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轿门锁功能的异步门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0091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52
一种集成轿门锁功能的异步门刀装置,包括两对相配合的刀片组件,刀片组件包括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之间分别铰接有一对第一传动板和一对第三传动板,活动刀片、固定刀片和第一传动板或第三传动板之间构成平行四边形联动结构,固定刀片之间铰接有拉簧和一对第二传动板,固定刀片与第二传动板之间构成平行四边形联动结构,其中一侧的固定刀片上安装有撞轮,其技术要点是:另一侧的固定刀片上铰接有锁钩,锁钩与撞轮侧的固定刀片之间铰接有带有滑槽的连板,撞轮侧的活动刀片上设有限位在滑槽内的拨杆,锁钩侧的活动刀片上设有限位在锁钩内的拨杆。其具有质量优越、现场安装调试方便、运行稳定等优点,满足新国标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轿门锁功能的异步门刀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带轿门锁功能的门刀,尤其涉及一种集成轿门锁功能的异步门刀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最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法,如果由于任何原因电梯停在开锁区域,应能在层站处(用三角钥匙)或者轿厢内用不超过300N的力,手动打开轿门和层门;为了限制轿厢内人员开启轿门,应提供措施使轿厢运行时,开启轿门的力应大于50N,在开门限制装置处施加1000N的力,轿门开启不能超过50mm。现有的技术中,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4098011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集成轿门锁功能的门刀装置”,该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刀片组件动作靠撞轮沿坡板向下移动到水平位置夹持门球实现开关门动作,且只有一个防止向下移动的限位。如果安装不到位,在关门过程中第一刀片组件受门球的作用力导致向上运动没有夹住门球,锁钩提前动作,造成安全隐患。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5645240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轿门锁装置”,该技术方案的门吊板上安装有主门刀机构,主门刀机构的右刀片上固定有副门刀机构,主门刀实现层门锁的开启,副门刀实现轿门锁的开启,这种门刀与门锁分开设计的结构复杂,调试效率低,并且经常发生故障。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605912U的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电梯轿门锁”,该技术方案要求在每层层门装置上安装撞弓来实现轿门锁的开启,对安装位置精度要求高,安装难度大。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4528505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一体式轿门锁门刀”,该技术方案采用同步门刀结构,其门机结构复杂,生产加工精度要求高,装配用时长,导致故障率高,增加了制作成本。同步门刀对门刀安装位置要求非常精确,现场安装调节增加了难度,其可靠性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质量优越、现场安装调试方便、运行稳定的,同时满足新国标要求的一种集成轿门锁功能的异步门刀装置。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该集成轿门锁功能的异步门刀装置包括两对相配合的刀片组件,刀片组件包括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之间分别铰接有一对第一传动板和一对第三传动板,活动刀片、固定刀片和第一传动板或第三传动板之间构成平行四边形联动结构,固定刀片之间铰接有拉簧和一对第二传动板,固定刀片与第二传动板之间构成平行四边形联动结构,其中一侧的固定刀片上安装有撞轮,其技术要点是:另一侧的固定刀片上铰接有锁钩,锁钩与撞轮侧的固定刀片之间铰接有带有滑槽的连板,撞轮侧的活动刀片上设有限位在滑槽内的拨杆,锁钩侧的活动刀片上设有限位在锁钩内的拨杆。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右活动刀片上固定有用于解锁的拨杆,右活动刀片左右摆动通过拨杆带动锁钩转动,实现锁钩的开闭。右活动刀片上固定的拨杆穿过右固定刀片上的通孔与锁钩形成联动,通孔对拨杆左右摆动进行限位,限制右活动刀片移动范围。左活动刀片、第一传动板在左固定刀片前面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联动机构,左活动刀片上固定有用于解锁的拨杆,左活动刀片左右摆动通过拨杆带动连杆使锁钩转动,实现锁钩开闭。左活动刀片上固定的拨杆穿过左固定刀片上的通孔,通孔对拨杆左右摆动进行限位,限制左活动刀片移动范围。左固定刀片、右固定刀片、第二传动板形成平行四边形联动机构,左固定刀片上设有固定的撞轮,撞轮可沿固定在门机座板上的导板向上移动,左固定刀片与右固定刀片间距缩小,实现左、右刀片夹持门球。