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元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395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单元及电池模组。电池单元包括两个沿厚度方向堆叠的袋型二次电池,各袋型二次电池具有位于头部的电极性相反的两个极耳,一个袋型二次电池的一个极耳与另一个袋型二次电池的一个极耳在厚度方向上堆叠。电池单元还包括固定架以及两个导电块。固定架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以及连接件,位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沿宽度方向的同一侧,分别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连接。其中,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形成完全收容四个极耳的头部收容空间。两个导电块安装于头部收容空间,各导电块在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袋型二次电池的两个堆叠的极耳以面对面方式接触。电池模组包括沿厚度方向堆叠在一起的多个电池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元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单元以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具有各种形式。依据外壳类型,二次电池可以分为袋型二次电池和罐型二次电池。袋型二次电池的外壳由包括聚合物层和金属层的层压片制成。罐型二次电池的外壳通常由金属壳和金属顶盖片构成。目前采用袋型二次电池的电池模组一般通过一体成型及通过铝板或者塑胶结构上下直接对扣形成电池单元的固定架结构,但这种实现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电连接实现方式较为复杂或者较不成熟,目前电池单元并联连接多采用超声焊接或者激光焊接的方式来实现,但不管选用哪种实现方式都对工装夹具、设备及人员有较高的要求,生产效率及生产成本较高;2)电池单元整体过流能力较弱,无法满足整车的快充需求;目前电池单元均采用焊接的方式来实现电连接,但不管通过超声焊接还是激光焊接其焊接有效接触面积都是十分有限的,继而电池模组整体的过流能力相对也就比较弱,难以满足日益凸显的快充需求;3)电池模组的组装过程需要对袋型二次电池的极耳进行额外的绝缘防护,目前在采用袋型二次电池的电池模组中极耳间距离一般都比较近且露出于电池单元的固定架,加上极耳较软、易变形,故在电池模组的组装过程均需要对极耳采取额外的绝缘防护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元以及电池模组,其能在电池模组的组装过程无需为袋型二次电池的极耳提供额外的绝缘防护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单元,其包括两个沿厚度方向堆叠的袋型二次电池,各袋型二次电池具有位于头部的电极性相反的两个极耳,一个袋型二次电池的一个极耳与另一个袋型二次电池的一个极耳在厚度方向上堆叠。电池单元还包括固定架以及两个导电块。固定架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以及连接件,位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沿宽度方向的同一侧,分别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连接。其中,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沿厚度方向相对并在沿宽度方向的一侧接合在一起以收容两个袋型二次电池且形成收容两个袋型二次电池的头部以及完全收容四个极耳的头部收容空间。两个导电块,安装于头部收容空间,各导电块在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袋型二次电池的两个堆叠的极耳以面对面方式接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前述的沿厚度方向堆叠在一起的多个电池单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四个极耳完全收容于头部收容空间、进而四个极耳被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完全遮蔽,从而无需像
技术介绍
一样在电池模组的组装过程中需要为极耳提供单独的绝缘防护,如此不仅降低了电池模组的开发费用,而且极大的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组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固定架的立体图,其处于展开状态。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固定架的立体图,其处于第一框体和/或第二框体相对连接件翻转并结合的状态。图4是图3的另一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图5是与图3类似的变形例。图6是图5的变形例。图7是本技术的固定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固定架从另一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单元的分解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单元的组装立体图。图11是图10的另一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2是图9的电池单元的导电块的立体图。图13是图12的另一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4示出两个极耳、导电块以及固定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了清楚起见,两个极耳与导电块未接触。图15是图10的部分剖视图。图16是图15的一变形例。图17是图15的另一变形例。图18是与图10类似的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组装立体图。图19是图18的电池单元的分解图。图20是与图18类似的电池单元的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一个导电块用作输出导电块。图21是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采用图9至图11的电池单元。图22是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采用图18至图20的电池单元。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L长度方向W宽度方向T厚度方向1电池单元11袋型二次电池111极耳1111开口12固定架121第一框体1211第一宽度方向内侧框部1212第一宽度方向外侧框部12121第一扣持孔12122第一扣持突起1213第一长度方向头框部R1第一收容凹部12131第一安装突部121311第一安装孔121312定位突起12132穿孔1214第一长度方向尾框部C1第一收容凹槽12141第一卡孔12142第一卡扣H1第一中空腔122第二框体1221第二宽度方向内侧框部1222第二宽度方向外侧框部12221第二扣持突起12222第二扣持孔1223第二长度方向头框部12231第二安装突部122311第二安装孔12232安装座122321接合孔R2第二收容凹部1224第二长度方向尾框部C2第二收容凹槽12241第二卡扣12242第二卡孔H2第二中空腔S1尾部收容空间S2头部收容空间S3侧部收容空间S4中间收容空间P装配柱G装配槽123连接件1231主体部1232缘部12321凹陷部13导电块131定位凹部132通孔133盖部134突片135凸缘136容置凹槽14紧固件15固定件16第一导热盖板17第二导热盖板2输出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固定架、电池单元以及电池模组。