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慢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3716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慢滤装置,包括桶体和置于桶体内的滤料基质;所述滤料基质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叠置的鹅卵石层、沸石层、砾石层、大石英砂层、活性炭层和小石英砂层,每层之间均设置有分隔棕垫,在所述小石英砂层上盖有生物膜挂膜布;在所述桶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在所述桶体的侧壁顶部设置有溢流口,在所述桶体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在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净水效果好且占地面积小,通过进行滤料空间分隔和设置,使滤料种类和配比更加明确,通用性能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慢滤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物慢滤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慢滤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慢滤技术能有效地去除色度、浊度、臭味、有机物、氨氮、重金属和细菌等农村水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并且具有建造容易、不需投加药剂、操作简单、能够节省管理和运行成本低等特点,特别适合在农村小型和微小型水处理工程中使用。但是现有的生物慢滤装置中活性炭炭滤与砂慢滤分开进行,造成占地面积大;现有的生物慢滤装置还存在过滤效率低、滤料种类及配比不明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法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物慢滤装置,净水效果好且占地面积小,通过进行滤料空间分隔和设置,使滤料种类和配比更加明确,通用性能强。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慢滤装置,包括桶体和置于桶体内的滤料基质;所述滤料基质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叠置的鹅卵石层、沸石层、砾石层、大石英砂层、活性炭层和小石英砂层,每层之间均设置有分隔棕垫,在所述小石英砂层上盖有生物膜挂膜布;在所述桶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在所述桶体的侧壁顶部设置有溢流口,在所述桶体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在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门。进一步的是,所述鹅卵石层由3-4cm块径的鹅卵石构成,所述鹅卵石层的厚度为15cm;起承托作用,支撑滤料防止滤料随水流流出。进一步的是,所述沸石层由天然沸石构成,所述沸石层的厚度为10cm。天然沸石相对块径较大,是一种具有优异的吸附及离子交换性能的硅铝酸盐矿物,设置在鹅卵石上方用于处理废水中NH3-N、有机物、金属离子等,起到吸附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进一步的是,所述砾石层由6-15mm粒径的砾石构成,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15cm;砾石相对块径较小,置于沸石上方,具有不易流失、硬度合适、表面积大且孔隙率可达40%以上等特点,孔隙对水中悬浮性颗粒有过滤效果,砾石底层处于缺氧状态,能够进行脱硝作用;砾石通过接触沉淀和生物膜吸附等方式去除污染物,污染物因砾石阻挡致流速减慢而沉降,然后被砾石表面的活性生物膜吸附,处理效率高。进一步的是,所述大石英砂层由0.8-1.5mm粒径的石英砂构成,所述大石英砂层的厚度为15cm。进一步的是,所述活性炭层的厚度为3cm。进一步的是,所述小石英砂层由0.1-0.25mm粒径的石英砂构成,所述小石英砂层的厚度为22cm。石英砂具有无杂质、抗压耐磨、机械强度高、化学性能稳定、截污能力强、效益高、使用周期长等特点;大石英砂层和小石英砂层间填入活性炭炭层,能够较好的吸附能力,提高吸附效果;有机物在活性炭孔隙中迁移扩散速度,决定了有机物的吸附程度由于生物膜一般生长于上层,因而将活性炭至于上层细砂之间为生物膜提供营养炭床及良好气体环境,促使生物膜更好生长,促进生物膜更好净水。进一步的是,所述生物膜挂膜布为尼龙布;挂膜速度快且挂膜效果好。进一步的是,所述桶体为PVC圆桶,PVC圆桶的口径为16cm,PVC圆桶的高为1.2m;在节约占用空间的同时,能够完成净水功能。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加强净水效果、减小占地面积,通过进行滤料空间分隔和设置,使滤料种类和配比更加明确;该生物慢滤装置可达到很强净水效果,通过不同粒径滤料的截留吸附作用和微生物化学降解作用使进水中有害成分降低,使其达到可饮用水平,通用性能强。对于小型家庭净水极为适用,并且可以用于农村分散式供水,对于农村微污染水源净化具有良好效果,装置稳定后,对TN、NH3-N、TP、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93%、89.93%、64.76%、92.94%。