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镀锌通过式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381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镀锌通过式烘干装置,包括底座(1)、入口门(2)、供热装置(3)、烘干箱(5)、出口门(7),烘干箱(5)为左右贯穿的空腔结构、且上表面设置供挂具绳穿过的通槽(6),烘干箱(5)左端、右端分别安装入口门(2)和出口门(7),供热装置(3)位于烘干箱(5)的空腔中、包括主管道(31)、副管道(32)、固定架(33)和加热器(34),一对主管道(31)左右相对布置、且上部分U型结构的两臂通过副管道(32)连接,一对主管道(31)的下部分端口分别与加热器(34)出、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避免繁琐起吊,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对镀锌件的循环烘干,且烘干更加均匀、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镀锌通过式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烘干
,具体涉及一种热镀锌通过式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热镀锌作为钢铁防腐的一种重要工艺方法,广泛运用并服务于高速铁路建设、通讯铁塔建设、城市交通建设、建筑钢结构等基础建设上。热镀锌工件在经过脱脂、除锈,浸助剂等工序,然后才能进入锌锅镀锌。经前处理工序的镀锌件从处理池中提出过程中表面必然沾留很多液态处理剂,直接浸入锌锅镀锌会造成暴锌,且液体中有些成分还与锌液发生反应,生成锌灰,影响镀锌质量,因此需要对进入锌锅前的镀锌件进行公干。传统烘干装置需要将镀锌件放在履带上带入烘干装置进行烘干,然后再进行起吊镀锌,频繁的起吊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与履带接触的镀锌件底面烘干不彻底、不均匀,另外,烘干方式上传统烘干装置采用热风吹,这种方式烘干效率不高,或者采用电阻式发热,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用电,且靠近电阻丝的镀锌件位置容易受热过高,导致镀锌件受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热镀锌通过式烘干装置,结构简单,在吊装的情况下实现对镀锌件的循环烘干,并且烘干更加均匀、彻底,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热镀锌通过式烘干装置包括底座、入口门、供热装置、烘干箱、出口门;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下方的支架,烘干箱为左右贯穿的空腔结构、并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底板上,烘干箱上表面设置供挂具绳穿过的通槽,通槽一侧设置排风口,所述入口门安装在烘干箱左端,出口门安装在烘干箱右端,所述供热装置位于烘干箱的空腔中;所述供热装置包括主管道、副管道、固定架和加热器;所述主管道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主管道上部分为U型结构,U型结构两臂的上端口进行密封,一对主管道左右相对布置,左、右两个主管道的上部分通过副管道连接,左边主管道下部分端口穿过底座的底板通过管道与加热器出口处连接,右边主管道下部分端口与加热器入口处连接,所述固定架一端固定在副管道上、另一端固定在烘干箱内腔内壁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入口门采用侧边推拉式,并在入口门处设置接近开关Ⅰ,接近开关Ⅰ与控制入口门打开或关闭的控制器Ⅰ连接,出口门处设置接近开关Ⅱ,接近开关Ⅱ与控制出口门打开或关闭的控制器Ⅱ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加热器内设置温度感应装置,温度感应装置与控制器Ⅲ连接,控制器Ⅲ控制加热器的启动或停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副管道数量为2~30个,并前后对称、上下均匀的分布在主管道上部分U型两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烘干箱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中间填充100~250mm的保温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热镀锌通过式烘干装置由于烘干箱上表面设置供挂具绳通过的通槽,挂具绳下的镀锌件处于吊装状态的进入烘干箱内,因此通过式的结构避免频繁对镀锌件吊放,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对镀锌件的烘干更加全面、均匀;由于高温废气通过左边主管道进入副管道并从右边主管道出来,并利用加热器进行加热,因此实现废气的循环利用,提高烘干效率,节省能源;由于入口门采用侧面推拉式,并设置接近开关Ⅰ实现自动打开或关闭,出口门处设置接近开关Ⅱ实现自动打开或关闭,因此实现入口处占用空间小,实现镀锌件进出烘干装置的自动化,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避免镀锌件在空中暴露时间长造成氧化;由于加热器内设置温度感应装置,实现加热器的启动或停止,因此保障烘干温度的稳定,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烘干不稳定;由于副管道数量为2~30个,并前后对称、上下均匀的分布在U型两臂,烘干箱中间采用保温材料的双层结构,因此能够实现镀锌件均匀受热,避免局部烘干,并有效的进行隔温,避免热量散失。整体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对镀锌件的循环烘干,并且烘干更加均匀、彻底,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烘干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供热装置示意图。