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项灿专利>正文

一种电机侧隐藏出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653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侧隐藏出线结构,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有电机、电机轴和两个车架片,电机和两个车架片均套设于电机轴上,两个车架片位于电机的两侧,电机中设置有铁芯和磁钢圈,铁芯通过键套设于电机轴上,磁钢圈套设于电机轴上,磁钢圈上设置有磁钢,磁钢对应铁芯的圆周面设置,电机轴上设置有出线槽,铁芯上连接有出线,出线通过出线槽从电机内延伸出电机外且位于电机与车架片之间,解决了出线容易损坏以及车架片强度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侧隐藏出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机,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机侧隐藏出线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在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生活趋向于便捷化,很多地方都会提供免费充电,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越来越受欢迎,电动自行车的电机安置于后车轮的轴上,电机的出线均沿电机轴延伸到车轮的侧边并穿过车架片与电池连接,出线从电机轴的轴端伸出存在缺陷:一是车架片上需要开设供出线穿过的孔洞,这样会造成车架片的强度下降,容易损坏;二是出线露于车架片外,容易与外界的物体在碰撞摩擦间导致出线的外表皮损坏,导致内部电线裸露,出现漏电的安全隐患,一旦下雨天进水,容易烧坏电路,危及人身安全;三是骑车过程中容易出现颠簸,车架片会相对出线移动,容易压断出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护出线同时提高车架片强度的电机侧隐藏出线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侧隐藏出线结构,包括有电机、电机轴和两个车架片,所述电机和两个车架片均套设于电机轴上,两个所述车架片位于电机的两侧,所述电机中设置有铁芯和磁钢圈,所述铁芯通过键套设于电机轴上,所述磁钢圈套设于电机轴上,所述磁钢圈上设置有磁钢,所述磁钢对应铁芯的圆周面设置,所述电机轴上设置有出线槽,所述铁芯上连接有出线,所述出线通过出线槽从电机内延伸出电机外且位于电机与车架片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轴上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铁芯远离磁钢圈的一侧且套设于出线槽上,对出线进行限位,所述电机上设置有与第一轴承相适配的轴承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轴上还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位于电机外且套设于出线槽上,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上套设有皮带座,所述电机上设置有皮带座孔,所述皮带座孔与轴承孔连通,所述皮带座沿电机轴的长度方向延伸至皮带座孔中,所述皮带座的延伸部分与电机轴的外表面相分离,所述皮带座的延伸部分外套设有皮带座锁母,所述皮带座锁母与皮带座孔相适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皮带座上沿出线从电机内延伸出电机外的方向依次套设有皮带飞轮、调整垫圈和锁紧螺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片与电机之间设置有隔套,所述车架片远离电机的一侧上依次设置有平垫、弹力垫和盖形螺母,所述隔套、平垫、弹力垫和盖形螺母均套设于电机轴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位于出线一侧的隔套上设置有供出线伸出的出线口,所述出线口和出线槽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轴上套设有太阳齿,所述太阳齿与磁钢圈固定连接,所述太阳齿的周边设置有三个行星齿,三个所述行星齿均与太阳齿啮合,太阳齿和三个行星齿均位于电机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轴上固定套设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位于电机中且与行星齿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轴上还套设有罗拉刹车法兰座,所述罗拉刹车法兰座固定连接于远离第一轴承的端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罗拉刹车法兰座与电机轴之间设置有第三轴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具备电动自行车能够在电机的驱动下前行的基本条件下,将连接铁芯与电池的出线从车架片穿过改为不从车架片穿过的结构,使得车架片保持自身的完整性,提高了车架片的强度,利于延长车架片的寿命;还使得出线在车架片的保护下,即使自行车侧翻、发生磕碰亦或是颠簸,出线均不会发生磨损或者被压断,提高了出线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安全性,避免了出线被磨损坏而导致雨天水渗入出线中,引发短路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机轴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机轴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出线槽处的隔套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出线槽处的隔套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机侧隐藏出线结构,包括有电机1、电机轴2和两个车架片3,电机1和两个车架片3均套设于电机轴2上,两个车架片3位于电机1的两侧,电机1中设置有铁芯11和磁钢圈12,铁芯11通过键套设于电机轴2上,即铁芯11相对电机轴2始终保持静止,铁芯11为定子,磁钢圈12套设于电机轴2上,磁钢圈12可相对电机轴2转动,磁钢圈12上设置有磁钢13,磁钢13对应铁芯11的圆周面设置,通过铁芯11通电,使得磁钢13在铁芯11产生的磁场下带动磁钢圈11相对铁芯11转动,即可使得电机1相对电机轴2转动。