一驱动齿轮30与大转盘第二驱动齿轮4啮合连接,所述大转盘第二驱动齿轮4通过大转盘传动轴轴筒24与大转盘16连接,其中大转盘传动轴轴筒24起到关键的动力传动作用。其中,所述大转盘传动轴轴筒24外侧还设有固定筒3,所述固定筒3固定连接有机板15,通过将固定筒3固定在机板15上,以轴承支承大转盘传动轴轴筒24的旋转。所述的A纸盘驱动机构包括A纸盘夹头伺服电机13、A纸盘第一同步带轮1、A纸盘第一同步带2、A纸盘第二同步带轮5、A纸盘夹头传动轴轴筒23、A纸盘第三同步带轮20、A纸盘第二同步带25、A纸盘第四同步带轮27和A纸盘夹头26;所述A纸盘夹头伺服电机13与A纸盘第一同步带轮1连接,所述A纸盘第一同步带轮1通过A纸盘第一同步带2与A纸盘第二同步带轮5连接,所述A纸盘第二同步带轮5、A纸盘第三同步带轮20分别固定在A纸盘夹头传动轴轴筒23的两端部,所述A纸盘第三同步带轮20通过A纸盘第二同步带25与A纸盘第四同步带轮27连接,所述A纸盘第四同步带轮27连接有A纸盘夹头26。其中,A纸盘夹头传动轴轴筒23通过轴承支承在大转盘传动轴轴筒24上,为动力传动的关键部件,而A纸盘夹头夹头侧张紧轮29用来调节A纸盘第二同步带25的张力。所述的B纸盘驱动机构包括B纸盘夹头伺服电机12、B纸盘第一同步带轮11、B纸盘第一同步带10、B纸盘第二同步带轮6、B纸盘夹头传动轴22、B纸盘第三同步带轮21、B纸盘第二同步带19、B纸盘第四同步带轮17和B纸盘夹头18;所述B纸盘夹头伺服电机12与B纸盘第一同步带轮11连接,所述B纸盘第一同步带轮11通过B纸盘第一同步带10与B纸盘第二同步带轮6连接,所述B纸盘第二同步带轮6、B纸盘第三同步带轮21分别固定在B纸盘夹头传动轴22的两端部,所述B纸盘第三同步带轮21通过B纸盘第二同步带19与B纸盘第四同步带轮17连接,所述B纸盘第四同步带轮17连接有B纸盘夹头18。其中,B纸盘夹头传动轴22通过轴承支承在A纸盘夹头传动轴轴筒23上,为动力传动的关键部件,而B纸盘夹头夹头侧张紧轮28用来调节B纸盘第二同步带19的张力。大转盘驱动电机14优选使用伺服电机,使用伺服电机时其旋转定位控制由伺服电机的位置控制模式保证,使用伺服电机自带的旋转编码器,也可以使用带制动功能的普通电机,但此时需对其旋转位置进行检测,需增设定位旋转编码器9。大转盘第二驱动齿轮4同轴连接有定位编码器第一同步轮7,所述定位编码器第一同步轮7通过同步带连接有定位编码器第二同步轮8,所述定位编码器第二同步轮8连接有定位旋转编码器9。本专利技术的多旋转轴共轴心传动机构,有效解决了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却能将动力传递给绕第三轴转动的两个轴上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旋转轴共轴心传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旋转轴共轴心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转盘驱动机构、A纸盘驱动机构和B纸盘驱动机构;所述的大转盘驱动机构包括大转盘(16)、大转盘驱动电机(14)、大转盘第一驱动齿轮(30)、大转盘第二驱动齿轮(4)和大转盘传动轴轴筒(24),所述大转盘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与大转盘第一驱动齿轮(30)连接,所述大转盘第一驱动齿轮(30)与大转盘第二驱动齿轮(4)啮合连接,所述大转盘第二驱动齿轮(4)通过大转盘传动轴轴筒(24)与大转盘(16)连接;所述的A纸盘驱动机构包括A纸盘夹头伺服