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061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属于飞机降噪设计,其包括内层板、外层板及设置于内层板和外层板之间的隔音层,内层板、外层板和隔音层固定,此外还设有降噪孔,所述降噪孔穿过隔音层至外层板且按一定排布规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隔音层上贴合外层板,并设置降噪孔,降噪孔将声音能量进行转换,有效提高了内层板的隔声效果,改善飞机乘坐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
本技术属于飞机降噪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
技术介绍
飞机降噪设计中,吸声和隔声设计是两个重要方面:1)在吸声设计方面,由于多孔泡沫材料表面和内部具有丰富的孔洞和孔隙,使得入射声波的能量被多孔泡沫材料部分甚至全部吸收并消耗,从而达到良好的吸声效果。从绝大多数使用情况下,多孔泡沫材料质量轻,多用于中、高频吸声设计中。2)在隔声设计方面,多使用更重的阻尼材料降低振动和噪声,而阻尼材料为聚合物材料,呈现强烈的粘弹性阻尼。一般来说,使用阻尼材料的隔声设计能够减少结构振动,提高中、低频噪声的降噪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既能提高高频噪声控制效果,也能提高飞机舱内中低频降噪能力的飞机舱室降噪内饰板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其包括内层板、外层板及设置于内层板和外层板之间的隔音层,内层板、外层板和隔音层固定,此外还设有降噪孔,所述降噪孔穿过隔音层至外层板且按一定排布规则。本技术优选实施中,所述隔音层为泡沫材质制成。本技术优选实施中,所述外层板为金属或复合材料制成。本技术优选实施中,内层板、隔音层和外层板之间均为胶接。本技术优选实施中,所述降噪孔的形状为圆柱形或圆锥形。本技术优选实施中,降噪孔以正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成降噪孔单元,且所述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含有多个降噪孔单元。本技术优选实施中,所述降噪孔的孔深a与隔音层的厚度b和外层板的厚度c之间的关系满足:b≤a≤b+c。本技术优选实施中,在所述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中,内层板朝向机体内侧安装,外层板朝向机体外侧安装。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隔音层上贴合外层板,并设置降噪孔,降噪孔将声音能量进行转换,有效提高了内层板的隔声效果,改善飞机乘坐舒适度。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降噪孔排布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降噪孔排布示意图。附图标记:1-内层板,3-外层板,2-隔音层,4-降噪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中,其噪声传播途径为舱壁空气传声,涉及对现有隔声降噪技术的改进。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其解决舱室内噪声高的问题,达到最佳的降噪效果。具体的,其包括内层板1、隔音层2和外层板3,隔音层2置于内层板1和外层板3之间,三者依次相互固定,在外层板3和隔音层2的相同位置设有降噪孔4,降噪孔4且按照一定规则排布。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降噪孔4可以是在将外层板3和隔音层2固定之后再一起打孔,还可以在两者固定前,分别在其相应位置打孔,之后将两者以降噪孔4的轴线为基准对齐后进行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隔音层2为泡沫材质制成,泡沫不仅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还具有较轻的质量。以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外层板3为金属或复合材料制成,主要起保护内部材质作用。为了既实现内层板1、隔音层2和外层板3的相互固定,又不增加额外的重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内层板1、隔音层2和外层板3之间相互胶接。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为两种不同形状降噪孔的内饰板结构,图1中的降噪孔4为圆柱形,而图2中的降噪孔4为圆锥形。对于图1中圆柱形降噪孔,可以对隔音层2和外层板3分别打孔后粘接固定,还可以将隔音层2和外层板3固定后一起打孔,而对于图2中的圆锥形降噪孔,则优选的将隔音层2和外层板3一起打孔。在本技术中,降噪孔4以正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形成降噪孔单元,且所述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包含有多个以上述规则排布的降噪孔或降噪孔单元,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正方形分布的降噪孔和三角形分布的降噪孔。所述降噪孔4的孔深a与隔音层2的厚度b和外层板3的厚度c之间的关系满足:b≤a≤b+c,即降噪孔4穿过外层板3而不穿过隔音层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由于声音由舱室外穿向舱室内,因此在本技术的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中,内层板1朝向机体内侧安装,外层板2朝向机体外侧安装,这样可以起到降噪的作用。另外,在本技术中根据飞机不同频率段的外部声载荷,选择质量轻且声学性能合适的内层板1,以降低整体重量。本技术的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降噪原理如下:降噪孔4与外层板3和隔音层2形成声学共振腔,使得机身外部噪声声波进入到降噪孔4的空腔内,引起空腔内的空气振动,空气振动使空腔内的空气与空腔壁摩擦,将噪声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起到吸收噪声的作用。其中,降噪内饰板结构的降噪量由内层板1的材料、厚度,外层板3的材料、厚度以及降噪孔4的形状、尺寸等参数决定,通过调整降噪孔在外层板3上的穿孔率、穿孔形状和尺寸等,调节降噪孔4内的空腔吸声频率范围,以达到定制内饰板结构隔声频率范围的目的。外部噪声通过降噪孔4、外层板3和隔音层2后绝大部分声能被吸收消耗,剩余少部分声波抵达内层板1,由于内层板1材料为实心结构,射到其表面的声波大部分被反射回隔音层2中消耗,最终有效降低通过内侧板进入舱室内的噪声声波能量。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隔音层上贴合外层板,并设置降噪孔,降噪孔将声音能量进行转换,有效提高了内层板的隔声效果,改善飞机乘坐舒适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最优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包括内层板(1)、外层板(3)及设置于内层板(1)和外层板(3)之间的隔音层(2),内层板(1)、外层板(3)和隔音层(2)固定,此外还设有降噪孔(4),所述降噪孔(4)穿过隔音层(2)至外层板(3)且按预定排布规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包括内层板(1)、外层板(3)及设置于内层板(1)和外层板(3)之间的隔音层(2),内层板(1)、外层板(3)和隔音层(2)固定,此外还设有降噪孔(4),所述降噪孔(4)穿过隔音层(2)至外层板(3)且按预定排布规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2)为泡沫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板(3)为金属或复合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飞机舱室降噪的内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层板(1)、隔音层(2)和外层板(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桃高飞冯震宙王美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