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及其降噪家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5171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及其降噪家具,包括构成房屋内部空间的界面,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界面的相邻界面交汇处的吸声模组,所述吸声模组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吸声体,所述箱体至少有一侧壁设置有透声面。以此结构设计,能够通过吸声模组的设置,利用声波在坚硬墙面同相反射加强声压的特性,有效降低房屋内部噪声,且采用模组化设计,能够使得施工更加方便快捷,继而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及其降噪家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降噪
,尤其涉及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及其降噪家具。
技术介绍
目前室内降噪,多采用传统整体吸声吊顶,整体吸声墙面构件,铺设地毯,安装窗帘,摆放吸音屏风,在天花板上悬挂各种帆布,圆柱反射体等措施。传统产品价格高,安装较为复杂,不易清洁维修,不易旧屋加装,且占用较大有效空间面积和体积。而且有效作用的频率范围各不相同,大多为在250-4000Hz。大部分产品仅考虑500Hz以上的频率。目前国内外不少规范,对语言用途为主的教室,会议室等房间,对混响时间几乎都只对500Hz提出要求,对于其他频段,特别是低频段基本没有要求。但是近年来不论国际上还是国内都已有不少学者关注了低频噪声的危害,因为大多数噪声的低频成分较高,特别是交通噪声和工业噪声。而各种隔声结构的隔声效果,在低频却是最低的。而且语言在低频有不可忽略的能量,这些能量还会激发小房间内的简正振动(驻波),从而加强了声场中部分低频成分。又因高声级低频对中高频掩蔽效应存在不对称特性等现象,都掩蔽了对清晰度极为重要的中、高频,最终影响语言的可懂度。因此,为了提高语言可懂度,必须在小房间抑制低频驻波,减低外来噪声和室内自身产生的噪声,空间内减低低频噪声的影响,就必须加大室内低频至少从63Hz开始的阻尼。目前市场上针对低频的降噪产品不是价格高昂就是体积庞大,多为专业声学降噪领域所开发。针对民用(包括教学场地)开发的宽(全)频吸声产品基本处于空白状态(63-1000Hz)。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吸收室内噪声,且方便安装的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及其降噪家具。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包括构成房屋内部空间的界面,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界面的相邻界面交汇处的吸声模组,所述吸声模组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吸声体,所述箱体至少有一侧壁设置有透声面。其中,所述吸声体的横截面的宽度及高度均大于200mm。其中,所述吸声体的作用频率范围大于50Hz。其中,所述吸声模组安装于所述室内空间的三面交汇处或两面交汇处。其中,所述透声面朝向与所述透声面相对的墙面、地面或天花板。其中,设置有所述透声面的箱体壁设置为穿孔石膏板、穿孔金属板、穿孔木板或无纺布;所述吸声体设置为矿物棉、玻璃棉、聚酯纤维、三聚氰胺泡沫板、或玻璃泡沫板。其中,所述箱体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半圆形、或1/4圆形。其中,所述透声面设置有用于遮盖所述透声孔的防护罩。其中,所述吸声模组贯穿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内穿设有风管、输电管线、或消防管路。一种降噪家具,包括上述所述的吸声模组,以及与所述吸声模组相配合的家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包括构成房屋内部空间的界面,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界面的相邻界面交汇处的吸声模组,所述吸声模组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吸声体,所述箱体至少有一侧壁设置有透声面。以此结构设计,能够通过吸声模组的设置,利用声波在坚硬墙面同相反射加强声压的特性,有效降低房屋内部噪声,且采用模组化设计,能够使得施工更加方便快捷,继而有效提升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设置单个吸声模组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设置两个吸声模组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设置三个吸声模组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吸声模组贯穿设置有通道时的轴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全频吸声体与常规吸声体的吸声性能比较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包括构成房屋内部空间的界面,以及固定于界面的相邻界面交汇处的吸声模组,吸声模组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于箱体1内的吸声体,箱体1有一侧壁设置有透声面11,本实施例中所指界面主要包含屋内四周的墙面3、屋内地面4及天花板面2,在实际噪声测试过程中,由于屋内噪声都集中于相邻界面的交汇处,因此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吸声模组1优选安装于相邻界面的交汇处,以此起到有效降低屋内噪声的目的。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吸声模组1可安装于室内的墙角处,三个吸声模组1的同一端交汇于墙角,以此对噪声较为集中的墙角处的噪声进行有效降噪。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吸声模组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墙角处设置一个或两个吸声模组,以此满足室内所需噪声值的设计需求。为了起到较好吸声效果,本实施例中的透声面11朝向与透声面11相对的墙面、地面或天花板面,以此根据室内装饰需要,方便灵活的设置吸声模组。本实施例中,设置有透声面11的箱体壁可以设置为穿孔石膏板、穿孔金属板、穿孔木板或无纺布,吸声体可以设置为矿物棉、玻璃棉、聚酯纤维、三聚氰胺泡沫板、或玻璃泡沫板,箱体1的横截面可以设置为矩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半圆形、或1/4圆形。为了方便调整控制室内噪声,本实施例中在透声面11设置有用于遮盖透声孔12的防护罩(附图中未标出),当不需要对室内噪声降噪时,即可通过防护罩将透声孔12遮挡,需要降噪时打开,也可以根据所需室内噪声值,灵活调整对应吸声模组的透声面11上的防护罩(附图中未标出)。为了有效提升吸声模组的吸声效果,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吸声模组的箱体1除透声面11之外的侧面均隔声设置,以此使得流入箱体1的噪声被充分降低。此外,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室内装修时线路及管路的铺设,吸声模组贯穿设置有通道13,通道13内穿设有风管、输电管线、或消防管路。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为了有效实现宽频带降噪,吸声体的横截面的宽度及高度均大于200mm,吸声体的作用频率范围大于50Hz。为了对本实施例中的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的降噪效果进行有效的说明,结合图5所示,将同一体积的吸声体(40cmx50cmx647.5cm)放置于混响室内进行测试,当将被测吸声体置于房间界面交汇处,吸声面的透声面积SA为2.59m2时,频率与有效吸声系数之间的曲线走势如图5中的a线所示;当将被测吸声体的吸声面的透声面积SA为3.24m2时,频率与有效吸声系数之间的曲线走势如图5中的b线所示;当将体积与上述吸声体体积不同的吸声体(40cmx300cmx400cm)置于房间一平面上(非界面交汇处)时,吸声体的吸声面的透声面积SA为12m2,测得的频率与有效吸声系数之间的曲线走势如图5中的C线所示。因此,综合上述测试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当将该吸声模组摆放于房间界面交汇处时,能够用同样多的吸声体,在整个频带,特别在低频段得到更大的吸声效果。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降噪家具,包括上述的吸声模组,以及与吸声模组相配合的家具,家具以长椅为例,可参考上述实施方式中吸声模组的摆放,该吸声模组设置于长椅座板下底面的角落处,将同样起到较好的吸声降噪作用,在此不做具体赘述。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及其降噪家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包括构成房屋内部空间的界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界面的相邻界面交汇处的吸声模组,所述吸声模组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吸声体,所述箱体至少有一侧壁设置有透声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包括构成房屋内部空间的界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界面的相邻界面交汇处的吸声模组,所述吸声模组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吸声体,所述箱体至少有一侧壁设置有透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体的横截面的宽度及高度均大于2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体的作用频率范围大于50Hz。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模组安装于所述室内空间的三面交汇处或两面交汇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带室内吸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声面朝向与所述透声面相对的墙面、地面或天花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可朗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