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水质的农田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371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净化水质的农田排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水草沟和人工湿地,所述排水草沟内间隔拦截有过滤区,过滤区中设置有可开闭的放水口,放水口处设置有水位控制阀A;所述人工湿地的出水口处也设置有控制出口开闭的水位控制阀;所述排水草沟和人工湿地中均设置有可吸收N、P营养元素的水生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天然净化为主、人工处理为辅,通过多层过滤,达到减缓污染、净化水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水质的农田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农田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净化水质的农田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事关国家经济安全。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道路,并在农业科技、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水利灌溉后随意排放农田污水,目前已农田土壤和周边河域造成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两岸的雨水径流、农田退水和其它一些污水排放导致污染物质在河水环境中的累积,使得河流的污染程度不断加重,水环境日渐恶化,人居环境质量也逐步下降。为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对农田排水入河之前进行源头水质处理和控制,是经济、实用、有效的减少地表水体污染的方法。但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农田排水径流时难度大、维护管理复杂、投资和运行费高,因此,研究一种简单易行、运行费用低的农田排水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净化水质的农田排水系统,以天然净化为主、人工处理为辅,通过多层过滤,达到减缓污染、净化水质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净化水质的农田排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水草沟和人工湿地,所述排水草沟内间隔拦截有过滤区,过滤区中设置有可开闭的放水口,放水口处设置有水位控制阀A;所述人工湿地的出水口处也设置有控制出口开闭的水位控制阀;所述排水草沟和人工湿地中均设置有可吸收N、P营养元素的水生植物。优选的,所述排水草沟出口处还设置有抽水泵。优选的,所述过滤区沿排水草沟中轴线方向的纵向截面为梯形,梯形的下底大于上底。更优选的,所述过滤区顶部的前面设置有挡水板。优选的,所述排水草沟的纵向截面为梯形,且排水草沟的内侧面和/或底面设置有多个截流突起块。更优选的,所述截流突起块呈半椭球形或半球形。所述截流突起块的高度为2~5cm,截流突起块之间的距离为10~20cm。优选的,所述排水草沟前面还设置有砂石过滤器。优选的,所述人工湿地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个人工湿地的一侧下部设置有进水口,相对的另一侧上部设置有出水口,第二个人工湿地的一侧上部设置有进水口,相对的另一侧下部设置有出水口;第一个人工湿地种植有挺水植物,第二个人工湿地种植有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当所述人工湿地大于两个时,人工湿地的进水口、出水口、水生植物种类按照第一个人工湿地和第二个人工湿地的设置方式交替设置。优选的,所述水位控制阀A包括浮球、拉绳和挡板,所述浮球通过拉绳与挡板上面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放水口前面,且所述过滤区前面设置有限制浮球上下运动轨迹的导轨A和限制挡板上下运动轨迹的导轨B。以上所述的净化水质的农田排水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排水草沟,并在排水草沟中设置了过滤区,可以提高过滤效果,提高氨氮有机物的去除率。另外,本技术进一步将排水草沟的断面设置为梯形,并设置了截流突起块,梯形断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且截流突起块可以减缓水流速度,提高植物与水流的接触时间,进而提高水生植物对氨氮有机物的吸附效果。(2)本技术在排水草沟后面设置了人工湿地,并在人工湿地中种植水生植物,并进一步通过将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对氨氮有机物进行分层次过滤,一方面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由生长较好的水生植物对氨氮有机物进行吸附,吸附效果更好。(3)本技术通过排水草沟和人工湿地的联合设置,以天然净化为主、人工处理为辅,能有效降低农田面源污染物,同时降低处理污染物的运行费用,有利于在我国农村进行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排水草沟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排水草沟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排水草沟1,过滤区2,浮球3,拉绳4,放水口5,挡板6,截流突起块7,导轨A8,导轨B9,挡水板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一种净化水质的农田排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水草沟1和人工湿地,如图1和2所示,其中排水草沟1内间隔拦截有过滤区22,过滤区2中设置有可开闭的放水口5,放水口5处设置有水位控制阀A,过滤区2中可填充过滤介质对氨氮有机物进行过滤,加强对农田排水的净化效果,当水流过急或过滤区2出现堵塞时,可通过水位控制阀A控制放水口5的开闭,防止农田排水蓄积在排水草沟1某个区域内,溢出导致周围土地的污染。