电机(13)、A纸盘第一同步带轮(1)、A纸盘第一同步带(2)、A纸盘第二同步带轮(5)、A纸盘夹头传动轴轴筒(23)、A纸盘第三同步带轮(20)、A纸盘第二同步带(25)、A纸盘第四同步带轮(27)和A纸盘夹头(26);所述A纸盘夹头伺服电机(13)与A纸盘第一同步带轮(1)连接,所述A纸盘第一同步带轮(1)通过A纸盘第一同步带(2)与A纸盘第二同步带轮(5)连接,所述A纸盘第二同步带轮(5)、A纸盘第三同步带轮(20)分别固定在A纸盘夹头传动轴轴筒(23)的两端部,所述A纸盘第三同步带轮(20)通过A纸盘第二同步带(25)与A纸盘第四同步带轮(27)连接,所述A纸盘第四同步带轮(27)连接有A纸盘夹头(26);所述的B纸盘驱动机构包括B纸盘夹头伺服电机(12)、B纸盘第一同步带轮(11)、B纸盘第一同步带(10)、B纸盘第二同步带轮(6)、B纸盘夹头传动轴(22)、B纸盘第三同步带轮(21)、B纸盘第二同步带(19)、B纸盘第四同步带轮(17)和B纸盘夹头(18);所述B纸盘夹头伺服电机(12)与B纸盘第一同步带轮(11)连接,所述B纸盘第一同步带轮(11)通过B纸盘第一同步带(10)与B纸盘第二同步带轮(6)连接,所述B纸盘第二同步带轮(6)、B纸盘第三同步带轮(21)分别固定在B纸盘夹头传动轴(22)的两端部,所述B纸盘第三同步带轮(21)通过B纸盘第二同步带(19)与B纸盘第四同步带轮(17)连接,所述B纸盘第四同步带轮(17)连接有B纸盘夹头(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旋转轴共轴心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转盘驱动机构、A纸盘驱动机构和B纸盘驱动机构;所述的大转盘驱动机构包括大转盘(16)、大转盘驱动电机(14)、大转盘第一驱动齿轮(30)、大转盘第二驱动齿轮(4)和大转盘传动轴轴筒(24),所述大转盘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与大转盘第一驱动齿轮(30)连接,所述大转盘第一驱动齿轮(30)与大转盘第二驱动齿轮(4)啮合连接,所述大转盘第二驱动齿轮(4)通过大转盘传动轴轴筒(24)与大转盘(16)连接;所述的A纸盘驱动机构包括A纸盘夹头伺服电机(13)、A纸盘第一同步带轮(1)、A纸盘第一同步带(2)、A纸盘第二同步带轮(5)、A纸盘夹头传动轴轴筒(23)、A纸盘第三同步带轮(20)、A纸盘第二同步带(25)、A纸盘第四同步带轮(27)和A纸盘夹头(26);所述A纸盘夹头伺服电机(13)与A纸盘第一同步带轮(1)连接,所述A纸盘第一同步带轮(1)通过A纸盘第一同步带(2)与A纸盘第二同步带轮(5)连接,所述A纸盘第二同步带轮(5)、A纸盘第三同步带轮(20)分别固定在A纸盘夹头传动轴轴筒(23)的两端部,所述A纸盘第三同步带轮(20)通过A纸盘第二同步带(25)与A纸盘第四同步带轮(27)连接,所述A纸盘第四同步带轮(27)连接有A纸盘夹头(26);所述的B纸盘驱动机构包括B纸盘夹头伺服电机(12)、B纸盘第一同步带轮(11)、B纸盘第一同步带(10)、B纸盘第二同步带轮(6)、B纸盘夹头传动轴(22)、B纸盘第三同步带轮(21)、B纸盘第二同步带(19)、B纸盘第四同步带轮(17)和B纸盘夹头(18);所述B纸盘夹头伺服电机(12)与B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吴晓吴劲松堵俊陈海龙李慧董宁吴加莹王梓州朱俊国谢茂良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