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69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下料设备,包括上料装置、回收装置和传输装置;传输装置设于上料装置和回收装置之间,以将用于承载物料的料盘从上料装置输送至回收装置;上料装置包括第一升降台和料盘限位结构,料盘限位结构位于第一升降台的相对两侧,并可相对第一升降台做水平伸缩运动,以锁定或松开位于第一升降台上方的料盘,控制料盘下落;第一升降台可相对料盘限位结构竖直升降运动,以在料盘限位结构松开料盘时,第一升降台可承托料盘相对料盘限位结构竖直移动而将料盘置入传输装置。通过上述设置,使上料的过程更加平稳,自动化程度更高,使用方便。

Up and down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upper and lower material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feeding device, the recovery device and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eeding device and the recovery device to transfer the material tray for the bearing material from the feeding device to the recovery device; the feeding device includes the first lift table and the material disk limit structure, and the limit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plate is located. The relative sides of the first lifting platform can be moved horizontally in relative to the first lifting platform to lock or unlock the material tray above the first lifting platform to control the drop of the material disc; the first lifting platform can move vertically and vertically relative to the limit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disk, and the first lifting platform can hold the material tray when the material disc limit structure is loosened. The material tray is placed into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relative to the disc limit structure vertical movement. Through the above setting, the feeding process is more stable, the automation degree is higher, and the use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下料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特别是上下料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上下料设备中,通常采用吸盘通过吸附的方式移动放置有物料的料盘,使料盘被移动至传输装置或其它装置上,以便进行下一步操作。在上料完成后,再吸附空置的料盘,以移至料盘回收处,以达到自动上下料的目的。但上述的上下料设备结构复杂,部件较多,且吸附料盘过程存在掉落风险,导致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下料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上下料设备。一种上下料设备,包括上料装置、回收装置和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设于所述上料装置和所述回收装置之间,以将用于承载物料的料盘从所述上料装置输送至所述回收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第一升降台和料盘限位结构,所述料盘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升降台的相对两侧,并可相对所述第一升降台做水平伸缩运动,以锁定或松开位于所述第一升降台上方的所述料盘,控制所述料盘下落;所述第一升降台可相对所述料盘限位结构竖直升降运动,以在所述料盘限位结构松开所述料盘时,所述第一升降台可承托所述料盘相对所述料盘限位结构竖直移动而将所述料盘置入所述传输装置。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料盘限位结构包括两挡块以及驱动装置,两所述挡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升降台的两侧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相互靠近或远离,以锁定或松开位于所述第一升降台上方的所述料盘。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丝杆组件和第一电机,所述丝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升降台,所述第一电机用以带动所述丝杆组件以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台升降。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回收装置包括第二升降台和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升降台的相对两侧,用以限制位于其上方的所述料盘的下落,以在所述第二升降台将所述料盘移至所述锁止结构的上方后向下运动时,所述料盘与所述第二升降台分离。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位于所述上料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二传输轨道位于所述回收装置的下方;所述上下料设备还包括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用于将所述料盘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转移到所述第二传输轨道。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转移装置包括第一导轨、料盘爪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和所述第二传输轨道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传输带垂直,以在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料盘爪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时,使所述料盘爪可在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之间转移所述料盘。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所述料盘爪上方,以使所述料盘爪在第一气缸驱动下张开或收紧,且在所述第二气缸驱动下上下移动。