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036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包括:骨架隔离基础粉,水玻璃,盐酸,硼酸酐,山梨酸,乙二酸,石蕊,水适量;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硅胶为缓冲材料和防霉粉载体,在使用时不仅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还可以在霉变发生的第一阶段进行吸水,霉变的第二三阶段将产生的碱性物质吸收掉,极大程度上避免了玻璃的霉变;此外该防霉粉中含有石蕊粉末,可以显示该防霉粉的状态,从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了解防霉粉是否失效,是否未使用,并以此为根据进行回收和更换防霉粉,同时提高了防霉效果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成品玻璃板在发运后储存前需要打包,为防止玻璃表面刮花受损,打包时,相邻的两片玻璃之间要有隔离层,隔离层还可以防止玻璃板因静电吸附在一起;玻璃产品(如平板玻璃及其加工制品)如储存运输不当,会因玻璃之间的摩擦而刮伤或产生腐蚀(发霉),影响玻璃的最终使用,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玻璃在存放时“发霉”是空气中的水分在玻璃表面凝结引发的;发霉使玻璃外观严重污损;为防止玻璃发霉,普通平板玻璃常常要用化学隔离剂;现有的防霉粉价格较高且大多难以再次回收利用,成本较高;且制备工序较繁琐,流程复杂;需要额外引入隔离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不仅具有传统防霉粉的防霉功能,还可以将部分未失效的防霉粉回收利用,此外该防霉粉含有硅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和防磨损的作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其成分按重量份计:骨架隔离基础粉30~40份,水玻璃20~30份,盐酸40~60份,硼酸酐10~25份,山梨酸1~5份,乙二酸1~5份,氯化铜1~3份,水适量。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粉碎:按配比称取原料后,将骨架隔离基础粉、硼酸酐、山梨酸、苯甲酸、乙二酸和氯化铜分别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球磨的转速为1000~1100rpm;b、溶解、反应:将盐酸和经步骤a得到的骨架隔离基础粉、硼酸酐、山梨酸、苯甲酸、乙二酸与氯化铜加入到适量水中,并使用超声震荡使溶剂充分分散,待搅拌均匀后可将水玻璃倒入水中,在倒入水玻璃的同时对溶液进行加热,并持续震荡,待水分蒸干后得到固体组分,将所得固体组分记为组分a;c、破碎:将步骤经b得到组分a先切碎为若干小块,再进行研磨处理,最后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所得粉末即为防霉粉成品;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球磨后粉末的粒径为600~1000目,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球磨后粉末的粒径为400~500目。优选的,所述步骤c球磨的转速为1000~1100rpm。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超声分散的频率为50~100Hz,加热温度为50~90℃。优选的,所述骨架隔离基础粉包括聚酯树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硅胶为缓冲材料和防霉粉载体,在使用时不仅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还可以在霉变发生的第一阶段进行吸水,在霉变的第二三阶段将产生的碱性物质吸收掉,极大程度上避免了玻璃的霉变;此外该防霉粉中含有氯化铜粉末,可以显示该防霉粉的状态,当防霉粉失效后,氯化铜与霉变时产生的碱反应生成蓝色沉淀,防霉粉整体变为蓝色,从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了解防霉粉是否失效,是否未使用,并以此为根据进行回收和更换防霉粉,同时提高了防霉效果和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其成分按重量份计:聚酯树脂15份,聚乙烯15份,水玻璃25份,盐酸50份,硼酸酐15份,山梨酸1份,乙二酸3份,氯化铜2份,水适量。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粉碎:按配比称取原料后,将骨架隔离基础粉、硼酸酐、山梨酸、苯甲酸、乙二酸和氯化铜分别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a球磨的转速为1050rpm,球磨的目数为600目;b、溶解、反应:将盐酸和经步骤a得到的骨架隔离基础粉、硼酸酐、山梨酸、苯甲酸、乙二酸与氯化铜加入到适量水中,并使用超声震荡使溶剂充分分散,超声分散的频率为75Hz;待搅拌均匀后可将水玻璃倒入水中,在倒入水玻璃的同时对溶液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50℃;并持续震荡,待水分蒸干后得到固体组分,将所得固体组分记为组分a;c、破碎:将步骤经b得到组分a先切碎为若干小块,再进行研磨处理,最后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所得粉末即为防霉粉成品,a球磨的转速为1100rpm,球磨的目数为450目。