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琳专利>正文

一种养殖水体增氧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296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水体增氧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养殖水体本体微生物筛选,其主要为芽胞类杆菌,因为残饵、残骸、排泄物、抗生素、重金属类药物等进入养殖水体,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产生有机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污染物,并且滋生大量的病原菌,危害养殖生态平衡和养殖动物的健康,其作为一类抗逆性强的异养益生菌,可以有效吸收、转化环境中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其于养殖水体中在分解转化环境内大分子物质的时候,会产生氮、磷等营养元素,可以为环境内的有益光合藻类供应充足的生长所需物质,而藻类在进行光合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可以供其他生物利用的氧气,稳定微生态群落结构。

A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aerator in aquaculture wa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aquaculture technology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 aeration agent for aquaculture water body. The invention is used to screen the body microorganism of the aquaculture water, which is mainly Bacillus spore, because the residue, debris, excrement, antibiotics, heavy metal drugs and so on enters the aquaculture water, consumes the dissolved oxygen in the water and produces pollutants such as organic matter, nitrate, nitrite and ammonia nitrogen, and produces a large number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s a kind of resistant heterotrophic probiotics, it can effectively absorb and transform the inorganic and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e environment. In the aquaculture water, the nutrient elements such a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an be produced when the large molecular substances in the environment are decomposed and converted to the environment, which can be beneficial to the environment. Photosynthetic algae supply sufficient material for growth, and algae will produce a large amount of oxygen that can be used by other organisms in the process of photosynthetic metabolism and stabilize the microecological community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水体增氧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养殖水体增氧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养殖技术、养殖成本的不断提高,为追求高产,单位水域面积的鱼虾放养量也越来越高。但高密度的养殖容易造成养殖水塘含氧量偏低,特别是水塘底部鱼虾更集中的区域含氧量更低,会引起鱼虾窒息死亡,特别是在天气闷热的时期。因此养殖户均会在一定时期内对水塘进行增氧。天然水中的溶氧量一般在8-12mg/L范围内,完全可以满足各种鱼类正常生长的需氧。但是水中存在许多消耗溶氧的因素,例如动植物的呼吸、有机物及其他还原性物质的氧化分解等,使水中的溶氧量远低于正常值。溶氧问题已成为水产养殖领域的技术难题,水体缺氧的根本原因在于养殖密度过大,池塘底部残饵粪便积累化学耗氧量增大,导致的底部溶氧不足。传统意义的增氧方式只能增加水体的中上层溶氧,而底部溶氧不解决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缺氧问题。目前养殖行业采用的增加溶氧的方式以机械增氧为主、化学增氧为辅,池塘养殖中的溶氧主要来源于生物增氧。定时开设增氧机,或表层泼洒增氧剂的增氧方法一般只能增加表面溶氧,而常年养殖的池塘一般水体较肥,底部残饵粪便等有机物沉积较多,化学耗氧量较高,研究表明底部有机物耗氧占池塘总耗氧量的80%-90%,严重掠夺了鱼虾蟹所需要的溶解氧。随着技术的发展,底部“立体式”增氧的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市面上相关产品也越来越多,虽然包装名称多种多样,但本质上差别不大,多为加入缓释因子的增氧剂大颗粒,能减缓放氧速率,沉入池塘底部后开始放氧解决底部溶氧问题;也有产品搭配益生菌使用,但仅限于将菌粉单独包装,使用时将菌粉溶解于水中再全池泼洒。