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盘式小零件热浸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1313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盘式小零件热浸镀装置,包括锌液池和料斗,其特征在于在锌液池上方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有带料斗的转轮。通过锌池上方的转轮及其上吊挂的料斗的转动,使料斗中的被镀小零件随之自动浸入、停留于锌液中完成热浸镀锌,之后,再随转轮的转动离开锌池液面,整个过程均实现了全部自动控制,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为因素影响大,质量不稳定,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于对浸入、停留、提出等热浸镀过程进行掌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除料斗外,其余任何部件均不与锌液接触,使用寿命长,易于操作与维护、保养,实为一理想的热浸镀机械化装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零件热浸镀装置,尤其是一种用机械方式完成 被镀零件的浸入、移动、出液等过程的装置,属于热浸镀
技术背景小零件的热浸镀,需要将被镀零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数十秒钟使液态 金属锌与铁发生反应,在零件表面形成一层金属合金镀层,然后将零件从 锌液中提出,再以振动或离心抛甩的方式去除多余的锌液,以控制镀层的 厚度,最后入水冷却得到金属镀件。被镀零件浸入锌液池后,在锌液中浸 泡,再由锌液中提出,这些过程是热浸镀工艺最关键的工序。尤其是浸入 的速度、浸泡的时间和提出的速度,都直接影响着镀件的品质。目前该工 序一般以手工和机械料斗操作为主。手工操作时由工人将被镀零件装入带长柄的料斗,然后将料斗浸入锌液池30 120秒,再从锌液池中抬出料斗, 抖除部分锌液,将镀后零件倒入离心机甩掉其余的锌液,最后入水冷却。 浸入、提出的速度和浸泡时间与工人的经验和习惯有关,受人为因素影响 较大,质量不稳定,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成本高;机械料斗操作一 般采用悬臂吊与料斗的组合,被镀零件装入料斗,用悬臂吊提料斗浸入锌 液池,浸泡数十秒后提出,送入离心机甩掉多余的锌液,最后入水冷却, 机械料斗操作虽解决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但由于零件在料 斗中堆积过密,易发生漏镀和相互粘连等问题。而且两种操作方式对零件 的浸入、浸泡、提出等仍由人工控制,随意性较强,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不易控制。另外操作人员长期处于近距离的高温、有害气体工作环境中, 对其身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完全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工作稳定性、可靠 性差等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化程度高,被镀件的浸入、浸泡、 提出均易于控制的轮盘式小零件热浸镀装置。本实有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轮盘式小零件热浸镀装置, 包括锌液池和料斗,其特征在于在锌液池上方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 有带料斗的转轮。以便转轮转动时,使其上的料斗随之转动,以实现料斗 及其内被镀件的自动浸入锌液中、浸泡于锌液中、从锌液中提出等过程。所述转轮由对称设置的轮盘对以及设于轮盘对中心处的轮轴构成,轮 轴与驱动器相连,以便在驱动器带动下使转轮转动。所述转轮轮盘对外缘,间隔设置轮辐对,轮辐对外端设有连接两轮辐 的芯轴,芯轴上吊挂料斗,以便料斗随轮盘的转动进入、停留、提出锌液 池。所述料斗由网状或孔板篮框、臂杆和上轴套组成,上轴套套装在芯轴 上,并绕芯轴转动,上轴套总长度小于轮辐芯轴,以便运转时使料斗与轮 辐芯轴不发生干涉。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即 通过锌液池上方的转轮及其上吊挂的料斗的转动,使料斗中的被镀小零件 随之自动浸入、停留于锌液中完成热浸镀,之后,再随转轮的转动离开锌 池液面,整个过程均实现了全部自动控制,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技术中,人 为因素影响大,质量不稳定,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于对浸入、停 留、提出等热浸镀过程进行掌控等问题,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 稳定、可靠,除料斗外,其余任何部件均不与锌液接触,使用寿命长,易 于操作与维护、保养,实为一理想的热浸镀机械化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之内容并不 局限于此。锌液池6的上方安装固定支撑架5,支撑架5上通过轴承及轴承座8 安装固定转轮3的轮轴7,转轮3由相对设置的前后两轮盘9及中心处的轮 轴7构成,每一轮盘9的边缘按圆周等分设置四个轮辐2,相对的两轮辐2 之间设有芯轴4,芯轴4上吊装料斗1,料斗1由网状或孔板篮框10、臂杆 11和上轴套12组成,上轴套12套装在芯轴4上,并绕芯轴4转动,以方 便锌液的流出和料斗1的翻转卸料,料斗1及其上轴套12总长度应小于轮 辐芯轴4,使运转时料斗1与轮辐芯轴4不发生干涉,轮轴7与镀池6外的 驱动装置相连,以驱动转轮3、轮辐2、料斗1转动,以完成循环不断的小 零件金属镀,驱动装置为现有技术的动力电机、联轴器、减速器及控制器, 以驱动、控制转轮3的转动,从而带动料斗l移动。权利要求1、一种轮盘式小零件热浸镀装置,包括锌液池和料斗,其特征在于锌液池上方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有带料斗的转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盘式小零件热浸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转轮由对称设置的轮盘对以及设于轮盘对中心处的轮轴构成,轮轴与动力 驱动器相连。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盘式小零件热浸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转轮轮盘对的外缘间隔设置轮辐对,轮辐对外端设有连接两轮辐的芯轴, 芯轴上吊挂料斗。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盘式小零件热浸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料斗由网状或孔板篮框、臂杆和上轴套组成,上轴套套装在芯轴上,并绕 芯轴转动,上轴套总长度小于轮辐芯轴。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轮盘式小零件热浸镀装置,包括锌液池和料斗,其特征在于在锌液池上方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有带料斗的转轮。通过锌池上方的转轮及其上吊挂的料斗的转动,使料斗中的被镀小零件随之自动浸入、停留于锌液中完成热浸镀锌,之后,再随转轮的转动离开锌池液面,整个过程均实现了全部自动控制,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为因素影响大,质量不稳定,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于对浸入、停留、提出等热浸镀过程进行掌控等问题,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除料斗外,其余任何部件均不与锌液接触,使用寿命长,易于操作与维护、保养,实为一理想的热浸镀机械化装置。文档编号C23C2/00GK201065430SQ20072010485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何明奕, 彭增华, 王胜民, 胡维梁, 蓉 谭, 赵晓军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盘式小零件热浸镀装置,包括锌液池和料斗,其特征在于锌液池上方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有带料斗的转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军王胜民胡维梁何明奕谭蓉彭增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