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806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该油气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油气管道、与油气管道连接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本体、连接在本体两侧的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本体内部倾斜设置有若干换热片,所述换热片上部位于油气管道内,所述换热片一侧倾斜设置有若干与之倾斜方向相反的沉灰板,所述本体下部倾斜设置有集灰板,通过利用换热片来对余热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对油气管道内的油进行加热,从而保证了余热的最大化利用,达到了安全可靠、节约能源、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气田领域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气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采油生产过程中,油气田井口装置内的原油由于一直处在较低的温度下,其粘度增高,流动性下降,因而造成油气的阻塞,从而大大的影响了其产量,现在主要是利用真空相变加热炉对其进行加热,在此过程中其会产生大量的余热,目前主要是利用余热来进行水的加热,而热水的用处相对较少,从而存在着能源浪费、余热回收利用不合理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节约能源、效率高的油气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气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油气管道、与油气管道连接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本体、连接在本体两侧的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本体内部倾斜设置有若干换热片,所述换热片上部位于油气管道内,所述换热片一侧倾斜设置有若干与之倾斜方向相反的沉灰板,所述本体下部倾斜设置有集灰板。作为优选,所述进烟口的形状为喇叭形。作为优选,所述出烟口的形状为喇叭形。作为优选,所述若干管热片均匀排布。作为优选,所述若干沉灰板均匀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油气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有益效果:通过利用换热片来对余热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对油气管道内的油进行加热,从而保证了余热的最大化利用,达到了安全可靠、节约能源、效率高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油气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为油气管道,2为本体,3为进烟口,4为出烟口,5为换热片,6为沉灰板,7为集灰板。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油气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油气管道1、与油气管道1连接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本体2、连接在本体2两侧的进烟口3和出烟口4,所述本体2内部倾斜设置有若干换热片5,所述换热片5上部位于油气管道1内,所述换热片5一侧倾斜设置有若干与之倾斜方向相反的沉灰板6,所述本体2下部倾斜设置有集灰板7,所述进烟口3的形状为喇叭形,所述出烟口4的形状为喇叭形,所述若干管热片5均匀排布,所述若干沉灰板6均匀排布。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油气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气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油气管道(1)、与油气管道(1)连接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本体(2)、连接在本体(2)两侧的进烟口(3)和出烟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内部倾斜设置有若干换热片(5),所述换热片(5)上部位于油气管道(1)内,所述换热片(5)一侧倾斜设置有若干与之倾斜方向相反的沉灰板(6),所述本体(2)下部倾斜设置有集灰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油气管道(1)、与油气管道(1)连接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本体(2)、连接在本体(2)两侧的进烟口(3)和出烟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内部倾斜设置有若干换热片(5),所述换热片(5)上部位于油气管道(1)内,所述换热片(5)一侧倾斜设置有若干与之倾斜方向相反的沉灰板(6),所述本体(2)下部倾斜设置有集灰板(7)。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安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