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热封设备的隔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417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锂电池热封设备的隔热机构,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堆叠的上金属板、上隔热板、金属发热组件、下隔热板及下金属托板,金属发热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堆叠的上发热铜模、上热封铜封头、下热封铜封头及下发热铜模,其中上金属板设有多个通孔,上隔热板及上发热铜模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多个螺孔,多个通孔与多个螺孔对应,多个隔热管分别设置于上金属板并位于多个通孔内。通过上隔热板、下隔热板及多个隔热管隔离上、下发热铜模的热量的传递,缓解上、下发热铜模的散热速度,降低温差变化,避免热封设备的气缸长期受热导致的寿命短、故障率高等问题,改善锂离子电池的热封装效果的一致性,提高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热封设备的隔热机构
本技术涉及热风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锂电池热封设备的隔热机构。
技术介绍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快速充电、自放电小、工作温度范围宽、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移动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随着生活中对锂电池的需求不断提高,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生产中,热封装是制作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使用最多的工序,封装效果直接影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质量和安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热封装可分为电池卷芯包膜后一封、注电解液后预封和化成后抽气二封、重封等工序。无论处于哪个热封工序,它对热封设备的温度、压力、时间、铜模的平整度均有严格要求。由于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热封设备的加热源一般安装于铜模上,发热铜模会将热量通过金属机械连接件传递到其他的金属部件(如上下托板,气缸,连接头等),导致发热铜模散热快和温差波动大,热量传到气缸上使气缸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压力不稳定。温度和压力的波动会引起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热封装效果不一致,直接影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质量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热封设备的隔热机构。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锂电池热封设备的隔热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堆叠的上金属板、上隔热板、金属发热组件、下隔热板及下金属托板,金属发热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堆叠的上发热铜模、上热封铜封头、下热封铜封头及下发热铜模,其中上金属板设有多个通孔,上隔热板及上发热铜模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多个螺孔,多个通孔与多个螺孔对应,多个隔热管分别设置于上金属板并位于多个通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多个通孔的内侧设有第一凸台,多个隔热管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对应第一凸台。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上隔热板、下隔热板及隔热管分别为碳纤维板。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上隔热板和下隔热板的厚度大于10mm。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隔热管的管壁厚度大于3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通过上隔热板、下隔热板及多个隔热管隔离上、下发热铜模的热量的传递,缓解上、下发热铜模的散热速度,降低温差变化,避免热封设备的气缸长期受热导致的寿命短、故障率高等问题,改善锂离子电池的热封装效果的一致性,提高良品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中的锂电池热封设备的隔热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的锂电池热封设备的隔热机构的爆炸图;图3为实施例中的锂电池热封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其分别为实施例中的锂电池热封设备的隔热机构的示意图、爆炸图和热封设备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的隔热机构用于锂电池的热封设备,其包括上金属板1、上隔热板2、金属发热组件3、下隔热板4及下金属托板5,金属发热组件3包括上发热铜模31、上热封铜封头32、下热封铜封头33及下发热铜模34,上金属板1、上隔热板2、上发热铜模31、上热封铜封头32、下热封铜封头33、下发热铜模34、下隔热板4及下金属托板5从上至下依次堆叠。其中上金属板1设有多个通孔11,上隔热板2及上发热铜模31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多个螺孔21,多个通孔11与多个螺孔21对应,多个隔热管6分别设置于上金属板1并位于多个通孔11内,通过多个螺杆分别从上至下分别穿设上金属板1的隔热管2及上隔热板2和上发热铜模31的螺孔21,完成板块之间的固定连接。同理,下金属托板5亦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内设置隔热管,下隔热板4及下发热铜模34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多个螺孔,多个通孔与多个螺孔对应,亦通过多个螺杆分别从下至上穿过下金属托板的隔热管及下隔热板和下发热铜模的螺孔,完成板块之间的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多个通孔11的内侧设有第一凸台111,多个隔热管6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凸台61,第二凸台61对应第一凸台111,通过第一凸台111与第二凸台61之间相互抵接,防止多个隔热管6从通孔11内掉落。请复参阅图3,其为本实施例中的锂电池热封设备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气缸8通过上金属托板7放置于上金属板1的上方,在使用中,发热组件3的上发热铜模31和下发热铜模34发热,热量从上下分别向两端传递,当热量抵达至上隔热板2和下隔热板4时,优选地,上隔热板2和下隔热板4为合成石,即碳纤维板,其导热系数低,隔热效果好,上隔热板2和下隔热板4的厚度大于10mm,从而阻挡热量向上金属板1和下金属托板5传递;与此同时,隔热管6亦为碳纤维板,隔热管6的管壁厚度大于3mm,通过套设于螺杆的外侧壁,使螺杆与上金属板1的内侧壁隔离,通过上隔热板2、下隔热板4及多个隔热管6将热量隔离,既而避免热量传递至上金属板1、上金属托板7、下金属托板5及气缸8,减少散热,避免上发热铜模31和下发热铜模34散热快而引起温度波动,也避免气缸8长期受热而导致寿命短、故障率高等问题,最终保证锂电池的热封装效果一致。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锂电池热封设备的隔热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热封设备的隔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堆叠的上金属板、上隔热板、金属发热组件、下隔热板及下金属托板,所述金属发热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堆叠的上发热铜模、上热封铜封头、下热封铜封头及下发热铜模,其中所述上金属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上隔热板及上发热铜模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多个螺孔,所述多个通孔与所述多个螺孔对应,多个隔热管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金属板并位于所述多个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热封设备的隔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堆叠的上金属板、上隔热板、金属发热组件、下隔热板及下金属托板,所述金属发热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堆叠的上发热铜模、上热封铜封头、下热封铜封头及下发热铜模,其中所述上金属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上隔热板及上发热铜模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多个螺孔,所述多个通孔与所述多个螺孔对应,多个隔热管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金属板并位于所述多个通孔内。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军李保福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