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568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码器及刹车便于安装和拆卸,且编码器和刹车轴向相对位置更为稳定,结构更为紧凑的伺服电机。一种伺服电机,包括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的一端穿过端盖以延伸至电机外侧,所述电机外侧固定有刹车组件和编码器组件,刹车转子套设固定在转子轴上,所述刹车转子由刹车转子一段和刹车转子二段构成,所述刹车定子套设在刹车转子一段外并与端盖固定,所述刹车转子二段外缘位于所述刹车转子一段外缘外侧,编码器转子套设在转子轴上,所述刹车转子位于编码器转子与端盖之间,所述编码器转子与刹车转子二段之间设有轴套,所述转子轴的轴向侧设有垫片,所述垫片通过第一紧固件与转子轴固定,以使所述垫片与编码器转子轴向端面相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伺服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伺服电机。
技术介绍
伺服电机上常安装旋转编码器,现有编码器与转子轴存在相对轴向移动的情况,编码器使用性能较差,且编码器与电机的固定结构十分复杂,使得整个电机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码器及刹车便于安装和拆卸,且编码器和刹车轴向相对位置更为稳定,结构更为紧凑的伺服电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伺服电机,包括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的一端穿过端盖以延伸至电机外侧,所述电机外侧固定有刹车组件和编码器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包括刹车定子和刹车转子,所述刹车转子套设固定在转子轴上,所述刹车转子由刹车转子一段和刹车转子二段构成,所述刹车定子套设在刹车转子一段外并与端盖固定,所述刹车转子二段外缘位于所述刹车转子一段外缘外侧,所述编码器组件包括编码器转子,所述编码器转子套设在转子轴上,所述刹车转子位于编码器转子与端盖之间,所述编码器转子与刹车转子二段之间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套设在转子轴上,所述转子轴的轴向侧设有垫片,所述垫片通过第一紧固件与转子轴固定,并使所述垫片与转子轴固定,以使所述垫片与编码器转子轴向端面相抵,并使所述轴套被限制在刹车转子与编码器转子之间、使所述编码器转子被限制在轴套与垫片之间。进行本技术编码器的安装时,将轴套套设在转子轴上,再将编码器转子套设在转子轴上,通过垫片与转子轴的固定,以将编码器转子压紧在轴套上,将轴套压紧在刹车转子上,从而实现编码器转子的轴向固定,以避免编码器转子轴向位置发生变动。本技术的电机结构紧凑,进行编码器转子的固定时能同时进行刹车转子的固定,本技术电机的编码器组件和刹车组件的安装固定及拆卸都十分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端盖形成有呈环形的侧板,所述侧板远离端盖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编码器定子,所述固定板形成有供轴套通过的通孔,所述刹车定子位于所述侧板内侧。上述设置用于编码器定子的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端盖形成有用于容纳轴承的轴承室,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转子轴固定,所述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室内壁固定,在所述第一紧固件和垫片的作用下,所述刹车转子的刹车转子一段轴向面与轴承内圈相抵。通过压紧刹车转子以锁住轴承内圈,使本技术的电机装备更方便。本技术的刹车转子采用轴承端面作为基准面,能有效保证刹车气隙大小,且安装牢固度更好。作为优选,所述轴承的厚度大于轴承室的深度,所述轴承的一侧轴向端面延伸至端盖外侧,所述刹车定子通过若干第二紧固件与端盖固定,并使刹车定子内缘与轴承外圈接触,所述刹车定子与端盖轴向端面间形成有间隙。通过压紧刹车定子以锁住轴承外圈,使本技术的电机装备更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刹车定子与端盖轴向端面间形成有2mm的间隙。作为优选,所述端盖形成有呈环形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内缘形状与刹车定子外缘形状相同。上述设置便于刹车定子的定位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周向内壁形状与编码器定子周向外缘形状相同,所述编码器定子与固定板固定,以使编码器定子部分位于所述定位槽内。作为优选,所述垫片与转子轴固定以使垫片与转子轴轴向端面间形成有间隙。