首先说明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固定架。参照图1至图8,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固定架12包括:第一框体121;第二框体122;以及连接件123,位于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之间,并分别与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连接。其中,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能够朝向彼此相对连接件123翻转以使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沿厚度方向T堆叠并接合在一起以至少形成头部收容空间S2。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固定架12中,后述的袋型二次电池11的极耳111能够完全收容于头部收容空间S2进而被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完全遮蔽,从而无需像
技术介绍
一样在电池模组的组装过程中需要为极耳111提供额外的绝缘防护措施,如此不仅降低了电池模组的开发费用,而且极大的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组装效率。参照图1至图8,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还一起形成收容两个袋型二次电池11的尾部的尾部收容空间S1、收容两个袋型二次电池11的侧部的两个侧部收容空间S3以及由尾部收容空间S1、头部收容空间S2以及两个侧部收容空间S3围绕的收容两个袋型二次电池11的其余部分的中间收容空间S4。参照图1至图4,第一框体121具有:第一宽度方向内侧框部1211,与连接件123的宽度方向W的一侧连接;第一宽度方向外侧框部1212,沿宽度方向W与第一宽度方向内侧框部1211相对;第一长度方向头框部1213,连接在第一宽度方向内侧框部1211和第一宽度方向外侧框部1212之间,形成有第一收容凹部R1;以及第一长度方向尾框部1214,沿长度方向L与第一长度方向头框部1213相对并连接在第一宽度方向内侧框部1211和第一宽度方向外侧框部1212之间,形成有第一收容凹槽C1。其中,第一长度方向头框部1213、第一宽度方向外侧框部1212、第一长度方向尾框部1214以及第一宽度方向内侧框部1211围成第一中空腔H1。第二框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池单元及电池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单元(1),包括两个沿厚度方向(T)堆叠的袋型二次电池(11),各袋型二次电池(11)具有位于头部的电极性相反的两个极耳(111),一个袋型二次电池(11)的一个极耳(111)与另一个袋型二次电池(11)的一个极耳(111)在厚度方向(T)上堆叠,其特征在于,电池单元(1)还包括固定架(12);固定架(12)包括:第一框体(121);第二框体(122);以及连接件(123),位于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的沿宽度方向(W)的同一侧,分别与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连接;其中,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沿厚度方向(T)相对并在沿宽度方向(W)的一侧接合在一起且收容两个袋型二次电池(11)并形成收容两个袋型二次电池(11)的头部以及完全收容四个极耳(111)的头部收容空间(S2);以及两个导电块(13),安装于头部收容空间(S2),各导电块(13)在厚度方向(T)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袋型二次电池(11)的两个堆叠的极耳(111)以面对面方式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元(1),包括两个沿厚度方向(T)堆叠的袋型二次电池(11),各袋型二次电池(11)具有位于头部的电极性相反的两个极耳(111),一个袋型二次电池(11)的一个极耳(111)与另一个袋型二次电池(11)的一个极耳(111)在厚度方向(T)上堆叠,其特征在于,电池单元(1)还包括固定架(12);固定架(12)包括:第一框体(121);第二框体(122);以及连接件(123),位于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的沿宽度方向(W)的同一侧,分别与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连接;其中,第一框体(121)和第二框体(122)沿厚度方向(T)相对并在沿宽度方向(W)的一侧接合在一起且收容两个袋型二次电池(11)并形成收容两个袋型二次电池(11)的头部以及完全收容四个极耳(111)的头部收容空间(S2);以及两个导电块(13),安装于头部收容空间(S2),各导电块(13)在厚度方向(T)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袋型二次电池(11)的两个堆叠的极耳(111)以面对面方式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1),其特征在于,第一框体(121)具有第一长度方向头框部(1213);第二框体(122)具有第二长度方向头框部(1223);第一长度方向头框部(1213)具有沿宽度方向(W)间隔开的三个第一安装突部(12131),各第一安装突部(12131)具有沿厚度方向(T)延伸的第一安装孔(121311);第二长度方向头框部(1223)具有沿宽度方向(W)间隔开的三个第二安装突部(12231),各第二安装突部(12231)具有沿厚度方向(T)延伸的第二安装孔(122311);其中,各第一安装突部(12131)与对应一个第二安装突部(12231)沿厚度方向(T)堆叠在一起,且各第一安装孔(121311)和对应一个第二安装孔(122311)沿厚度方向(T)对准;电池单元(1)还包括:三个紧固件(14),各紧固件(14)插入对应的一个第一安装孔(121311)和对应一个第二安装孔(122311)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元(1),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第一安装突部(12131)的沿宽度方向(W)相对的两个侧面各设置有一个定位突起(121312);各导电块(13)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安装突部(12131)之间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安装突部(12231)之间,各导电块(13)沿宽度方向(W)相反的两端各具有一定位凹部(131);其中,各定位突起(121312)插入在对应一个定位凹部(131)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元(1),其特征在于,第一长度方向头框部(1213)具有:两个穿孔(12132),沿厚度方向(T)贯通第一长度方向头框部(1213),各穿孔(12132)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安装突部(12131)之间;第二长度方向头框部(1223)具有:两个安装座(12232),各安装座(12232)具有沿厚度方向(T)延伸的接合孔(122321);其中,各穿孔(12132)和对应一个安装座(12232)的接合孔(122321)沿厚度方向(T)对准;各导电块(13)具有沿厚度方向(T)贯通的通孔(132);电池单元(1)还包括:两个固定件(15),各固定件(15)穿过第一长度方向头框部(1213)的对应的一个穿孔(12132)以及对应一个导电块(13)的通孔(132)、插入并接合对应一个安装座(12232)的接合孔(122321),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上富蔡锦榕仝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