同样的,人工湿地的出口处也设置有控制出口开闭的水位控制阀,如此可以控制农田排水在人工湿地中的停留时间,从而较好的去除氨氮有机物;在排水草沟1和人工湿地中均设置有可吸收N、P营养元素的水生植物。优选的,为加强排水效果,在排水草沟1出口处还设置有抽水泵,当蓄积在排水沟的水需要快速排出时,可以启动抽水泵进行强制排出。优选的,为提高过滤区2的过滤效果,本实施例将过滤区2沿排水草沟1中轴线方向的纵向截面设置为梯形,由于下部水流较大,因此增加过滤区2下部的过滤面积可以有利于提高过滤效果。为防止水流从过滤区2顶部溢出,本实施例在过滤区2顶部的前面设置有挡水板10。为提高水流的停留时间,本实施例中,排水草沟1的纵向截面为梯形,且排水草沟1的内侧面和底面设置有多个截流突起块7,如此可以减缓水流速度,提高水生植物与水流的接触时间,进而提高氨氮的去除效果。本实施例采用的截流突起块7呈半椭球形或半球形,且截流突起块7的高度为2~5cm,截流突起块7之间的距离为10~20cm。其中截流突起块7在图2中省略画出。为防止农田排水冲击的砂石冲入排水草沟1,造成过滤区2的堵塞,本实施例在排水草沟1前面还设置有砂石过滤器。为提高氨氮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人工湿地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个人工湿地的一侧下部设置有进水口,相对的另一侧上部设置有出水口,第二个人工湿地的一侧上部设置有进水口,相对的另一侧下部设置有出水口;第一个人工湿地种植有挺水植物,第二个人工湿地种植有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根据农田灌溉的面积需要,当所述人工湿地大于两个时,人工湿地的进水口、出水口、水生植物种类按照第一个人工湿地和第二个人工湿地的设置方式交替设置。如此一来,可以通过人工湿地对各个层次的氨氮有机物进行有效清除。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水位控制阀A的结构,水位控制阀A包括浮球3、拉绳4和挡板6,浮球3通过拉绳4与挡板6上面连接,挡板6设置在放水口5前面,且过滤区2前面设置有限制浮球3上下运动轨迹的导轨A8和限制挡板6上下运动轨迹的导轨B9,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浮球3随水一同浮起,并拉动挡板6向上运动,放水口5打开,水流从放水口5流出,当水位低于控制高度时,挡板6能挡在放水口5前面,水流从过滤区2中带有过滤介质的地方流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净化水质的农田排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化水质的农田排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水草沟和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草沟内间隔拦截有过滤区,过滤区中设置有可开闭的放水口,放水口处设置有水位控制阀A;所述人工湿地的出水口处也设置有控制出口开闭的水位控制阀;所述排水草沟和人工湿地中均设置有可吸收 N、 P 营养元素的水生植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水质的农田排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水草沟和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草沟内间隔拦截有过滤区,过滤区中设置有可开闭的放水口,放水口处设置有水位控制阀A;所述人工湿地的出水口处也设置有控制出口开闭的水位控制阀;所述排水草沟和人工湿地中均设置有可吸收N、P营养元素的水生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水质的农田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草沟出口处还设置有抽水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水质的农田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区沿排水草沟中轴线方向的纵向截面为梯形,梯形的下底大于上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水质的农田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区顶部的前面设置有挡水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水质的农田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草沟的断面为梯形,且排水草沟的内侧面和/或底面设置有多个截流突起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水质的农田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突起块呈半椭球形或半球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保兴聂俊琴赖永明万玉文余金凤覃通覃曼丽常志勇周欢刘慧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