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鄢国勇专利>正文

一种干湿两用灰尘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48083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干湿两用灰尘分离装置,包括手持式的吸尘器主体和安装于吸尘器主体头端的可拆式吸尘仓,该吸尘仓包括外壳、灰尘分离器和过滤器;所述外壳设有进风口,所述灰尘分离器的进气端与外壳前部形成用于收集大颗粒及水的第一集尘腔;所述灰尘分离器包括有第一螺旋式导风机构和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该第一螺旋式导风机构和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与外壳之间围合形成第二集尘腔;所述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和过滤器与外壳之间围合形成第三集尘腔;所述过滤器与第三集尘腔连通,所述第二集尘腔和第一集尘腔连通,所述进风口与第一集尘腔连通。该干湿两用灰尘分离装置能使过滤器长期使用不易堵塞,清洗容易,大大降低更换过滤器频率和清洗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灰尘分离装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干湿两用灰尘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吸尘器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目前的吸尘器主要包括壳体、设于该壳体前端的吸尘仓、以及设于该壳体内的吸尘风机,该吸尘风机正对所述吸尘仓,所述吸尘仓包括吸尘仓壳体、设于该吸尘仓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以及设于该吸尘仓壳体内并连通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在使用时,吸尘风机工作,风从进风口进入吸尘仓的风道内,然后通过壳体进入口进入壳体内,最后通过壳体上的出口排出吸尘器外,尘埃留在尘仓内。然而,由于出风口和进风口位于风道的两侧,使得尘埃颗粒在风道内停留时间比较短,即使有过滤装置进行过滤,也只能使大部分尘埃颗粒在风道内进行沉淀,部分尘埃颗粒仍能排出吸尘器外,仍污染环境,使清洁工作不到位。有鉴于此,已有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一种旋风吸尘仓及其具有该旋风吸尘仓的吸尘器,其风道由进风通道和螺旋风道组成,且螺旋风道的出口设有集尘室,使得空气和灰尘颗粒经过螺旋风道后在集尘室内做圆周离心运动,将空气和灰尘颗粒分离开,灰尘颗粒沉淀在集尘室内,空气从出风口流出,这样使得尘埃颗粒得到有效的过滤,保证排除空气的质量,不会污染环境。上述专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灰尘的三次分离,由集尘室将大颗粒的灰尘及水进行第一次收集,由出风口位置的过滤器对中颗粒灰尘进行第二次收集作圆周离心运动,大小尘分离,易于清洗;更小尘埃在第三次收集仓作圆周离心运动,不会很快吸附到过滤器上,从而不易堵塞过滤器,有利于保持机器更强的吸力,吸力不容易衰减,吸尘更有效。然而,现通用的设计由于进风口是正对过滤器,大风力吸尘时,小颗粒灰尘猛烈地直线撞入到过滤器内部,小颗粒灰尘冲击力非常大,容易堵塞过滤器的滤孔,吸力迅速衰减并且这种直接冲击于过滤器的灰尘附着力很强,导致过滤器难以清洗干净,从而更换频繁,增加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干湿两用灰尘分离装置,其能使过滤器长期使用不易堵塞,清洗容易,大大降低更换过滤器频率和清洗频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干湿两用灰尘分离装置,包括手持式的吸尘器主体和安装于吸尘器主体头端的可拆式吸尘仓,该吸尘仓包括外壳、灰尘分离器和过滤器;所述外壳设有进风口,所述灰尘分离器的进气端与外壳前部形成用于收集大颗粒及水的第一集尘腔;所述灰尘分离器包括有第一螺旋式导风机构和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该第一螺旋式导风机构和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与外壳之间围合形成第二集尘腔;所述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和过滤器与外壳之间围合形成第三集尘腔;所述过滤器与第三集尘腔连通,所述第二集尘腔和第一集尘腔连通,所述进风口与第一集尘腔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螺旋式导风机构包括有第一导风主体、第一螺旋导风板、第二螺旋导风板及第一螺旋风道,所述第二集尘腔和第一集尘腔通过该第一螺旋风道连通;所述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包括有第三螺旋导风板及第二导风主体,该第二导风主体呈喇叭状由第一导风主体朝第三螺旋导风板变大,所述第三螺旋导风板上设有复数个小通孔,所述第二集尘腔和第三集尘腔通过该复数个小通孔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器包括有滤网和过滤架,所述滤网安装于过滤架内,该过滤架位于第三集尘腔中,所述过滤架包括有拦圈以及数个连接于拦圈与第三螺旋导风板之间的支承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滤网内设置有可拆洗海绵。