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机操动机构的减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0623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机操动机构的减速装置,包括输入轴、主动齿轮、第一减速机构以及第二减速机构,所述输入轴与主动齿轮相连;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包括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以及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底部设有第一内齿轮,所述第一转盘顶部设有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包括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以及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底部设有第二内齿轮,所述第二转盘顶部设有第二输出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动力传递稳定快速,集成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动机操动机构的减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机操动机构的减速装置。
技术介绍
减速装置作为机械传动重要部件,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汽车等行业。常见的减速装置通常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直径不同的齿轮来实现减速。现有的减速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大幅磨损,传动效果欠佳,这是因为减速机构内部机构复杂,集成度较低,造成连接结构稳定性差,影响传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机操动机构的减速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动机操动机构的减速装置,包括输入轴、主动齿轮、第一减速机构以及第二减速机构,所述输入轴与主动齿轮相连;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包括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以及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底部设有第一内齿轮,所述第一内齿轮与第一转盘同心设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转盘底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内齿轮相齿合,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一内齿轮相齿合,所述第一转盘顶部设有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包括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以及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底部设有第二内齿轮,所述第二内齿轮与第二转盘同心设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第四从动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转盘底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第二内齿轮相齿合,第四从动齿轮与第二内齿轮相齿合,所述第二转盘顶部设有第二输出轴;所述主动齿轮左侧与第一减速机构的第一从动齿轮相齿合、主动齿轮右侧与第一减速机构的第二从动齿轮相齿合,第一减速机构的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关于主动齿轮对称;所述第一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左侧与第二减速机构的第三从动齿轮相齿合,第一齿轮右侧与第二减速机构的第四从动齿轮相齿合,第二减速机构的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关于第一齿轮对称。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外部动力输出至输入轴,输入轴带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转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带动第一内齿轮、第一转盘以及第一输出轴转动,第一输出轴带动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转动,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带动第二内齿轮、第二转盘以及第二输出轴转动,本技术结构简单,动力传递稳定快速,集成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减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二减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1-输入轴,102-主动齿轮,103-第一从动齿轮,104-第二从动齿轮,105-第一转盘,106-第一内齿轮,107-第一输出轴,108-第三从动齿轮,109-第四从动齿轮,110-第二转盘,111-第二内齿轮,112-第二输出轴,113-第一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所示,一种用于电动机操动机构的减速装置,包括输入轴、主动齿轮、第一减速机构以及第二减速机构,所述输入轴与主动齿轮相连;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包括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以及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底部设有第一内齿轮,所述第一内齿轮与第一转盘同心设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转盘底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内齿轮相齿合,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一内齿轮相齿合,所述第一转盘顶部设有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包括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以及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底部设有第二内齿轮,所述第二内齿轮与第二转盘同心设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第四从动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转盘底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第二内齿轮相齿合,第四从动齿轮与第二内齿轮相齿合,所述第二转盘顶部设有第二输出轴;所述主动齿轮左侧与第一减速机构的第一从动齿轮相齿合、主动齿轮右侧与第一减速机构的第二从动齿轮相齿合,第一减速机构的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关于主动齿轮对称;所述第一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左侧与第二减速机构的第三从动齿轮相齿合,第一齿轮右侧与第二减速机构的第四从动齿轮相齿合,第二减速机构的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关于第一齿轮对称。本技术利用外部动力输出至输入轴,输入轴带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转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带动第一内齿轮、第一转盘以及第一输出轴转动,第一输出轴带动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转动,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带动第二内齿轮、第二转盘以及第二输出轴转动,本技术结构简单,动力传递稳定快速,集成度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电动机操动机构的减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动机操动机构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主动齿轮、第一减速机构以及第二减速机构,所述输入轴与主动齿轮相连;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包括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以及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底部设有第一内齿轮,所述第一内齿轮与第一转盘同心设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转盘底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内齿轮相齿合,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一内齿轮相齿合,所述第一转盘顶部设有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包括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以及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底部设有第二内齿轮,所述第二内齿轮与第二转盘同心设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第四从动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转盘底部,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第二内齿轮相齿合,第四从动齿轮与第二内齿轮相齿合,所述第二转盘顶部设有第二输出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机操动机构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主动齿轮、第一减速机构以及第二减速机构,所述输入轴与主动齿轮相连;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包括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以及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底部设有第一内齿轮,所述第一内齿轮与第一转盘同心设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转盘底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内齿轮相齿合,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一内齿轮相齿合,所述第一转盘顶部设有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包括第三从动齿轮、第四从动齿轮以及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底部设有第二内齿轮,所述第二内齿轮与第二转盘同心设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第四从动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创谊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