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和所述第二传输轨道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同一侧,且分别位于第一导轨的两端处,所述上料装置位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中远离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的上方,所述回收装置位于所述第二传输轨道中远离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的上方。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包括两同步转动的皮带,两所述皮带间隔设置,且两所述皮带位于上料装置的两侧,以在所述第一升降台承托所述料盘下移经过两所述皮带时,两所述皮带承托住所述料盘。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锁止结构包括至少两单向摆动器,分布于所述第二升降台两侧;所述单向摆动器可向上转动,以在所述第二升降台承托所述料盘上移时,所述料盘可抵顶所述单向摆动器并带动所述单向摆动器向上转动,使所述料盘可移至所述单向摆动器上方,且在所述第二升降台向下运动经过所述单向摆动器时,所述单向摆动器承托所述料盘。上述的上下料设备,其上料装置通过在第一升降台的相对两侧设置料盘限位结构,对料盘进行锁定或松开,进而可以将料盘逐个经第一升降台移动到传输装置,并经传输装置输送到回收装置,实现自动化上下料;同时,通过第一升降台承托料盘的方式进行上料,使上料的过程更加平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的上下料设备的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传输轨道与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丝杆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6为图1中第二传输轨道与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1中的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上下料设备,该上下料设备包括上料装置10、回收装置20以及传输装置30,传输装置30位于上料装置10和回收装置20之间,以将用于承载物料的料盘从上料装置10输送至回收装置20。其中料盘40可用于装载手机壳等物料,需要说明的是,上料装置10中的料盘40是装载有物料的料盘40,相应的,回收装置20中的料盘40是已将物料取走后空置的料盘40。其中,上料装置10设有用以存放料盘40的上料位13。可以通过人工或机器将若干料盘40叠放到该上料位13中。上料位13是由四根分布于竖直设置且呈矩形分布的角铁53围合形成,以便于叠放料盘40。上料装置10包括第一升降台11和料盘限位结构,料盘限位结构设置于第一升降台11的相对两侧,并可相对第一升降台11做水平伸缩运动,以锁定或松开位于第一升降台11上方的料盘40,控制料盘40下落。第一升降台11可相对料盘限位结构竖直升降运动,以在料盘限位结构松开料盘40时,第一升降台11可承托料盘40相对料盘限位结构竖直移动而将料盘40置入传输装置30。具体的,第一升降台11可相对料盘限位结构竖直升降运动,例如第一升降台11可以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上下移动,其中,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上方,第二位置位于第三位置上方,并且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高差与单个料盘40的厚度相等。上料装置10具有一初始状态,在初始状态时,第一升降台11位于第三位置处,料盘限位结构锁定位于第一位置处的料盘40,以防止该料盘40下落。此时,第一位置处的料盘40为上料位13中最底层的料盘,下面称为第一料盘,其它的料盘40依次叠放在第一料盘上。第一升降台11开始上升,上升至第一位置处时,第一升降台11的上表面与第一料盘相抵接,料盘限位结构松开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上下料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回收装置和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设于所述上料装置和所述回收装置之间,以将用于承载物料的料盘从所述上料装置输送至所述回收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第一升降台和料盘限位结构,所述料盘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升降台的相对两侧,并可相对所述第一升降台做水平伸缩运动,以锁定或松开位于所述第一升降台上方的所述料盘,控制所述料盘下落;所述第一升降台可相对所述料盘限位结构竖直升降运动,以在所述料盘限位结构松开所述料盘时,所述第一升降台可承托所述料盘相对所述料盘限位结构竖直移动而将所述料盘置入所述传输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回收装置和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设于所述上料装置和所述回收装置之间,以将用于承载物料的料盘从所述上料装置输送至所述回收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第一升降台和料盘限位结构,所述料盘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升降台的相对两侧,并可相对所述第一升降台做水平伸缩运动,以锁定或松开位于所述第一升降台上方的所述料盘,控制所述料盘下落;所述第一升降台可相对所述料盘限位结构竖直升降运动,以在所述料盘限位结构松开所述料盘时,所述第一升降台可承托所述料盘相对所述料盘限位结构竖直移动而将所述料盘置入所述传输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限位结构包括两挡块以及驱动装置,两所述挡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升降台的两侧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相互靠近或远离,以锁定或松开位于所述第一升降台上方的所述料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丝杆组件和第一电机,所述丝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升降台,所述第一电机用以带动所述丝杆组件以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台升降。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包括第二升降台和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升降台的相对两侧,用以限制位于其上方的所述料盘的下落,以在所述第二升降台将所述料盘移至所述锁止结构的上方后向下运动时,所述料盘与所述第二升降台分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所述第一传输轨道位于所述上料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二传输轨道位于所述回收装置的下方;所述上下料设备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文杰刘维波王瑾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