拉簧分别与左固定刀片和右固定刀片连接,起到复位作用。通过有无层门锁的门球判断轿厢是否在平层区域。在平层区域时门机正常开门动作,门刀向开门方向移动,右活动刀片被门球触发动作打开锁钩,同时撞轮沿导板动作使左固定刀片动作,带动左活动刀片夹紧门球,实现层门、轿门的联动。在平层区域门机不动作时,手动扒开轿门,右活动刀片被门球触发动作打开锁钩,轿门可以完全打开。在非平层区域时,无任何机构触发左、右活动门刀的动作,故锁钩处于闭锁状态,不能完全打开轿门。本技术在平层区域,无论电梯是否有电,在轿厢内、层站外均可打开轿门和层门,实现非正常情况下轿厢内乘客的自救和轿厢外的救援;在非平层区域,无论电梯是否有电,在轿厢内乘客都不能打开轿门,防止轿厢内乘客因轿门的开启误入井道产生危险。这种带轿门锁功能的异步门刀装置符合新修订的国标中对轿门锁的开启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关门到位和未动作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关门到位和未动作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在平层区域正常开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在非平层区域不能打开轿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在平层区域轿厢内手动打开轿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在平层区域层站手动打开层门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左活动刀片、1.1拨杆、2左固定刀片、2.1通孔、3撞轮、4第一传动板、5第一传动板、6第二传动板、7右固定刀片、7.1通孔、8右活动刀片、8.1拨杆、9第三传动板、10门刀座板、11拉簧、12第二传动板、13第三传动板、14锁钩、15连扳、15.1滑槽、16锁片、17导板、18层门锁门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7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该集成轿门锁功能的异步门刀装置主要包括两对相配合的刀片组件。其中,刀片组件包括左活动刀片1、右活动刀片8、左固定刀片2和右固定刀片7,右固定刀片7固定在门刀座板10上。左活动刀片1和左固定刀片2之间铰接有一对第一传动板4&5,右活动刀片8和右固定刀片7之间铰接有一对第三传动板9&13。左活动刀片1、左固定刀片2、第一传动板4&5之间,右活动刀片8、右固定刀片7、第三传动板9&13之间分别构成平行四边形联动结构。左固定刀片2和右固定刀片7之间铰接有拉簧11和一对第二传动板6&12,左固定刀片2、右固定刀片7以及第二传动板6&12之间构成平行四边形联动结构,左固定刀片2上安装有撞轮3,撞轮3限位在导板17上。右固定刀片7上部通过螺母铰接有锁钩14,锁钩14通过自身旋转与锁片16相互卡接实现锁钩的开闭,右活动刀片8上设有贯穿右固定刀片7上的通孔7.1并限位在锁钩内的拨杆8.1,通孔7.1对拨杆8.1左右摆动进行限位,并确定右活动刀片8和右固定刀片7的间距。锁钩14与左固定刀片2之间铰接有带有滑槽15.1的连板15,左活动刀片1上部设有贯穿左固定刀片2的通孔2.1并限位在滑槽15.1内的拨杆1.1,通孔2.1对拨杆1.1左右摆动进行限位,并确定左活动刀片1和左固定刀片2的间距。拨杆1.1在连扳15的滑槽15.1内滑动,当拨杆1.1滑动超出滑槽15.1范围时可带动锁钩14转动。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一、在平层区域,左活动刀片1和右活动刀片8之间设有层门锁门球18。平层区域正常开门时:如图4所示,门机驱动右固定刀片7向开门方向移动(图4中箭头方向),层门锁门球18触发右活动刀片8、右固定刀片7与第三传动板9&13构成的平行四边形联动机构,右活动刀片8向右固定刀片7靠拢,右活动刀片8上的拨杆8.1在通孔7.1内移动到限位处,同时拨杆8.1带动锁钩14顺时针转动(图4角度),锁钩14脱离锁片16,实现开锁。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集成轿门锁功能的异步门刀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轿门锁功能的异步门刀装置,包括两对相配合的刀片组件,刀片组件包括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之间分别铰接有一对第一传动板和一对第三传动板,活动刀片、固定刀片和第一传动板或第三传动板之间构成平行四边形联动结构,固定刀片之间铰接有拉簧和一对第二传动板,固定刀片与第二传动板之间构成平行四边形联动结构,其中一侧的固定刀片上安装有撞轮,其特征在于:另一侧的固定刀片上铰接有锁钩,锁钩与撞轮侧的固定刀片之间铰接有带有滑槽的连板,撞轮侧的活动刀片上设有限位在滑槽内的拨杆,锁钩侧的活动刀片上设有限位在锁钩内的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轿门锁功能的异步门刀装置,包括两对相配合的刀片组件,刀片组件包括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之间分别铰接有一对第一传动板和一对第三传动板,活动刀片、固定刀片和第一传动板或第三传动板之间构成平行四边形联动结构,固定刀片之间铰接有拉簧和一对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远大智能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