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架、第一螺旋式导风机构和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为一体连接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尘器主体上设有手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尘器主体上设有弹性卡合机构,所述弹性卡合机构设有卡合开关及弹性卡扣,所述外壳上设有卡合孔,该弹性卡扣与该卡合孔相适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将第二、三次过滤时的风道也设计为螺旋风道,使得空气和灰尘颗粒在第二、三集尘腔内做圆周离心运动,空气围绕在过滤器的外表面转圈,小灰尘颗粒与过滤器侧向摩擦,风速相对于传统直冲式的设计结构而言,吸力不容易衰减、冲击力有效降低,使空气与过滤器接触更为柔和,即使灰尘吸附于过滤器上,其吸附力也较传统吸尘器小,以便于抖落和清洗。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状态截面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装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灰尘分离器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吸尘器主体11、手柄12、开关13、弹性卡合机构131、卡合开关132、弹性卡扣20、吸尘仓21、外壳23、灰尘分离器211、进风口212、卡合孔231、第一螺旋式导风机构232、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24、过滤器25、第一集尘腔26、第二集尘腔27、第三集尘腔2311、第一导风主体2312、第一螺旋导风板2313、第二螺旋导风板2314、第一螺旋风道2321、第三螺旋导风板2322、第二导风主体2323、小通孔241、滤网242、过滤架2421、拦圈2422、支承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和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吸尘装置包括有手持式的吸尘器主体10和可拆式安装于吸尘器主体10头端的吸尘仓20。其中,该吸尘器主体10内设有吸尘电机和设于该吸尘电机前端的吸尘风叶,该吸尘风叶正对吸尘仓20。于吸尘器主体10上设有一手柄11,该手柄11上设有一控制吸尘器工作的开关12。这种手持式的吸尘器具有体积小、操作方便的特点,人们可以用这种吸尘器灵活地清洁墙壁、沙发、橱柜等家具上的灰尘及水,弥补传统自动吸尘器只能清洁地面的不足。结合图1-3所示,所述吸尘仓20包括外壳21、安装于外壳22内的灰尘分离器23和过滤器24。所述吸尘仓20的外壳21为呈中空的子弹头形状,是由透明的塑胶材料制作而成,以便于人们观察集尘腔内的灰尘量。该外壳21的头端开设有一进风口211。所述吸尘器主体10上设有弹性卡合机构13,该弹性卡合机构13设有卡合开关131及弹性卡扣132,所述外壳21上设有卡合孔212,该弹性卡扣132与该卡合孔212相适配。该弹性卡扣132与卡合孔212配合可拆卸式安装,当集尘腔内的灰尘量达到一定量时,轻易地拆卸清除。该灰尘分离器23的进气端与外壳前部形成用于收集大颗粒及水的第一集尘腔25;所述灰尘分离器23包括有第一螺旋式导风机构231和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232,该第一螺旋式导风机构231和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232与外壳21之间围合形成第二集尘腔26;所述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232和过滤器24与外壳21之间围合形成第三集尘腔27;所述过滤器24与第三集尘腔27连通,所述第二集尘腔26和第一集尘腔25连通,所述进风口211与第一集尘腔25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湿两用灰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式的吸尘器主体和安装于吸尘器主体头端的可拆式吸尘仓,该吸尘仓包括外壳、灰尘分离器和过滤器;所述外壳设有进风口,所述灰尘分离器的进气端与外壳前部形成用于收集大颗粒及水的第一集尘腔;所述灰尘分离器包括有第一螺旋式导风机构和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该第一螺旋式导风机构和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与外壳之间围合形成第二集尘腔;所述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和过滤器与外壳之间围合形成第三集尘腔;所述过滤器与第三集尘腔连通,所述第二集尘腔和第一集尘腔连通,所述进风口与第一集尘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两用灰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式的吸尘器主体和安装于吸尘器主体头端的可拆式吸尘仓,该吸尘仓包括外壳、灰尘分离器和过滤器;所述外壳设有进风口,所述灰尘分离器的进气端与外壳前部形成用于收集大颗粒及水的第一集尘腔;所述灰尘分离器包括有第一螺旋式导风机构和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该第一螺旋式导风机构和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与外壳之间围合形成第二集尘腔;所述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和过滤器与外壳之间围合形成第三集尘腔;所述过滤器与第三集尘腔连通,所述第二集尘腔和第一集尘腔连通,所述进风口与第一集尘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干湿两用灰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式导风机构包括有第一导风主体、第一螺旋导风板、第二螺旋导风板及第一螺旋风道,所述第二集尘腔和第一集尘腔通过该第一螺旋风道连通;
所述第二螺旋式导风机构包括有第三螺旋导风板及第二导风主体,该第二导风主体呈喇叭状由第一导风主体朝第三螺旋导风板变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鄢国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