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捏合机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3138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捏合机出料装置,包括捏合机本体,还包括密封装置和出料管,捏合机本体的下端固定设置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的外围固定设置出料管;所述捏合机本体水平贯穿设置螺杆,所述螺杆外部固定设置驱动电机,所述捏合机本体的下端为环形结构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中间为内凹的锥形槽;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与锥形槽相配合的锥形头,所述锥形头的外圈围绕设置与出料口相配合的环形堵头,所述锥形头的下端固定设置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密封装置,实现捏合机本体筒底的闭合和张开,通过锥形槽形状和螺杆可解决出料过程中的物料堆积,整个出料过程皆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不仅避免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而且避免了工作人员被烫伤,提高了生产效率。

A kneader discharg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kneader feed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kneader body and a sealing device and a feeding tube. The lower end of the kneader is fixed to set the sealing device, and the outside of the sealing device is fixed to set the feeding tube; the kneading machine is horizontally penetrated with the screw, and the external screw is fixed to set the driving motor. The lower end of the kneading machine is a ring outlet, and the middle of the outlet is a conical groove in the inner concave; the sealing device includes a conical head which is matched with a conical groove, and the outer ring of the conical head is surrounded by a ring block which is fitted with the outlet port,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e head is fixed to set the cylinder. Through the sea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closing and opening of the bottom of the kneader's body. Through the shape of the conical groove and the screw, the material accumulation in the discharging process can be solved. The whole discharging process is carried out in the sealed environment, not only to avoid pollution to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but also to avoid the scald of the staff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aff.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捏合机出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捏合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捏合机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捏合机是由一对互相配合和旋转的叶片所产生强烈剪切作用而使半干状态的或橡胶状粘稠塑料材料能使物料迅速反应从而获得均匀的混合搅拌。该机是各种高粘度的弹塑性物料的混炼、捏合、破碎、分散、重新聚合各种化工产品的理想设备,具有搅拌均匀、无死角、捏合效率高的优点。在将物料搅拌捏合完毕之后,需要将搅拌混合物通过打开捏合机锅体下端的出料装置进行出料,由于捏合机在工作时机身温度较高,物料的温度高,捏合、搅拌时产生的粉尘也比较大,对环境及操作人员会产生污染;由于捏合机机身的高温,徒手将出料装置打开容易被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捏合机出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捏合机出料装置,包括捏合机本体,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密封装置和出料管,所述捏合机本体的下端固定设置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的外围固定设置出料管;所述捏合机本体水平贯穿设置螺杆,所述螺杆外部固定设置驱动电机,所述捏合机本体的下端为环形结构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中间为内凹的锥形槽;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与锥形槽相配合的锥形头,所述锥形头的外圈围绕设置与出料口相配合的环形堵头,所述锥形头的下端固定设置气缸;所述出料管包括上部的套管和下部的输出管,所述套管套在捏合机本体的外部,所述套管的中间开设放置密封装置的放置槽。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堵头的上表面向外侧倾斜,所述环形堵头的外侧面与放置槽的内壁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气缸外接远程控制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头与环形堵头相接触部位开设限位槽,所述环形堵头的外侧同样也开设限位槽。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技术通过密封装置,实现捏合机本体筒底的闭合和张开,通过锥形槽形状和螺杆可解决出料过程中的物料堆积,当需要卸料时,只需通过气缸下降,打开环形堵头,物料即可从环形堵头的倾斜表面流入出料管内,整个出料过程皆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不仅避免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而且避免了工作人员被烫伤,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捏合机本体、11螺杆、12驱动电机、13出料口、14锥形槽、2密封装置、21锥形头、22环形堵头、23气缸、3出料管、31套管、32输出管、33放置槽、4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看图1,一种捏合机出料装置,包括捏合机本体1,还包括密封装置2和出料管3,捏合机本体1的下端固定设置密封装置2,密封装置2的外围固定设置出料管3;捏合机本体1水平贯穿设置螺杆11,螺杆11外部固定设置驱动电机12,捏合机本体1的下端为环形结构的出料口13,出料口13的中间为内凹的锥形槽14;密封装置2包括与锥形槽14相配合的锥形头21,锥形头21的外圈围绕设置与出料口13相配合的环形堵头22,锥形头21的下端固定设置气缸23;出料管3包括上部的套管31和下部的输出管32,套管31套在捏合机本体1的外部,套管31的中间开设放置密封装置2的放置槽33。出料管3可以选用刚性较强的材料。本实施例中,环形堵头22的上表面向外侧倾斜,环形堵头22的外侧面与放置槽32的内壁相贴合。倾斜设置的上表面,能够辅助物料顺利的进入到出料管3的内部,同时环形堵头22的外侧面与放置槽33的内壁相贴合能够防止物料进入放置槽33中。本实施例中,气缸23外接远程控制装置。远程控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气缸23在下移的过程中,确保环形堵头22的最高点不能脱离出料口13。本实施例中,锥形头21与环形堵头22相接触部位开设限位槽4,环形堵头22的外侧同样也开设限位槽4。限位槽4能够确保环形堵头22完全进入出料口13中,防止物料外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卸料时,只需解除气缸23的上顶状态,使气缸23下降,环形堵头22也随着下降,但环形堵头22的最高点不能脱离出料口13,物料从出料口13中排出,通过环形堵头22倾斜的上表面滑落至出料管内,并最终排出,整个出料过程皆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不仅避免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而且避免了工作人员被烫伤,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捏合机出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捏合机出料装置,包括捏合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装置和出料管,所述捏合机本体的下端固定设置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的外围固定设置出料管;所述捏合机本体水平贯穿设置螺杆,所述螺杆外部固定设置驱动电机,所述捏合机本体的下端为环形结构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中间为内凹的锥形槽;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与锥形槽相配合的锥形头,所述锥形头的外圈围绕设置与出料口相配合的环形堵头,所述锥形头的下端固定设置气缸;所述出料管包括上部的套管和下部的输出管,所述套管套在捏合机本体的外部,所述套管的中间开设放置密封装置的放置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捏合机出料装置,包括捏合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装置和出料管,所述捏合机本体的下端固定设置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的外围固定设置出料管;所述捏合机本体水平贯穿设置螺杆,所述螺杆外部固定设置驱动电机,所述捏合机本体的下端为环形结构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中间为内凹的锥形槽;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与锥形槽相配合的锥形头,所述锥形头的外圈围绕设置与出料口相配合的环形堵头,所述锥形头的下端固定设置气缸;所述出料管包括上部的套管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万联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