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潜流湿地及生态湿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3716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潜流湿地及生态湿地系统,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人工潜流湿地包括:池体、净化填料层、土壤基质层和水生植物,净化填料层设置于池体底部,土壤基质层设置于净化填料层上方,水生植物种植在土壤基质层;池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流口和出流口,进流口连接有进水管;池体内设置有溢流板,溢流板与池体的底部和侧壁接触,将池体分隔成多个独立隔开的池区;流水从进流口流入,可依次经过多个池区后,从出流口流出。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人工潜流湿地,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人工生态湿地所存在的对高浓度污水的处理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潜流湿地及生态湿地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潜流湿地及生态湿地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是指人工建造的、可控制的和工程化的湿地模式。人工湿地的设计和建造是通过利用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来进行污水处理的。人工生态湿地一般由人工基质和生长在其中的水生植物组成的,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利用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污水处理,具有对环境友好,且建造成本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根据污水在湿地中的流动方式,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简称表流湿地,另一种为潜流式人工湿地,简称潜流湿地。表流湿地投资及运行费用相对更低,且构造简单,复氧能力好,但是占地面积大,易产生异味和滋生蚊蝇且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与表流湿地相比,潜流湿地在水力和污染负荷能力方面更有优势,效率也更高。在实际应用中,人工湿地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污水的处理能力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人工生态湿地处理高浓度污水时,不能充分分离降解其中的有害物质等杂质,存在处理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潜流湿地及生态湿地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人工生态湿地所存在的对高浓度污水的处理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人工潜流湿地。本技术提供的人工潜流湿地包括:池体、净化填料层、土壤基质层和水生植物,净化填料层设置于池体底部,土壤基质层设置于净化填料层上方,水生植物种植在土壤基质层;池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流口和出流口,进流口连接有进水管;池体内设置有溢流板,溢流板与池体的底部和侧壁接触,将池体分隔成多个独立隔开的池区;流水从进流口流入,依次经过多个池区后,从出流口流出。进一步的,溢流板的顶部为锯齿状。进一步的,池体内设置有多个溢流板,多个溢流板间隔分布。进一步的,人工潜流湿地还包括控制器,进水管上设置有电动开关,电动开关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沿从进流口至出流口的方向,多个溢流板的高度依次降低。进一步的,池区上分别设置有取样装置,取样装置包括取水管、抽水装置和储水箱,所取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池区内,另一端与抽水装置的入水口连接,抽水装置的出水口与储水箱连接。进一步的,取水管的位于池区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进一步的,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和排污口,排污口靠近第二过滤网且位于第二过滤网的远离进流口的一侧。进一步的,净化填料层包括填料层和净化球层,净化球层位于填料层和土壤基质层之间,且包含多个生物净化球。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生态湿地系统。本技术提供的生态湿地系统包括表流湿地和上述的人工潜流湿地,人工潜流湿地的出流口与表流湿地连通。本技术提供的人工潜流湿地及生态湿地系统,涉及污水处理的
本技术提供的人工潜流湿地包括:池体、净化填料层、土壤基质层和水生植物,净化填料层设置于池体底部,土壤基质层设置于净化填料层上方,水生植物种植在土壤基质层;池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流口和出流口,进流口连接有进水管;池体内设置有溢流板,溢流板与池体的底部和侧壁接触,将池体分隔成多个独立隔开的池区;流水从进流口流入,可依次经过多个池区后,从出流口流出。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人工潜流湿地处理污水,污水通过进水管从进流口进入池体内,在净化填料层和土壤基质层流动,并与水生植物的根系接触,其中的有机物、氮、磷和固形物被净化填料层和水生植物阻拦截流、吸附降解,或者通过化学反应被去除。通过在池体内设置溢流板,来将池体分隔成多个独立的池区,污水首先进入靠近进流口的池区,待该池区的污水达到溢流板的高度后,污水才从该池区流进下一个池区;这样,污水从前一个池区流进下一个相邻的池区时,污水在前一个池区的高度需达到两个池区中间的溢流板的高度。污水沿从进流口向出流口的方向,逐个池区地向前流动,可使污水与净化填料层和水生植物充分接触,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和固形物被处理得更加全面彻底,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人工生态湿地所存在的对高浓度污水的处理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所述的生态湿地系统与上述的人工潜流湿地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潜流湿地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潜流湿地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二视角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潜流湿地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态湿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标:01-池体;011-进流口;012-出流口;02-进水管;021-第二过滤网;022-排污口;023-电动开关;031-填料层;032-净化球层;033-土壤基质层;034-水生植物;041-第一溢流板;042-第二溢流板;043-第三溢流板;051-第一池区;052-第二池区;053-第三池区;054-第四池区;06-取样装置;061-储水箱;062-第一过滤网;07-控制器;1-人工潜流湿地;2-表流湿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人工潜流湿地包括:池体01、净化填料层、土壤基质层033和水生植物034,净化填料层设置于池体01底部,土壤基质层033设置于净化填料层上方,水生植物034种植在土壤基质层033;池体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流口011和出流口012,进流口011连接有进水管02;池体01内设置有溢流板,溢流板与池体01的底部和侧壁接触,将池体01分隔成多个独立隔开的池区;流水从进流口011流入,可依次经过多个池区后,从出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人工潜流湿地及生态湿地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净化填料层、土壤基质层和水生植物,所述净化填料层设置于所述池体底部,所述土壤基质层设置于所述净化填料层上方,所述水生植物种植在所述土壤基质层;所述池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流口和出流口,所述进流口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池体内设置有溢流板,所述溢流板与所述池体的底部和侧壁接触,将所述池体分隔成多个独立隔开的池区;流水从进流口流入,依次经过多个所述池区后,从出流口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净化填料层、土壤基质层和水生植物,所述净化填料层设置于所述池体底部,所述土壤基质层设置于所述净化填料层上方,所述水生植物种植在所述土壤基质层;所述池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流口和出流口,所述进流口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池体内设置有溢流板,所述溢流板与所述池体的底部和侧壁接触,将所述池体分隔成多个独立隔开的池区;流水从进流口流入,依次经过多个所述池区后,从出流口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板的顶部为锯齿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设置有多个所述溢流板,多个所述溢流板间隔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人工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潜流湿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电动开关,所述电动开关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沿从所述进流口至所述出流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光龙李怀明郭健闫佩孔祥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环科环境规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