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86002 阅读:4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生物质材料在350~500℃下进行炭化,得到一段炭化物;将所述一段炭化物用浸渍剂沥青进行浸渍后,在300~500℃下进行炭化,的二段炭化物;将所述二段炭化物进行粉碎后,在1000~1400℃下进行炭化,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原料为稻壳、椰壳等植物性原料,更容易获得,且环境更加友好;2、通过炭化和破碎可以得到合理粒径分布的负极材料,以适应不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粒径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决大功率充放电的问题的硬炭负极材料,为未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空间技术等高端储能系统的理想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能源危机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此新能源的发展目前均列入各国摆脱经济衰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产业。在新能源领域中,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环境友好、结构多样化及价格低廉等优异特性已在摄像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电器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十年来,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使得全球的通讯、能源等行业取得蓬勃发展,而且,一旦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能进一步得到大幅度提高,则其必将成为未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空间技术等高端储能系统的理想电源。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碳类负极材料可大致分为石墨、软炭和硬炭等。下面对石墨、软炭和硬炭进行分别介绍。石墨有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之分,其结构是层状结构,炭原子呈六角形排列并向二维方向延伸,层间距为0.335nm。天然或人造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缺点是:1、由于天然或人造石墨层边缘存在羰基、羧基等表面官能团,在一定的电势下,此类表面官能团极易与电解液发生氧化反应,并进一步与Li+反应形成锂盐,即所谓的SEI(Solidelectrodesurface)膜,使得首次充放电容量降低,库仑效率降低;2、另外,天然或人造石墨在反复嵌锂-脱锂过程中,表面化学官能团与溶剂,如PC,DME,DMSO等,发生溶剂共嵌形成Li-GIC层间化合物致使石墨层膨胀、发生剥落,甚至粉化,进而导致嵌锂容量下降、循环寿命缩短;3、天然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在低温下(例如-20℃)下的电化学行为不理想,主要是锂离子在石墨中扩散慢造成的,而不是电解质和“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olidelectrolyteinterface),简称SEI膜电导率低的原因;4、对于普通的天然石墨而言,由于自然进化过程中石墨化过程不彻底,存在天然杂质和缺陷结构,因此锂的插入行为不能与高质量的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相比,一般容量低于300mAh/g,第一次循环的充放电效率低于80%,而且循环性能也不理想。5、不能大功率的充放电,因此,不能成为未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空间技术等高端储能系统的理想电源。软炭即易石墨化碳,是指在2500℃的高温下能石墨化的无定形炭。软炭的石墨化度较低,晶粒尺寸小,晶面间距(d002)较大,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好。常见的软炭有石油焦、针状焦、炭纤维、中间相炭微球等。如果仔细考察软炭材料的内部结构,它可在细分为组织化区(organizedregion)和非组织化区(unorganizedregion)。组织化区由一些平行的石墨层面组成;非组织化区由四面体键接的炭和高度翘曲的石墨层面组成。热处理温度对材料结构和前脱锂性能的影响较大。其中,中间相炭微球,由于其外部呈球形,流动性好,易于制成优良的高密度电极,且石墨化度较高,不仅对Li+具有很好的嵌锂或脱嵌性能,而且球形结构使其表面易于形成一层致密的SEI膜而有效地抑制了石墨层的剥落或粉化,但缺点是1、首次充放电的不可逆容量较高;2、输出电压较低;3、无明显的充放电平台电位;4、市场价格较高。硬炭,即经过高温(>2000℃)热处理也很难获得石墨化度较高的无定形炭,硬炭的石墨化程度较低,锂离子不仅可以在碳层之间进行嵌入,而且可在炭层之间的空洞和缝隙中嵌入,所以硬炭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优点表现为:1、容量远远大于石墨的理论容量,J.R.Dahn和A.Mabuchi等认为这类材料较高的容量可能由以下三个方面引起:锂嵌入碳微晶位错等形成的纳米微孔中(即所谓的微孔贮锂机理);还与炭材料中氢的含量有关;炭材料中的微晶面两边都要可以吸纳锂离子。2、硬炭具有较宽的嵌锂电位范围和良好的锂离子扩散系数,便于锂离子快速嵌入而不析出金属锂,比较适合HEV对大功率充电特性的要求。硬炭是一种难石墨化炭,如果能得到合理空隙结构,就可以解决大功率充放电的问题。现有技术先对高软化点沥青破碎至所需粒度,然后通空气在炉内进行氧化后炭化,因此不能解决氧化的均匀性问题,造成炭化后储锂孔少且不均匀,同时强度低,造成电池的安全性差,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原料的调整和炭化到一种库伦效率高、充放电容量大、能大功率充放电硬炭负极材料,以适应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生物质材料在350~500℃下进行炭化,得到一段碳化物;将所述一段碳化物用浸渍剂沥青进行浸渍后,在300~500℃下进行炭化,得到二段碳化物;将所述二段碳化物进行粉碎后,在1000~1400℃下进行炭化,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生物质材料选自稻壳、蓖麻子壳、椰壳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浸渍剂沥青与一段碳化物的质量比为(2~3):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浸渍剂沥青的软化点低于3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浸渍剂沥青的喹啉不溶物含量小于0.2wt%。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浸渍剂沥青的残碳含量为30~40wt%。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原料为稻壳、椰壳等植物性原料,更容易获得,且环境更加友好;2、通过炭化和破碎可以得到合理粒径分布的负极材料,以适应不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粒径的要求。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以稻壳原料,经过350℃的炭化得到一段炭化物,再将其与软化点为25℃,喹啉不溶物(QI)0.1wt%,残碳为35wt%浸渍剂沥青进行浸渍,浸渍沥青与一段炭化物的质量比为2:1,然后在500℃下进行炭化,炭化后的物料经破碎后,得到中位径D50为15μm的负极材料,然后在1000℃高温炭化,所得负极材料首次库伦效率高(92%),充放电电位低(0.25~0.5V)、嵌锂容量高(280mAh/g)。实施例2本实施例以椰壳原料,经过400℃的炭化得到一段炭化物,再将其与软化点为20℃,喹啉不溶物(QI)0.2wt%,残碳为35wt%浸渍剂沥青进行浸渍,浸渍沥青与一段炭化物的质量比为2:1,然后在500℃下进行炭化,炭化后的物料经破碎后,得到中位径D50为15μm的负极材料,然后在1400℃高温炭化,所得负极材料首次库伦效率高(95%)、充放电电位低(0.25~0.5V)、嵌锂容量高(300mAh/g)。综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生物质材料在350~500℃下进行炭化,得到一段碳化物;将所述一段碳化物用沥青进行浸渍后,在300~500℃下进行炭化,的二段碳化物;将所述二段碳化物进行粉碎后,在1000~1400℃下进行炭化,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生物质材料在350~500℃下进行炭化,得到一段碳化物;将所述一段碳化物用沥青进行浸渍后,在300~500℃下进行炭化,的二段碳化物;将所述二段碳化物进行粉碎后,在1000~1400℃下进行炭化,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材料选自稻壳、蓖麻子壳、椰壳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刘春法张秀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