实施例2: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其成分按重量份计:聚乙烯20份,聚丙烯15份,水玻璃20份,盐酸40份,硼酸酐25份,山梨酸3份,乙二酸2份,氯化铜3份,水适量。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粉碎:按配比称取原料后,将骨架隔离基础粉、硼酸酐、山梨酸、苯甲酸、乙二酸和氯化铜分别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a球磨的转速为1000rpm,球磨的目数为750目;b、溶解、反应:将盐酸和经步骤a得到的骨架隔离基础粉、硼酸酐、山梨酸、苯甲酸、乙二酸与氯化铜加入到适量水中,并使用超声震荡使溶剂充分分散,超声分散的频率为60Hz;待搅拌均匀后可将水玻璃倒入水中,在倒入水玻璃的同时对溶液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70℃;并持续震荡,待水分蒸干后得到固体组分,将所得固体组分记为组分a;c、破碎:将步骤经b得到组分a先切碎为若干小块,再进行研磨处理,最后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所得粉末即为防霉粉成品,a球磨的转速为1050rpm,球磨的目数为500目。实施例3: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其成分按重量份计:聚丙烯2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水玻璃25份,盐酸55份,硼酸酐10份,山梨酸4份,乙二酸5份,氯化铜1份,水适量。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粉碎:按配比称取原料后,将骨架隔离基础粉、硼酸酐、山梨酸、苯甲酸、乙二酸和氯化铜分别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a球磨的转速为100rpm,球磨的目数为900目;b、溶解、反应:将盐酸和经步骤a得到的骨架隔离基础粉、硼酸酐、山梨酸、苯甲酸、乙二酸与氯化铜加入到适量水中,并使用超声震荡使溶剂充分分散,超声分散的频率为50Hz;待搅拌均匀后可将水玻璃倒入水中,在倒入水玻璃的同时对溶液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0℃;并持续震荡,待水分蒸干后得到固体组分,将所得固体组分记为组分a;c、破碎:将步骤经b得到组分a先切碎为若干小块,再进行研磨处理,最后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所得粉末即为防霉粉成品,a球磨的转速为1000rpm,球磨的目数为400目。实施例4: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其成分按重量份计:聚酯树脂1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0份,水玻璃30份,盐酸60份,硼酸酐20份,山梨酸5份,乙二酸1份,氯化铜3份,水适量。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粉碎:按配比称取原料后,将骨架隔离基础粉、硼酸酐、山梨酸、苯甲酸、乙二酸和氯化铜分别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a球磨的转速为1050rpm,球磨的目数为1000目;b、溶解、反应:将盐酸和经步骤a得到的骨架隔离基础粉、硼酸酐、山梨酸、苯甲酸、乙二酸与氯化铜加入到适量水中,并使用超声震荡使溶剂充分分散,超声分散的频率为100Hz;待搅拌均匀后可将水玻璃倒入水中,在倒入水玻璃的同时对溶液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0℃;并持续震荡,待水分蒸干后得到固体组分,将所得固体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其特征在于:其成分按重量份计:骨架隔离基础粉30~40份,水玻璃20~30份,盐酸40~60份,硼酸酐10~25份,山梨酸1~5份,乙二酸1~5份,氯化铜1~3份,水适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其特征在于:其成分按重量份计:骨架隔离基础粉30~40份,水玻璃20~30份,盐酸40~60份,硼酸酐10~25份,山梨酸1~5份,乙二酸1~5份,氯化铜1~3份,水适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玻璃防霉粉,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粉碎:按配比称取原料后,将骨架隔离基础粉、硼酸酐、山梨酸、苯甲酸、乙二酸和氯化铜分别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球磨的转速为1000~1100rpm;b、溶解、反应:将盐酸和经步骤a得到的骨架隔离基础粉、硼酸酐、山梨酸、苯甲酸、乙二酸与氯化铜加入到适量水中,并使用超声震荡使溶剂充分分散,待搅拌均匀后可将水玻璃倒入水中,在倒入水玻璃的同时对溶液进行加热,并持续震荡,待水分蒸干后得到固体组分,将所得固体组分记为组分a;c、破碎: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丽涛崔岩王硕
申请(专利权)人:萧县沃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