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剥锡或剥锡铅废液中铜、亚锡及亚铅离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5517 阅读:4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用于电子工业制程中,例如导线架或印刷电路板的剥锡或剥锡铅废液的资源化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利用低温电解还原铜离子为金属铜及高温电解氧化亚锡离子与亚铅离子使形成铅与锡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沉淀物等步骤,而将废液中的铜离子、亚锡离子与亚铅离子去除,使得去除这些阳离子后的废液适于再配制成新鲜剥锡或剥锡铅溶液,而实现废液完全资源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用于电子工业制程中,例如导线架或印刷电路板的剥锡或剥锡铅废液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具体说,有关一种。(2)
技术介绍
在一般印刷电路板的制造过程中,常常需要在铜层上电镀锡或锡铅以作为碱性蚀刻的保护层。当非线路部份的铜层被蚀刻去除后,通常以硝酸系列的剥锡铅液将电镀锡或锡铅层剥除,以使铜线路显现出来。硝酸系列的剥锡铅液的主要成份为硝酸及硝酸铁,在剥锡或剥锡铅过程中,当溶液中的游离硝酸含量低于4N或含锡量高于100g/L时,即须以新液置换,因而形成剥锡铅废液。由于剥锡铅废液中含有2-15g/L铜离子、1-40g/L铁离子或亚铁离子、10-120g/L亚锡离子或锡离子(当废液于储存或运送过程中,亚锡离子会被氧化成锡离子并形成氧化锡或氢氧化锡沉淀析出,因此有时废液中的亚锡离子含量会低于10g/L)、0-5g/L亚铅离子或铅离子及2.0-6.0N游离硝酸,因此,有必要妥善处理剥锡铅废液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目前习用的处理方法为利用添加氢氧化钠中和剥锡铅废液中所含的游离硝酸,调整pH值至8-13使大部份重金属阳离子形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沉淀析出,过滤所得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固体,再以冶炼方法炼制金属锡,而滤液则经蒸发结晶以制成硝酸钠晶体。然而,此习用技术的缺点为须耗用大量氢氧化钠并且结晶所得硝酸钠晶体不具有商用价值。于专利技术名称为「从剥锡废液回收金属锡的方法」的台湾专利公告第177911号中,揭示了利用添加中和剂、沉淀剂及还原剂的方式,使处理后的排放水达到环保标准并使废液中的亚锡离子或锡离子还原成金属锡而回收,但类似于前面所提过的习用技术,该处理方法仍须耗用大量中和剂及还原剂,因此为经济性不理想的处理方法。另于专利技术名称为「镀锡液的回收再生方法及装置」的台湾专利公告第258758号中揭示了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以分离镀液中铁、铬、锡等离子,以回收再生镀锡助剂及金属锡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具有处理过程相当繁杂的缺点,并不适用于处理剥锡铅废液。(3)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其特点是,包括(i)于低温下进行电解还原步骤,将废液中铜离子还原成金属铜;及(ii)于高温下进行电解氧化步骤,将废液中亚锡离子与亚铅离子氧化以形成铅与锡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4)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处理剥锡铅废液的流程方块图,其中虚线方块表示可视情况需要增加的步骤。(5)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剥锡铅废液处理流程方块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主要是利用电解方法来处理剥锡铅废液,该方法包括(i)在低温下进行电解还原步骤,将铜离子还原成金属铜,及(ii)在高温下进行电解氧化步骤,将亚锡离子与亚铅离子氧化成锡与铅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而将废液中的铜离子、亚锡离子与亚铅离子去除,使得去除这些阳离子后的废液适于再配制成新鲜剥锡铅液,而实现废液完全资源化。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电解还原步骤是在-5-40℃的低温下进行,这样具有抑制电解还原氢离子为氢气及硝酸根离子为氮氧化物(NOx)的效果,且于愈低温的情况下,电解还原铜离子为金属铜的效率越高,但以不发生结冰的情况下为原则,电解还原过程中阴阳极的电位差以介于1-5V之间为较佳;另外,电解氧化反应是在45-90℃的高温下进行,这样具有快速将废液中亚锡离子与亚铅离子氧化成四价锡离子与四价铅离子的功效,并迅速形成锡与铅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以沉淀析出,再利用任何固液分离方法将沉淀物分离。若电解氧化步骤中所使用的温度越高,则电解氧化的效果越佳,但以不使废液剧烈冒出氮氧化物为原则,在电解氧化过程中,阴阳极的电位差以介于2-6V之间为佳。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电解还原与电解氧化步骤并无一定的先后次序要求,亦可交替重复使用。运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可轻易将剥锡铅废液中大部份的铜离子、亚锡离子及亚铅离子除去,使得处理后剥锡铅废液中所含铜离子、亚锡离子及亚铅离子的浓度分别低于1g/L、10g/L及1g/L,而适用于再配制成新鲜剥锡铅液。为使更清楚本专利技术技术的优点,兹以实施利说明如下表1 实施例2取2.5L剥锡铅废液,于15℃下进行电解还原及于65℃下进行电解氧化,详细处理条件及处理前后剥锡铅废液中所含铜离子、亚锡离子及亚铅离子的含量是如表2所示。由表2中可清楚看出,处理后剥锡铅废液仅含0.34g/L铜离子、5.77g/L亚锡离子及2.81ppm亚铅离子,因此亦适用于再配制成新鲜剥锡铅液。表2 当然,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i)于低温下进行电解还原步骤,将废液中铜离子还原成金属铜;及(ii)于高温下进行电解氧化步骤,将废液中亚锡离子与亚铅离子氧化以形成铅与锡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解还原步骤是在-5-4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解还原步骤中,阴阳极电位差是保持在1-5V。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解氧化步骤是在45-9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解氧化步骤中,阴阳极电位差是保持在2-6V。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所生成的金属铜、铅与锡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进行固液分离的步骤。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解还原与电解氧化步骤并无一定的先后次序,亦可交替重复使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用于电子工业制程中,例如导线架或印刷电路板的剥锡或剥锡铅废液的资源化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利用低温电解还原铜离子为金属铜及高温电解氧化亚锡离子与亚铅离子使形成铅与锡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沉淀物等步骤,而将废液中的铜离子、亚锡离子与亚铅离子去除,使得去除这些阳离子后的废液适于再配制成新鲜剥锡或剥锡铅溶液,而实现废液完全资源化。文档编号C23F1/46GK1472362SQ0212782公开日2004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陈国金, 张庆华, 林于丰, 吴镇芳 申请人:昶昕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昶缘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除剥锡或剥锡铅废液中铜、亚锡及亚铅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i)于低温下进行电解还原步骤,将废液中铜离子还原成金属铜;及(ii)于高温下进行电解氧化步骤,将废液中亚锡离子与亚铅离子氧化以形成铅与锡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金张庆华林于丰吴镇芳
申请(专利权)人:昶昕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昶缘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