这种方式下菌液靠风力或是自身重力都不能达到池塘底部,底部耗氧物质得不到分解,化学耗氧量不能降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底部缺氧问题,仅靠增氧剂的力量缓解缺氧问题,益生菌的作用得不到体现。若将化学增氧剂与益生菌简单复配后使用,则化学增氧剂与益生菌之间可能会存在抑制作用,二者难以实现协同作用。此外,虽然目前人们一般使用向水塘抛洒化学增氧剂,现有化学增氧剂一般为过氧化物,与水反应后生成氧气。但现有增氧剂为粉剂,抛至水面后即反应,其作用类似于机械增氧,或者有的增氧剂虽不是粉状,可沉向水中甚至水底,但其反应快,仅能持续十几分钟释放氧气,对鱼虾的增氧效果、效率不明显。总结来说,现如今的增氧剂及增氧颗粒主要存在着以下的缺陷:多为加入缓释因子的增氧剂大颗粒,能减缓放氧速率,但是在沉入水底后,不能有效的分解底部耗氧物质,化学耗氧量降低效率过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底部缺氧问题,造成增氧效果差,有效时间短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的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增氧剂及增氧颗粒,以此来解决现如今市场上所存有的问题,更好的适应于养殖行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增氧剂在沉入水底后,不能有效的分解底部耗氧物质,化学耗氧量降低效率过慢,造成增氧效果差,有效时间短的问题,提供一种养殖水体增氧剂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养殖水体增氧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原料按质量比1:10加入富集培养基中,再加入富集培养基质量10~12%的液体石蜡,培养,取富集培养物划线接种至分离培养基中培养,挑取菌径最大的菌落重复划线接种至分离培养基中2~3次,得纯化菌落,取鱼虾饲料按质量比1:100加入无菌水,于40~50℃保持1~2天,过滤,取滤液,将纯化菌落按3%的接种量接种至滤液中培养,重复培养2~3次,取培养液涂布于酪素培养基中培养,挑取菌径最大的三个单菌落分别划线接种至酪素培养基、淀粉培养基、饲料培养基中培养,分别取三个培养基中菌径最大的的菌落作为种子菌种,分别为B1、B2、B3,备用;(2)取白千层种子、刺松藻、生姜按质量比1:1:2混合,干燥,粉碎过80目筛,收集混合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8:2加入丙酮和蒸馏水萃取,旋转蒸发,减压蒸馏浓缩,得浓缩物,取赶黄草、油茶蒲按质量比2:1混合干燥,蒸汽爆破,取出蒸汽爆破物A按质量比1:50加入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溶液,超声提取,过滤取滤液A再过0.45μm微滤膜,取滤液B,取浓缩物按质量比3:1:1加入滤液B、肉桂酸混合,得混合物A;(3)取豆粕蒸汽爆破,取出蒸汽爆破物B粉碎过8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按质量比50:1加入中性蛋白酶,酶解,离心,取上清液按质量比30:1:2:1加入硫酸锌、硫酸亚铁、氯化钙混合,调节pH至6.5~6.7,于25~28℃保持30~40min,离心,取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混合添加物,按质量份数计,取35~40份豆粕、4~5份玉米粉、1~2份鱼骨粉、5~6份槐树叶、20~25份麸皮、10~12份鱼粉、8~10份混合添加剂混合,得混合营养物,取混合营养物按质量比5:2与混合物A混合,得混合物B;(4)取步骤(1)备用的种子菌种B1、B2、B3按质量比1:1:2混合,得混合菌种,取凤眼莲秸秆干燥、粉碎过6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物按质量比1∶100加入Tris-HCl缓冲溶液中混合,再加入Tris-HCl缓冲溶液质量1~2%的多巴胺,于30~35℃搅拌混合18~24h,过滤,取滤渣依次用无水乙醇和丙酮清洗,旋转蒸发,干燥,得干燥物,按质量份数计,取20~30份干燥物、3~5份混合菌种、20~30份混合物B、3~5份过氧酸钠、15~20份无水乙醇,于25~30℃搅拌混合1~2h,冷冻干燥,得冷冻干燥物,取壳聚糖按质量比10:1加入乙酸,于75~80℃搅拌混合30~40min,得混合溶液,按质量比10:3:50加入明胶、冷冻干燥物,于30~40℃保持1~2h,置于-40℃冷冻3~5h,解冻干燥,制成每个质量为0.2g的丸剂,即得养殖水体增氧剂。所述步骤(1)中原料:来源于太湖鱼虾类养殖池塘底部淤泥。所述步骤(1)中富集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1~2份氯化铵、0.2~0.4份氯化镁、0.5~0.7份磷酸氢二钾、2~3份氯化钠、50~60份碳酸氢钠、20~30份质量分数为4%的丙氨酸,调节pH至7.0,121℃灭菌20min;分离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1~2份氯化铵、0.2~0.5份氯化镁、2~3份酵母膏、0.5~0.8份磷酸氢二钾、2~3份氯化钠、20~25份琼脂、1000份水,121℃灭菌20min;饲料培养基:取鱼虾饲料按质量比1:100:20加入无菌水、琼脂,pH7.0~7.2,121℃灭菌20min;酪素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0.3~0.5份牛肉膏、0.5~0.6份NaCl、1~2份酪素、20~25份琼脂、1000份水,pH7.6~8.0,121℃灭菌20min;淀粉培养基:按质量份数计,取5~7份牛肉膏、2~4份可溶性淀粉、10~13份蛋白胨、20~25份琼脂、5~7份NaCl、1000份水,pH7.2~7.4,121℃灭菌20min。