本技术具有编码器及刹车便于安装和拆卸,且编码器和刹车轴向相对位置更为稳定,结构更为紧凑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由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伺服电机,包括转子轴1,转子轴1的一端穿过端盖2以延伸至电机外侧,电机外侧固定有刹车组件和编码器组件,刹车组件包括刹车定子3和刹车转子4,刹车转子4通过键11套设固定在转子轴1上,刹车转子4由刹车转子一段41和刹车转子二段42构成,刹车定子3套设在刹车转子一段41周向外侧并与端盖2固定,刹车转子二段42外缘位于刹车转子一段41外缘外侧。编码器组件包括编码器转子5和编码器定子6,编码器转子5套设在转子轴1上,刹车转子4位于编码器转子5与端盖2之间,编码器转子6与刹车转子二段42之间设有轴套7,轴套7套设在转子轴1上,转子轴1的轴向侧设有垫片8,垫片8通过第一紧固件12与转子轴1固定,并使垫片8与转子轴1固定,以使垫片8与编码器转子5轴向端面相抵,并使轴套7被限制在刹车转子4与编码器转子6之间、使编码器转子6被限制在轴套7与垫片8之间。刹车转子二段42与刹车定子3轴向面间、刹车转子一段41与刹车定子3周向内端面间均形成有气隙,垫片8与转子轴1固定以使垫片8与转子轴1轴向端面间形成有间隙。端盖2形成有呈环形的侧板21,侧板21远离端盖的一端与固定板22固定,固定板22上固定有编码器定子6,固定板22形成有供轴套7通过的通孔,刹车定子3位于侧板21内侧。端盖2形成有用于容纳轴承9的轴承室,轴承9的内圈与转子轴1固定,轴承9的外圈与轴承室内壁固定,在第一紧固件12和垫片8的作用下,刹车转子4的刹车转子一段41轴向面与轴承9内圈轴向端面相抵。轴承9的厚度大于轴承室的深度,轴承9的一侧轴向端面延伸至端盖2外侧,刹车定子3通过若干第二紧固件13与端盖2固定,并使刹车定子3内缘与轴承9外圈接触,刹车定子3与端盖2轴向端面间形成有2mm的间隙。端盖2形成有呈环形的定位凸起23,定位凸起23内缘形状与刹车定子3外缘形状相同。固定板22形成有定位槽,定位槽22周向内壁形状与编码器定子6周向外缘形状相同,编码器定子6与固定板22固定,以使编码器定子部分位于定位槽内。进行本技术编码器的安装时,将轴套套设在转子轴上,再将编码器转子套设在转子轴上,通过垫片与转子轴的固定,以将编码器转子压紧在轴套上,将轴套压紧在刹车转子上,从而实现编码器转子的轴向固定,以避免编码器转子轴向位置发生变动。本技术的电机结构紧凑,进行编码器转子的固定时能同时进行刹车转子的固定,本技术电机的编码器组件和刹车组件的安装固定及拆卸都十分方便。且本技术的刹车采用轴承端面作为基准面,能有效保证刹车气隙大小,刹车安装牢固度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伺服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的一端穿过端盖以延伸至电机外侧,所述电机外侧固定有刹车组件和编码器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包括刹车定子和刹车转子,所述刹车转子套设固定在转子轴上,所述刹车转子由刹车转子一段和刹车转子二段构成,所述刹车定子套设在刹车转子一段外并与端盖固定,所述刹车转子二段外缘位于所述刹车转子一段外缘外侧,所述编码器组件包括编码器转子,所述编码器转子套设在转子轴上,所述刹车转子位于编码器转子与端盖之间,所述编码器转子与刹车转子二段之间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套设在转子轴上,所述转子轴的轴向侧设有垫片,所述垫片通过第一紧固件与转子轴固定,并使所述垫片与转子轴固定,以使所述垫片与编码器转子轴向端面相抵,并使所述轴套被限制在刹车转子与编码器转子之间、使所述编码器转子被限制在轴套与垫片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的一端穿过端盖以延伸至电机外侧,所述电机外侧固定有刹车组件和编码器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包括刹车定子和刹车转子,所述刹车转子套设固定在转子轴上,所述刹车转子由刹车转子一段和刹车转子二段构成,所述刹车定子套设在刹车转子一段外并与端盖固定,所述刹车转子二段外缘位于所述刹车转子一段外缘外侧,所述编码器组件包括编码器转子,所述编码器转子套设在转子轴上,所述刹车转子位于编码器转子与端盖之间,所述编码器转子与刹车转子二段之间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套设在转子轴上,所述转子轴的轴向侧设有垫片,所述垫片通过第一紧固件与转子轴固定,并使所述垫片与转子轴固定,以使所述垫片与编码器转子轴向端面相抵,并使所述轴套被限制在刹车转子与编码器转子之间、使所述编码器转子被限制在轴套与垫片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形成有呈环形的侧板,所述侧板远离端盖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编码器定子,所述固定板形成有供轴套通过的通孔,所述刹车定子位于所述侧板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建良朱智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