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411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冷却装置,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冷却通道、进风通道,出风通道和换热装置;通过导风装置使得出风通道可以将冷却通道内的热空气吸入至换热装置内,并通过进风通道将经换热装置冷却后的冷空气吹入至冷却通道内,通过风冷的方式对冷却通道通过的极片进行冷却降温;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极片温度过高,对叠片设备影响大,以及影响时效,降低叠片效率和芯包质量易出现问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极片的温度的控制,在保证了极片可以完全粘合于叠片的基础上,使得极片的温度达到工艺要求,提高了叠片效率,保证了电池芯包的质量,更加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片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极片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是通过叠片的方式将正负极叠成电芯包,过程当中需要对极片的温度提出要求。现有技术中,由于对极片的水分有要求,会将极片经过隧道炉进行加热,排出水分,并且出隧道炉之后的极片,必须降低到工艺要求的范围。但是,因为经过隧道炉烘烤之后,会造成温度过高,导致极片与极片之间粘合力大,会对叠片设备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影响时效,而且在芯包质量上,难以符合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冷却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极片温度过高,对叠片设备影响大,以及影响时效,降低叠片效率和芯包质量易出现问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极片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通道、进风通道,出风通道和换热装置;进风通道的一端和出风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换热装置连接,且进风通道的另一端和出风通道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却通道连通,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上均设置有导风装置,导风装置用于通过出风通道将冷却通道内的热空气吸入至换热装置内,并通过进风通道将经换热装置冷却后的冷空气吹入至冷却通道内,用于将冷却通道通过的极片进行冷却降温。进一步地,出风通道包括出风管和多个第一分气筒;出风管与换热装置连接,出风管分别与多个第一分气筒连通;冷却通道对应多个第一分气筒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出风口,多个出风口均匀设置于冷却通道的一侧,多个第一分气筒通过多个出风口与冷却通道连接,以通过多个出风口将热空气吸入至换热装置内。进一步地,进风通道包括进风管和多个第二分气筒;进风管与换热装置连接,进风管分别与多个第二分气筒连通;冷却通道对应多个第二分气筒的数量设置有多个进风口,多个进风口均匀设置于冷却通道的一侧,多个第二分气筒通过多个进风口与冷却通道连接,以通过多个进风口将冷空气吹入至冷却通道内。进一步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本体和循环水管;换热本体包括气体流道和水流道,水流道套设于气体流道的外部,气体流道分别与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连通,水流道与循环水管连通,水流道的水与气体流道的气体通过气体流道的管壁换热,以将出风通道内的热空气冷却降温后传递至进风通道内。进一步地,气体流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换热面积的翅片。进一步地,气体流道呈蛇形排布于所述水流道内部。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极片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换热装置和导风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与换热装置的空气换热。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极片冷却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检测装置设置于冷却通道的入口端,用于检测极片进入到冷却通道的进入信息,并将此进入信息传递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对应控制换热装置和导风装置的启闭。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片冷却装置,还包括柜体;换热装置均设置于柜体内,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通过柜体的侧壁与换热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片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输入装置;控制输入装置设置于柜体的侧壁上,控制装置设置于柜体内部,控制输入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向控制装置输入控制信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极片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通道、进风通道,出风通道和换热装置;进风通道的一端和出风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换热装置连接,且进风通道的另一端和出风通道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却通道连通,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上均设置有导风装置,通过导风装置的动力作用,使得出风通道可以将冷却通道内的热空气吸入至换热装置内,并且在换热装置内进行热空气的热交换,使得热空气成为温度较低的冷空气,从而通过进风通道将经换热装置冷却后的冷空气吹入至冷却通道内,通过风冷的方式对冷却通道通过的极片进行冷却降温;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极片温度过高,对叠片设备影响大,以及影响时效,降低叠片效率和芯包质量易出现问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极片的温度的控制,在保证了极片可以完全粘合于叠片的基础上,使得极片的温度达到工艺要求,提高了叠片效率,保证了电池芯包的质量,更加实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冷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冷却装置的冷却通道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冷却装置的冷却通道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冷却通道;200-进风通道;201-进风管;202-第二分气筒;300-出风通道;301-出风管;302-第一分气筒;400-换热装置;401-换热本体;402-循环水管;500-导风装置;600-检测装置;700-柜体;800-控制输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冷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进风通道200的两端和出风通道300的两端均分别与冷却通道100和换热装置400连通。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冷却装置的冷却通道100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视角为沿着进风管201和第二分气筒202的方向,出风通道300包括出风管301和多个第一分气筒302;进风通道200包括进风管201和多个第二分气筒202。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冷却装置的冷却通道100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视角为沿着进风口的方向。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片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通道100、进风通道200,出风通道300和换热装置400;进风通道200的一端和出风通道300的一端分别与换热装置400连接,且进风通道200的另一端和出风通道300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却通道100连通,进风通道200和出风通道300上均设置有导风装置500,导风装置500用于通过出风通道300将冷却通道100内的热空气吸入至换热装置400内,并通过进风通道200将经换热装置400冷却后的冷空气吹入至冷却通道100内,用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极片冷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片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通道、进风通道,出风通道和换热装置;所述进风通道的一端和所述出风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换热装置连接,且所述进风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出风通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上均设置有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出风通道将所述冷却通道内的热空气吸入至所述换热装置内,并通过所述进风通道将经所述换热装置冷却后的冷空气吹入至所述冷却通道内,用于将所述冷却通道通过的极片进行冷却降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通道、进风通道,出风通道和换热装置;所述进风通道的一端和所述出风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换热装置连接,且所述进风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出风通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上均设置有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出风通道将所述冷却通道内的热空气吸入至所述换热装置内,并通过所述进风通道将经所述换热装置冷却后的冷空气吹入至所述冷却通道内,用于将所述冷却通道通过的极片进行冷却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包括出风管和多个第一分气筒;所述出风管与所述换热装置连接,所述出风管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分气筒连通;所述冷却通道对应多个所述第一分气筒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出风口,多个所述出风口均匀设置于所述冷却通道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一分气筒通过多个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冷却通道连接,以通过多个所述出风口将热空气吸入至所述换热装置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包括进风管和多个第二分气筒;所述进风管与所述换热装置连接,所述进风管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分气筒连通;所述冷却通道对应多个所述第二分气筒的数量设置有多个进风口,多个所述进风口均匀设置于所述冷却通道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分气筒通过多个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冷却通道连接,以通过多个所述进风口将冷空气吹入至所述冷却通道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本体和循环水管;所述换热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戬妥蒋志鹏刘记周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国能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