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口雨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99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口雨挡,涉及新能源车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口雨挡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支撑件,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通过合页连接,以使第二挡板可相对于第一挡板转动,第一挡板背离第二挡板的一端设有用于卡在充电口外壳的底边第一卡接件,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二卡接件,支撑件分别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连接,以使第二卡接件卡在充电口外壳的顶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口雨挡能够对雨水起到阻挡的作用,防止雨水浸入充电口中。

Rechargeable rain ge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harging port rain gea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chargeable rain gear including a first baffle, a second baffle and a supporting part. The first baffle and the second baffle are connected by a page, so that the second baffle can be rotated relative to the first baffle and the first baffle is separated from the second gear. One end of th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card connector for the shell of the charging port, and the second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card joints. The support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affle and the second baffle, so that the second card connector is stuck on the top of the shell of the charging mouth. The rain barri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vent the rain from blocking and prevent rainwater from being immersed in the charging 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口雨挡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口雨挡。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的节奏进一步加快,电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特别是目前油电混合车以及纯电动车的大面积推广,有效的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量。由于新能源车辆充电时需要一定的充电时长,对于传统的新能源车辆来说,虽然充电口距离车体外壳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在充电过程中如果出现暴雨,雨水仍然容易浸入充电的充电口中,导致电路短路,增加了新能源车辆的维修频率,不利于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对雨水起到阻挡作用的充电口雨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口雨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车辆充电过程中雨水容易浸入充电的充电口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口雨挡,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支撑件,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通过合页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挡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转动,所述第一挡板背离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设有用于卡在充电口外壳的底边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二卡接件,所述支撑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卡接件卡在充电口外壳的顶边。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一边设有朝向所述第一挡板弯折的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所处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挡板所处平面。进一步地,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二挡板所处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一折边的宽度为0.8cm至1.2c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用于与充电口外壳的侧边相抵的第三卡接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板背离所述第二卡接件的一边设有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挡板背离所述第一挡板的一边设有第三折边,所述第三折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卡接件和所述第二折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上还设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四折边、第三挡板和引流槽体,其中:所述第四折边设于所述第一挡板背离所述第三卡接件的一边;所述第三挡板分别与所述第三卡接件和所述第二折边连接,所述引流槽体设于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一挡板之间,朝向远离充电口的方向所述引流槽体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三卡接件、所述第三挡板、所述第四折边和所述引流槽体形成用于引出所述第二折边上方雨水的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顶壁和两个相对平行的侧壁,所述顶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所述顶壁以及两个侧壁形成用于容纳充电口外壳的底边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件的长度为所述第二卡接件长度的1/2至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随意停气撑。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回位弹簧。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口雨挡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口雨挡中,第一卡接件用于卡住充电口外壳的顶边,第二卡接件用于在支撑件的作用下卡住充电口外壳的底边,第一挡板能够阻碍充电口侧方飘落的雨水,第二挡板能够阻碍充电口上方飘落的雨水,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合页连接能够实现第二挡板相对于第一挡板转动。在使用上述充电口雨挡工作时,首先转动第二挡板,使得第一卡接件首先卡在充电口外壳的底边,随后反向转动第二挡板,使得在支撑件的作用下充电口外壳的顶边卡于第二卡接件中,下雨时,第一挡板能够阻碍充电口侧方飘落的雨水,第二挡板能够阻碍充电口上方飘落的雨水,使用完毕后,转动第二挡板,使得第二卡接件脱离与充电口外壳的顶边的卡接状态,随后从充电口外壳取出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口雨挡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口雨挡通过第一卡接件、第二卡接件和支撑件即可实现安装,操作过程简单、安装牢固,能够随时用随时安装,不受到任何情况的限制。并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能够有效的防止雨水从上方以及侧方进入充电腔中,对雨水起到了充分阻挡的作用,从而避免了雨水浸入充电口中,保证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降低新能源车辆的维修频率,利于新能源车辆的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雨挡设于充电口外壳上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雨挡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雨挡的另一方向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雨挡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雨挡的右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挡板与引流槽体配合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标:1-第一挡板;11-第一卡接件;111-顶壁;112-侧壁;12-第三卡接件;13-导流组件;131-第四折边;132-第三挡板;133-引流槽体;2-第二挡板;21-第二卡接件;22-第一折边;23-第二折边;24-第三折边;3-支撑件;4-合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雨挡设于充电口外壳上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雨挡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雨挡的另一方向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雨挡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雨挡的右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挡板与引流槽体配合的三维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口雨挡,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和支撑件3,第一挡板1与第二挡板2通过合页4连接,以使第二挡板2可相对于第一挡板1转动,第一挡板1背离第二挡板2的一端设有用于卡在充电口外壳的底边第一卡接件11,第二挡板2上设有第二卡接件21,支撑件3分别与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连接,以使第二卡接件21卡在充电口外壳的顶边。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口雨挡中,第一卡接件用于卡住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充电口雨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口雨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和支撑件(3),所述第一挡板(1)与所述第二挡板(2)通过合页(4)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挡板(2)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1)转动,所述第一挡板(1)背离所述第二挡板(2)的一端设有用于卡在充电口外壳的底边第一卡接件(11),所述第二挡板(2)上设有第二卡接件(21),所述支撑件(3)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1)和所述第二挡板(2)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卡接件(21)卡在充电口外壳的顶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口雨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和支撑件(3),所述第一挡板(1)与所述第二挡板(2)通过合页(4)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挡板(2)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1)转动,所述第一挡板(1)背离所述第二挡板(2)的一端设有用于卡在充电口外壳的底边第一卡接件(11),所述第二挡板(2)上设有第二卡接件(21),所述支撑件(3)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1)和所述第二挡板(2)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卡接件(21)卡在充电口外壳的顶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雨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2)靠近所述第一挡板(1)的一边设有朝向所述第一挡板(1)弯折的第一折边(22),所述第一折边(22)所处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挡板(2)所处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雨挡,其特征在于,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二挡板(2)所处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一折边(22)的宽度为0.8cm至1.2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雨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上设有用于与充电口外壳的侧边相抵的第三卡接件(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口雨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2)背离所述第二卡接件(21)的一边设有第二折边(23),所述第二挡板(2)背离所述第一挡板(1)的一边设有第三折边(24),所述第三折边(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宋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三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