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生物慢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桶体,21是鹅卵石层,22是沸石层,23是砾石层,24是大石英砂层,25是活性炭层,26是小石英砂层,3是分隔棕垫,4是生物膜挂膜布,5是进水管,6是溢流口,7是出水管,8是出水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一种生物慢滤装置,包括桶体1和置于桶体1内的滤料基质;所述滤料基质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叠置的鹅卵石层21、沸石层22、砾石层23、大石英砂层24、活性炭层25和小石英砂层26,每层之间均设置有分隔棕垫3,在所述小石英砂层26上盖有生物膜挂膜布4;在所述桶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5,在所述桶体1的侧壁顶部设置有溢流口6,在所述桶体1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7,在所述出水管7上设置有出水阀门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所述鹅卵石层21由3-4cm块径的鹅卵石构成,所述鹅卵石层21的厚度为15cm;起承托作用,支撑滤料防止滤料随水流流出。所述沸石层22由天然沸石构成,所述沸石层22的厚度为10cm。天然沸石相对块径较大,是一种具有优异的吸附及离子交换性能的硅铝酸盐矿物,设置在鹅卵石上方用于处理废水中NH3-N、有机物、金属离子等,起到吸附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所述砾石层23由6-15mm粒径的砾石构成,所述砾石层23的厚度为15cm;砾石相对块径较小,置于沸石上方,具有不易流失、硬度合适、表面积大且孔隙率可达40%以上等特点,孔隙对水中悬浮性颗粒有过滤效果,砾石底层处于缺氧状态,能够进行脱硝作用;砾石通过接触沉淀和生物膜吸附等方式去除污染物,污染物因砾石阻挡致流速减慢而沉降,然后被砾石表面的活性生物膜吸附,处理效率高。所述大石英砂层24由0.8-1.5mm粒径的石英砂构成,所述大石英砂层24的厚度为15cm。所述活性炭层25的厚度为3cm。所述小石英砂层26由0.1-0.25mm粒径的石英砂构成,所述小石英砂层26的厚度为22cm。石英砂具有无杂质、抗压耐磨、机械强度高、化学性能稳定、截污能力强、效益高、使用周期长等特点;大石英砂层24和小石英砂层26间填入活性炭炭层,能够较好的吸附能力,提高吸附效果;有机物在活性炭孔隙中迁移扩散速度,决定了有机物的吸附程度由于生物膜一般生长于上层,因而将活性炭至于上层细砂之间为生物膜提供营养炭床及良好气体环境,促使生物膜更好生长,促进生物膜更好净水。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所述生物膜挂膜布4为尼龙布;挂膜速度快且挂膜效果好。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所述桶体1为PVC圆桶,PVC圆桶的口径为16cm,PVC圆桶的高为1.2m;在节约占用空间的同时,能够完成净水功能。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作一次完整的描述:在装置运行前期,通过进水管5用小流量(可用251.2ml/min)的水流向桶体1内通入试验水样,并不断观察生物膜生长情况;当生物膜挂膜布4上出现绿色生物膜且经水质检测装置净水效果稳定即挂膜成功;在装置运行期间,通过进水管5用大流量(可用418.7ml/min)的水流向桶体1内通入需处理水源,小石英砂层26、活性炭层25、大石英砂层24、砾石层23、沸石层22和鹅卵石层21的过滤,将干净的水从出水管7流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物慢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慢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和置于桶体(1)内的滤料基质;所述滤料基质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叠置的鹅卵石层(21)、沸石层(22)、砾石层(23)、大石英砂层(24)、活性炭层(25)和小石英砂层(26),每层之间均设置有分隔棕垫(3),在所述小石英砂层(26)上盖有生物膜挂膜布(4);在所述桶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5),在所述桶体(1)的侧壁顶部设置有溢流口(6),在所述桶体(1)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7),在所述出水管(7)上设置有出水阀门(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慢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和置于桶体(1)内的滤料基质;所述滤料基质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叠置的鹅卵石层(21)、沸石层(22)、砾石层(23)、大石英砂层(24)、活性炭层(25)和小石英砂层(26),每层之间均设置有分隔棕垫(3),在所述小石英砂层(26)上盖有生物膜挂膜布(4);在所述桶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5),在所述桶体(1)的侧壁顶部设置有溢流口(6),在所述桶体(1)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7),在所述出水管(7)上设置有出水阀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慢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鹅卵石层(21)由3-4cm块径的鹅卵石构成,所述鹅卵石层(21)的厚度为15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慢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层(22)由天然沸石构成,所述沸石层(22)的厚度为10cm。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洁肖居辉邓玉谢仕友陈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