电机轴2上设置有出线槽21,铁芯11上连接有出线14,出线14通过出线槽21从电机1内延伸出电机1外且位于电机1与车架片3之间,出线14用于连接铁芯11与电池,电池的电能通过出线14到达铁芯11,使得铁芯11带电,现有技术中,出线14从电机内部伸出后就从车架片3上穿过,从车架片3的外表面延伸至电池,而本专利技术的出线14伸出电机1外后,并不穿过车架片3,而是沿车架片3朝向电机1的侧面延伸至电池,相比之下,后者的未开孔车架片3比前者开孔的车架片3的强度更高,结构更加稳定,有利于延长车架片3的使用寿命,同时对出线14也是一种保护,出线14位于车架片3与电机1之间,即使自行车侧翻或者与其他物体发生磕碰,出线14均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不会被压断或者磨损坏,提高安全性,在电机轴1上开设出线槽21避免了出线14外露而容易被磕碰到,同时出线14容纳于出线槽21中,利于后续一些零部件套设于电机轴1上,便于零部件的安装与拆卸;为提高磁钢圈12的转动效率,可在铁芯11内挖槽供磁钢圈12装入,使得磁钢圈12套设于电机轴2上时,磁钢圈12的内孔与电机轴2的外壁相分离,这使得磁钢圈12相对电机轴2转动时,两者间没有摩擦,转动效率高。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电机轴2上套设有第一轴承15,第一轴承15位于铁芯11远离磁钢圈12的一侧且套设于出线槽21上,对出线14进行限位,电机1上设置有与第一轴承15相适配的轴承孔17,第一轴承15的设计主要提高电机1和电机轴2之间的转动效率,减少电机1与电机轴2两者间的磨损;将第一轴承15套设于出线槽21上,能对出线槽21中的出线14进行限位,使得出线14不会离开出线槽21,避免了出线14被磨损坏,提高对出线14的保护,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电机轴2上还套设有第二轴承16,第二轴承16位于电机1外且套设于出线槽21上,第二轴承16的外圈上套设有皮带座4,电机1上设置有皮带座孔18,皮带座孔18与轴承孔17连通,皮带座4沿电机轴2的长度方向延伸至皮带座孔18中,皮带座4的延伸部分外套设有皮带座锁母41,皮带座4的延伸部分与电机轴2的外表面相分离,皮带座锁母41与皮带座孔18相适配,皮带座锁母41安装于皮带座孔18中并与电机1相对静止,皮带座4通过皮带座锁母41与电机1相连,第二轴承16的使用以及皮带座4的延伸部分与电机轴2相分离的设计使得皮带座4与电机轴2之间相互分离,在皮带座4相对电机轴2转动时,两者间不会相互摩擦,转动效率高;第二轴承16也对出线槽21中的出线14进行限位,避免出线14掉落出出线槽21外而与皮带座4发生缠绕现象;第二轴承16和第一轴承15的同时使用,保持电机1和皮带座4的轴心一致,从而提高转动同步。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皮带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机侧隐藏出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侧隐藏出线结构,包括有电机(1)、电机轴(2)和两个车架片(3),所述电机(1)和两个车架片(3)均套设于电机轴(2)上,两个所述车架片(3)位于电机(1)的两侧,所述电机(1)中设置有铁芯(11)和磁钢圈(12),所述铁芯(11)通过键套设于电机轴(2)上,所述磁钢圈(12)套设于电机轴(2)上,所述磁钢圈(12)上设置有磁钢(13),所述磁钢(13)对应铁芯(11)的圆周面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2)上设置有出线槽(21),所述铁芯(11)上连接有出线(14),所述出线(14)通过出线槽(21)从电机(1)内延伸出电机(1)外且位于电机(1)与车架片(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侧隐藏出线结构,包括有电机(1)、电机轴(2)和两个车架片(3),所述电机(1)和两个车架片(3)均套设于电机轴(2)上,两个所述车架片(3)位于电机(1)的两侧,所述电机(1)中设置有铁芯(11)和磁钢圈(12),所述铁芯(11)通过键套设于电机轴(2)上,所述磁钢圈(12)套设于电机轴(2)上,所述磁钢圈(12)上设置有磁钢(13),所述磁钢(13)对应铁芯(11)的圆周面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2)上设置有出线槽(21),所述铁芯(11)上连接有出线(14),所述出线(14)通过出线槽(21)从电机(1)内延伸出电机(1)外且位于电机(1)与车架片(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侧隐藏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2)上套设有第一轴承(15),所述第一轴承(15)位于铁芯(11)远离磁钢圈(12)的一侧且套设于出线槽(21)上,对出线(14)进行限位,所述电机(1)上设置有与第一轴承(15)相适配的轴承孔(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侧隐藏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2)上还套设有第二轴承(16),所述第二轴承(16)位于电机(1)外且套设于出线槽(21)上,所述第二轴承(16)的外圈上套设有皮带座(4),所述电机(1)上设置有皮带座孔(18),所述皮带座孔(18)与轴承孔(17)连通,所述皮带座(4)沿电机轴(2)的长度方向延伸至皮带座孔(18)中,所述皮带座(4)的延伸部分与电机轴(2)的外表面相分离,所述皮带座(4)的延伸部分外套设有皮带座锁母(41),所述皮带座锁母(41)与皮带座孔(18)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项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