图中:1、底座,2、入口门,3、供热装置,31、主管道,32、副管道,33、固定架,34、加热器,4、排风口,5、烘干箱,6、通槽,7、出口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热镀锌通过式烘干装置包括底座1、入口门2、供热装置3、烘干箱5、出口门7;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下方的支架,烘干箱5为左右贯穿的空腔结构、并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底板上,烘干箱5上表面设置供挂具绳穿过的通槽6,通槽6一侧设置排风口4,所述入口门2安装在烘干箱5左端,出口门7安装在烘干箱5右端,所述供热装置3位于烘干箱5的空腔中;如图2所示,所述供热装置3包括主管道31、副管道32、固定架33和加热器34;所述主管道31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主管道31上部分为U型结构,U型结构两臂的上端口进行密封,一对主管道31左右相对布置,左、右两个主管道31的上部分通过副管道32连接,左边主管道31下部分端口穿过底座1的底板通过管道与加热器34出口处连接,右边主管道31下部分端口与加热器34入口处连接,所述固定架33一端固定在副管道32上、另一端固定在烘干箱5内腔内壁上。本热镀锌通过式烘干装置在操作时,入口门2打开,挂具绳通过烘干箱5上表面的通槽6将挂接在挂具绳下的镀锌件沿着一对主管道31上部分U型两臂中间进入烘干箱5内腔中,入口门2关闭,从锌锅燃烧后的高温废气从加热器34的入口进入加热器34,高温废气经加热器34适当加热,流经加热器34管路,通过左边主管道31进入副管道32,然后从右边主管道31下端出口重新流入加热器34入口进行加热,实现循环,烘干装置内的镀锌件表面液体蒸发,产生的废气从烘干箱5上的排风口4排出进入气体处理设备,当镀锌件烘干后离开烘干箱5时,出口门7打开,完成烘干;由于烘干箱5上表面设置供挂具绳通过的通槽6,镀锌件一直处于吊装状态,因此通过式的烘干方式避免频繁对镀锌件吊放,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烘干更加全面、均匀;由于高温废气通过左边主管道31进入副管道32并从右边主管道31出来,并利用加热器34进行加热,因此实现废气的循环利用,提高烘干效率,节省能源。为避免镀锌件从前工序(如助锌池)将酸雾带出,节省空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入口门2采用侧面推拉式,并设置接近开关Ⅰ,接近开关Ⅰ与控制入口门2打开、关闭的控制器Ⅰ连接,出口门7处设置接近开关Ⅱ,接近开关Ⅱ与控制出口门7打开、关闭的控制器Ⅱ连接;因此当镀锌件从前工序出来靠近烘干装置时,接近开关Ⅰ工作,使得入口门2自动打开,并当镀锌件位于烘干装置内时,入口门2自动关闭,当镀锌件离开烘干装置时,接近开关Ⅱ工作,使得出口门7自动打开,离开后出口门7自动关闭,实现镀锌件进出烘干装置的自动化,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避免镀锌件在空中暴露时间长造成氧化。为避免烘干箱内的温度不稳定造成烘干效果不可靠,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加热器34内设置温度感应装置,温度感应装置与控制加热器34的控制器Ⅲ连接,当温度低于或高于设定区间时,可通过温度感应装装置实现加热器34的启动或停止,保障烘干温度的稳定。为避免烘干时间过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副管道32数量为2~30个,并前后对称、上下均匀的分布在主管道31上部分U型两臂,因此当镀锌件进行烘干时,能够实现均匀受热,避免局部烘干。为了保障烘干效果,避免热量散失,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烘干箱5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中间填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镀锌通过式烘干装置

【技术保护点】
热镀锌通过式烘干装置,包括底座(1)、入口门(2)、供热装置(3)、烘干箱(5)、出口门(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下方的支架,烘干箱(5)为左右贯穿的空腔结构、并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底板上,烘干箱(5)上表面设置供挂具绳穿过的通槽(6),通槽(6)一侧设置排风口(4),所述入口门(2)安装在烘干箱(5)左端,出口门(7)安装在烘干箱(5)右端,所述供热装置(3)位于烘干箱(5)的空腔中;所述供热装置(3)包括主管道(31)、副管道(32)、固定架(33)和加热器(34);所述主管道(31)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主管道(31)上部分为U型结构,U型结构两臂的上端口进行密封,一对主管道(31)左右相对布置,左、右两个主管道(31)的上部分通过副管道(32)连接,左边主管道(31)下部分端口穿过底座(1)的底板通过管道与加热器(34)出口处连接,右边主管道(31)下部分端口与加热器(34)入口处连接,所述固定架(33)一端固定在副管道(32)上、另一端固定在烘干箱(5)内腔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热镀锌通过式烘干装置,包括底座(1)、入口门(2)、供热装置(3)、烘干箱(5)、出口门(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下方的支架,烘干箱(5)为左右贯穿的空腔结构、并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底板上,烘干箱(5)上表面设置供挂具绳穿过的通槽(6),通槽(6)一侧设置排风口(4),所述入口门(2)安装在烘干箱(5)左端,出口门(7)安装在烘干箱(5)右端,所述供热装置(3)位于烘干箱(5)的空腔中;所述供热装置(3)包括主管道(31)、副管道(32)、固定架(33)和加热器(34);所述主管道(31)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主管道(31)上部分为U型结构,U型结构两臂的上端口进行密封,一对主管道(31)左右相对布置,左、右两个主管道(31)的上部分通过副管道(32)连接,左边主管道(31)下部分端口穿过底座(1)的底板通过管道与加热器(34)出口处连接,右边主管道(31)下部分端口与加热器(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海峰尚文瑞王琨赵海彬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瑞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