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负压干湿两用电吸耳朵鼻孔清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387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负压干湿两用电吸耳朵鼻孔清洁器,包括硬质吸污管、软质吸污管、集污筒、上盖、电动机、风扇和挡板,所述硬质吸污管通过软质吸污管与集污筒相连通,上盖螺纹连接于集污筒上,在上盖上设有出风口,电动机设于上盖的内腔中,且电动机的转轴与风扇固定连接,挡板固定于上盖的内腔中,且挡板与上盖的内墙壁之间形成有出风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发动机带动风扇叶片,吸出腔体的空气,能够吸出污物,方便清洁,使用安全,方便。

A small negative pressure dry wet dual purpose electric ear suction nostril clea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mall negative pressure dry wet two purpose electric suction ear nostril cleaner, which includes a hard dirt suction pipe, a soft dirt suction pipe, a dirt collecting tube, an upper cover, a motor, a fan and a baffle. The hard dirt suc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sewage collecting tube through a soft dirt suction pipe, and the upper cover thread is connected to a sewage collecting barrel and is provided on the upper cover. The electric motor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motor is fixed to the fan, the baffle is fix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air gap is formed between the baffl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upper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uses an engine to drive the fan blades to suck out the air of the cavity, so that the dirt can be sucked out, which is convenient and clean, and is safe and convenient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负压干湿两用电吸耳朵鼻孔清洁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负压干湿两用电吸耳朵鼻孔清洁器。
技术介绍
:当耳朵里面有了耳屎时,就会发痒,大多数人会用发卡、挖耳勺去挖耳朵。手执挖耳勺进入耳道,掏出附在耳道上的耳屎时,如果在开始挖耳勺就接触到耳壁,有可能把勺外的耳屎反而更推向内耳。应在挖耳勺进入内部后再向外掏。但是,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挖耳朵时有可能因用力把握不好、视线不清等原因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也容易破坏耳道内的酸性环境,对健康不利。在我们呼吸过程中(当然也是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有大量的微小颗粒通过鼻子过滤而被阻挡在鼻孔中而不被吸入肺中,保护着我们的健康。这样日积月累鼻子中就残留了大量的污垢,导致鼻子不通、发痒。如何清洗鼻子中的污垢呢?1.用水洗鼻,在洗的过程中容易把水弄在身上,弄湿衣物,吸水过猛容易呛到。2.用棉签清洁,虽然简单易操作,但是容易清洁不净,达不到很好的清洁效果3.用手抠鼻孔或拔鼻毛,不但不文明、不雅观,还有损健康,人的手指甲缝中,经常有许多污垢,其间的病菌更是不计其数,而且,指甲坚硬而锋利,抠鼻时,稍不小心就会损伤鼻前庭的皮肝或粘膜,造成出血,并将细菌直接引入伤口,引起鼻疖。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小型负压干湿两用电吸耳朵鼻孔清洁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小型负压干湿两用电吸耳朵鼻孔清洁器,包括硬质吸污管、软质吸污管、集污筒、上盖、电动机、风扇和挡板,所述硬质吸污管通过软质吸污管与集污筒相连通,上盖螺纹连接于集污筒上,在上盖上设有出风口,电动机设于上盖的内腔中,且电动机的转轴与风扇固定连接,挡板固定于上盖的内腔中,且挡板与上盖的内墙壁之间形成有出风间隙。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吸污管的管径小于硬质吸污管的管径,硬质吸污管与软质吸污管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集污筒的外壁上固定有挂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用发动机带动风扇叶片,吸出腔体的空气,能够吸出污物,方便清洁,使用安全,方便;2)照明灯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清洁器视线不清,对人体耳朵、鼻孔造成的损害;3)本技术在清洁器电量不足或者发动机不启动时,可以在硬质吸污管底部套入清洁刷或者清洁勺,也可做简易的清洁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小型负压干湿两用电吸耳朵鼻孔清洁器,包括硬质吸污管1、软质吸污管2、集污筒3、上盖4、电动机6、风扇7和挡板9,集污筒3为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式结构,在集污筒3的侧壁上开有进风口,集污筒3的一端与集污筒3的进风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硬质吸污管1密封连接。上盖4螺纹连接于集污筒3上,在上盖4的顶端设有出风口5,电动机6固定于上盖4的内腔中,且电动机的转轴与风扇7固定连接,挡板9的一端焊接于上盖4的内腔壁上,挡板9的另一端与上盖4的内墙壁之间形成有出风间隙10。本技术中的软质吸污管2的管径小于硬质吸污管1的管径,硬质吸污管1与软质吸污管2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连接,连接效果好。为便于悬挂清洁器,在集污筒3的外壁上固定有挂环8。使用清洁器清洁耳朵或者鼻孔时,先打开电动机6的转速,控制吸力的大小,然后将硬质吸污管1轻触要清洁的部位,打开电动机6,电动机6带动风扇7叶片旋转,在集污筒3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污物。空气流通过硬质吸污管1和软质吸污管2进入集污筒3,根据伯努利原理,集污筒3的腔体大,空气流速度变慢,对污物的吸附力降低,污物沉降到集污筒3内,空气依次经过出风间隙10与出风口5排出耳朵鼻孔清洁器。本技术为便于更好的观察待清洁部位,在硬质吸污管1上设有小照明灯,小照明灯能够有效避免视线不清,对人体耳朵、鼻孔造成损害的缺点。清洁完成后,可以将集污筒3取下,清洗干净放回。在清洁器电量不足或者不启动发动机时,可以在硬质吸污管1底部套入清洁刷或者清洁勺等,完成基础的清洁。在不使用时,在挂环8上系绳子,将清洁器挂起来放置,方便收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小型负压干湿两用电吸耳朵鼻孔清洁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负压干湿两用电吸耳朵鼻孔清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吸污管(1)、软质吸污管(2)、集污筒(3)、上盖(4)、电动机(6)、风扇(7)和挡板(9),所述硬质吸污管(1)通过软质吸污管(2)与集污筒(3)相连通,上盖(4)螺纹连接于集污筒(3)上,在上盖(4)上设有出风口(5),电动机(6)设于上盖(4)的内腔中,且电动机的转轴与风扇(7)固定连接,挡板(9)固定于上盖(4)的内腔中,且挡板(9)与上盖(4)的内墙壁之间形成有出风间隙(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负压干湿两用电吸耳朵鼻孔清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吸污管(1)、软质吸污管(2)、集污筒(3)、上盖(4)、电动机(6)、风扇(7)和挡板(9),所述硬质吸污管(1)通过软质吸污管(2)与集污筒(3)相连通,上盖(4)螺纹连接于集污筒(3)上,在上盖(4)上设有出风口(5),电动机(6)设于上盖(4)的内腔中,且电动机的转轴与风扇(7)固定连接,挡板(9)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