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复环保湿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155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修复环保湿地,包括蓄水单元、湿地、水位调节单元、堤坝和出水单元,其中,蓄水单元的出水端与湿地的进水端相连接,湿地的出水端与堤坝相连接,水位调节单元设于湿地内,出水单元设于水位调节单元的底端,蓄水单元包括蓄水本体和过滤槽,蓄水本体内设有台阶,过滤槽通过将侧边架设于台阶上设于蓄水本体内,过滤槽与台阶上表面之间设有气囊,气囊通过气管与充气机相连接,过滤槽与湿地的连接面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口,以解决现有的人工湿地存在蓄水单元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修复环保湿地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修复环保湿地。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人工湿地作为海绵城市重要的一环,对于控制径流污染具有高效并且显著的效果,其一般设计成防渗型,在保证湿地植被具有一定的水量同时,具有一定蓄水的效果,避免干旱时期植被缺水以及供市政管网的投放使用。但是现有的人工湿地为了避免底面污水直接进入湿地内,对植被造成影响以及控制径流量,常常设置蓄水单元,但是蓄水单元一旦设置不合理,导致蓄水单元污染严重,径流量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自修复环保湿地,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人工湿地存在蓄水单元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修复环保湿地,包括蓄水单元、湿地、水位调节单元、堤坝和出水单元;其中,所述蓄水单元的出水端与所述湿地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湿地的出水端与所述堤坝相连接;所述水位调节单元设于所述湿地内;所述出水单元设于所述水位调节单元的底端;所述蓄水单元包括蓄水本体和过滤槽;所述蓄水本体内设有台阶,所述过滤槽通过将侧边架设于所述台阶上设于所述蓄水本体内;所述过滤槽与所述台阶上表面之间设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气管与充气机相连接;所述过滤槽与所述湿地的连接面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口。优选的,所述水位调节单元包括溢流竖管和格栅;所述溢流竖管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水口,所述溢流竖管的底端设有放空口,所述出水口和放空口上设有所述格栅和阀门。优选的,所述堤坝的上端设有溢洪管。优选的,所述蓄水单元进水端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蓄水单元的连接处设有砾石。优选的,所述过滤槽内设有砾砂层和活性炭吸附层。优选的,所述湿地的上表面铺设有防渗层。优选的,所述防渗层为防水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之处在于:蓄水单元内设有过滤槽,过滤槽与台阶上表面之间设有气囊,当过滤槽内部杂质堆到一定程度,通过向气囊充气,利用水和气囊的浮力来将过滤槽抬出水面进行清洗,避免蓄水单元杂质堆积过多,影响水质,通过将气囊内气体抽出,过滤槽又沉入蓄水单元内,十分的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自修复环保湿地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蓄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自修复环保湿地,包括蓄水单元1、湿地2、水位调节单元3、堤坝4和出水单元5,其中,蓄水单元1的出水端与湿地2的进水端相连接,湿地2的出水端与堤坝4相连接,水位调节单元3设于湿地2内,出水单元5设于水位调节单元3的底端,雨水先通过进水管道先进入蓄水单元1进行沉淀,沉淀后流入湿地2,给湿地2内制备提供一定的水量,并且通过水位调节单元3来控制湿地内的蓄水量,并且湿地内的自然植被也为水提供一定的进化以及过滤效果,当水量超过预定水位是,水顺着水位调节单元3通过出水单元5排出系统外。如图2所示,蓄水单元1包括蓄水本体11和过滤槽12,蓄水本体11内设有台阶,过滤槽12通过将侧边架设于台阶上设于蓄水本体11内,过滤槽12与台阶上表面之间设有气囊13,气囊13通过气管与充气机14相连接,过滤槽12与湿地2的连接面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口15,当过滤槽12内部杂质堆到一定程度,通过向气囊充气,利用水和气囊的浮力来将过滤槽抬出水面进行清洗,避免蓄水单元杂质堆积过多,影响水质,通过将气囊内气体抽出,过滤槽又沉入蓄水单元内,十分的便捷,通过控制排水孔15上阀门的开关来控制蓄水单元1内的蓄水量。在本实施例中,水位调节单元3包括溢流竖管31和格栅32,溢流竖管31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水口,溢流竖管31的底端设有放空口,出水口和放空口上设有格栅31和阀门33,通过控制出水口上阀门33的开关,来调节水位,以使得湿地2内具有适合的蓄水量,便于植被的观赏以及生长。在本实施例中,堤坝4的上端设有溢洪管41,避免发洪蔓延。在本实施例中,蓄水单元1进水端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蓄水单元的连接处设有砾石,砾石主要用于对水进行净化。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槽12内设有砾砂层和活性炭吸附层,用于过滤水杂质。在本实施例中,湿地2的上表面铺设有防渗层,防渗层为防水毯,以保证湿地2具有一定的蓄水效果。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技术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技术揭露的技术方案和
技术实现思路
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自修复环保湿地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修复环保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单元、湿地、水位调节单元、堤坝和出水单元;其中,所述蓄水单元的出水端与所述湿地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湿地的出水端与所述堤坝相连接;所述水位调节单元设于所述湿地内;所述出水单元设于所述水位调节单元的底端;所述蓄水单元包括蓄水本体和过滤槽;所述蓄水本体内设有台阶,所述过滤槽通过将侧边架设于所述台阶上设于所述蓄水本体内;所述过滤槽与所述台阶上表面之间设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气管与充气机相连接;所述过滤槽与所述湿地的连接面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修复环保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单元、湿地、水位调节单元、堤坝和出水单元;其中,所述蓄水单元的出水端与所述湿地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湿地的出水端与所述堤坝相连接;所述水位调节单元设于所述湿地内;所述出水单元设于所述水位调节单元的底端;所述蓄水单元包括蓄水本体和过滤槽;所述蓄水本体内设有台阶,所述过滤槽通过将侧边架设于所述台阶上设于所述蓄水本体内;所述过滤槽与所述台阶上表面之间设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气管与充气机相连接;所述过滤槽与所述湿地的连接面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环保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调节单元包括溢流竖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墨刻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