本专利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利用养殖水体本体微生物筛选,其主要为芽胞类杆菌,因为残饵、残骸、排泄物、抗生素、重金属类药物等进入养殖水体,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产生有机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污染物,并且滋生大量的病原菌,危害养殖生态平衡和养殖动物的健康,其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养殖水体增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原料按质量比1:10加入富集培养基中,再加入富集培养基质量10~12%的液体石蜡,培养,取富集培养物划线接种至分离培养基中培养,挑取菌径最大的菌落重复划线接种至分离培养基中2~3次,得纯化菌落,取鱼虾饲料按质量比1:100加入无菌水,于40~50℃保持1~2天,过滤,取滤液,将纯化菌落按3%的接种量接种至滤液中培养,重复培养2~3次,取培养液涂布于酪素培养基中培养,挑取菌径最大的三个单菌落分别划线接种至酪素培养基、淀粉培养基、饲料培养基中培养,分别取三个培养基中菌径最大的的菌落作为种子菌种,分别为B1、B2、B3,备用;取白千层种子、刺松藻、生姜按质量比1:1:2混合,干燥,粉碎过80目筛,收集混合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8:2加入丙酮和蒸馏水萃取,旋转蒸发,减压蒸馏浓缩,得浓缩物,取赶黄草、油茶蒲按质量比2:1混合干燥,蒸汽爆破,取出蒸汽爆破物A按质量比1:50加入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溶液,超声提取,过滤取滤液A再过0.45μm微滤膜,取滤液B,取浓缩物按质量比3:1:1加入滤液B、肉桂酸混合,得混合物A;取豆粕蒸汽爆破,取出蒸汽爆破物B粉碎过8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按质量比50:1加入中性蛋白酶,酶解,离心,取上清液按质量比30:1:2:1加入硫酸锌、硫酸亚铁、氯化钙混合,调节pH至6.5~6.7,于25~28℃保持30~40min,离心,取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混合添加物,按质量份数计,取35~40份豆粕、4~5份玉米粉、1~2份鱼骨粉、5~6份槐树叶、20~25份麸皮、10~12份鱼粉、8~10份混合添加剂混合,得混合营养物,取混合营养物按质量比5:2与混合物A混合,得混合物B;取步骤(1)备用的种子菌种B1、B2、B3按质量比1:1:2混合,得混合菌种,取凤眼莲秸秆干燥、粉碎过6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物按质量比1∶100 加入Tris‑HCl缓冲溶液中混合,再加入Tris‑HCl缓冲溶液质量1~2%的多巴胺,于30~35℃搅拌混合18~ 24h,过滤,取滤渣依次用无水乙醇和丙酮清洗,旋转蒸发,干燥,得干燥物,按质量份数计,取20~30份干燥物、3~5份混合菌种、20~30份混合物B、3~5份过氧酸钠、15~20份无水乙醇,于25~30℃搅拌混合1~2h,冷冻干燥,得冷冻干燥物,取壳聚糖按质量比10:1加入乙酸,于75~80℃搅拌混合30~40min,得混合溶液,按质量比10:3:50加入明胶、冷冻干燥物,于30~40℃保持1~2h,置于‑40℃冷冻3~5h,解冻干燥,制成每个质量为0.2g的丸剂,即得养殖水体增氧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水体增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原料按质量比1:10加入富集培养基中,再加入富集培养基质量10~12%的液体石蜡,培养,取富集培养物划线接种至分离培养基中培养,挑取菌径最大的菌落重复划线接种至分离培养基中2~3次,得纯化菌落,取鱼虾饲料按质量比1:100加入无菌水,于40~50℃保持1~2天,过滤,取滤液,将纯化菌落按3%的接种量接种至滤液中培养,重复培养2~3次,取培养液涂布于酪素培养基中培养,挑取菌径最大的三个单菌落分别划线接种至酪素培养基、淀粉培养基、饲料培养基中培养,分别取三个培养基中菌径最大的的菌落作为种子菌种,分别为B1、B2、B3,备用;取白千层种子、刺松藻、生姜按质量比1:1:2混合,干燥,粉碎过80目筛,收集混合过筛颗粒,按质量比1:8:2加入丙酮和蒸馏水萃取,旋转蒸发,减压蒸馏浓缩,得浓缩物,取赶黄草、油茶蒲按质量比2:1混合干燥,蒸汽爆破,取出蒸汽爆破物A按质量比1:50加入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溶液,超声提取,过滤取滤液A再过0.45μm微滤膜,取滤液B,取浓缩物按质量比3:1:1加入滤液B、肉桂酸混合,得混合物A;取豆粕蒸汽爆破,取出蒸汽爆破物B粉碎过8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按质量比50:1加入中性蛋白酶,酶解,离心,取上清液按质量比30:1:2:1加入硫酸锌、硫酸亚铁、氯化钙混合,调节pH至6.5~6.7,于25~28℃保持30~40min,离心,取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混合添加物,按质量份数计,取35~40份豆粕、4~5份玉米粉、1~2份鱼骨粉、5~6份槐树叶、20~25份麸皮、10~12份鱼粉、8~10份混合添加剂混合,得混合营养物,取混合营养物按质量比5:2与混合物A混合,得混合物B;取步骤(1)备用的种子菌种B1、B2、B3按质量比1:1:2混合,得混合菌种,取凤眼莲秸秆干燥、粉碎过6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物按质量比1∶100加入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友宝郑薇林凡
申请(专利权)人:翟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