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玻璃升降实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72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玻璃升降实验机构,包括检具基座,开档宽度可调的车门玻璃升降导槽,扇形支撑件,第一、第二支撑板,升降器,内、外水切安装件;车门玻璃升降导槽由顶部导槽、左侧导槽、右侧导槽构成,三部分导槽开档宽度独立调整,扇形支撑件、第一支撑板分别固定在检具基座上;顶部导槽固定在扇形支撑件的圆弧边缘,左侧导槽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右侧导槽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扇形支撑件上,两者通过滑台连接,三部分导槽可X、Y方向调整;内、外安装在检具基座上,可Y方向移动;升降器安装在检具基座上,可X、Y方向调整。本实验机构可以模拟车门钣金在不同方向的变形对车门玻璃升降过程中的影响,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玻璃升降实验机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汽车车门钣金变形对车门玻璃升降影响的实验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在制造时,如果车门钣金存在制造误差,会导致车门玻璃在升降过程中出现异响、阻滞、前后升降不同步等现象出现,影响升降电机的输出功率和使用寿命,降低整车的使用性能。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需要知道车门的钣金变形量对玻璃升降过程的影响,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玻璃升降实验机构,可以模拟汽车车门钣金在不同方向的变形,从而测试车门钣金在各种变形量下对车门玻璃升降过程中的影响。为达到上述目,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车门玻璃升降实验机构,包括检具基座,开档宽度可调的车门玻璃升降导槽,扇形支撑件,第一、第二支撑板,升降器,内、外水切安装件;所述的扇形支撑件、第一支撑板分别固定在检具基座上;所述的车门玻璃升降导槽由顶部导槽、左侧导槽、右侧导槽构成,三者围合成汽车窗框形状;顶部导槽固定在扇形支撑件的圆弧边缘,左侧导槽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右侧导槽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扇形支撑件上,两者通过滑台连接,第二支撑板相对扇形支撑件可左右移动即X方向移动;顶部导槽、左、右侧导槽上分别设有导槽开档宽度调整结构,调整上述三部分导槽的开档宽度;所述内、外水切安装件前后对应安装在检具基座上,内、外水切安装件的两端通过滑台与检具基座连接固定,可上下移动即Y方向移动,调整内、外水切面与升降玻璃的间距;升降器安装在检具基座上,带动玻璃在车门玻璃升降导槽内升降移动。作为优选,内、外水切安装件的长度不相同,一个少于安装点处车门玻璃升降导槽的宽度,一个大于安装点处车门玻璃升降导槽的宽度。更进一步,所述的顶部导槽由第一、第二槽体构成,两部分槽体分别由两个导槽开档宽度调整结构控制其开档宽度。更进一步,所述的扇形支撑件的三个端点分别通过一个滑台和两个滑台导向机构与检具基座连接固定,扇形支撑件相对检具基座可X、Y向移动。更进一步,第一支撑板通过X、Y双向滑台与检具基座连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槽开档宽度调整结构由一个滑台和两个滑台导向机构组成。更进一步,所述的检具基座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升降器安装点,升降器安装点上设有X、Y双向滑台与升降器连接。本技术车门玻璃升降实验机构,将车门玻璃升降导槽分为相对独立的顶部导槽、左、右侧导槽,三部份导槽的开档宽度可以调节,顶部导槽又由第一、第二槽体构成,两个导槽开档宽度调整结构分别控制第一、第二槽体的开档宽度。顶部导槽、左、右侧导槽X、Y向位置均可以调节,扇形支撑件的三个端点分别通过一个滑台和两个滑台导向机构与检具基座连接固定,通过调整滑台,可以使顶部导槽与右侧导槽摆动调节;内、外水切安装件可Y方向移动调整,从而调整内、外水切面与升降玻璃的间距;同时,升降器还可以X、Y双向调节。上述结构,可以实现模拟汽车车门钣金在不同方向的变形,滑台采用外购标准手动滑台,自带千分尺或标尺,可准确读取调节量。本技术用到的滑台、滑台导向机构具有锁紧功能,调节到需要量后锁紧各部份可调机构,使玻璃在此调节状态进行升降测试,从而得出车门钣金在各种变形量下对车门玻璃升降过程中的影响,为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左侧导槽连接状态示意图;图3为顶部、右侧导槽连接状态示意图;图4为顶部导槽结构示意图;图5为内、外侧水切安装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检具基座;2车门玻璃升降导槽,21左侧导槽,22顶部导槽,221第一槽体,222第二槽体,23右侧导槽;3扇形支撑件,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外水切安装件,7内水切安装件,8升降器安装点,9滑台,10滑台导向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车门玻璃升降实验机构,主要包括检具基座1,开档宽度可调的车门玻璃升降导槽2,扇形支撑件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外水切安装件6,内水切安装件7和升降器;车门玻璃升降导槽2由顶部导槽22、左侧导槽21、右侧导槽23构成,三者围合成汽车窗框形状;扇形支撑件3、第一支撑板4分别固定在检具基座1上;顶部导槽22固定在扇形支撑件3的圆弧边缘,左侧导槽21固定在第一支撑板4上,右侧导槽23固定在第二支撑板5上;第二支撑板5设置在扇形支撑件3上,第二支撑板5的两端通过两个滑台与扇形支撑件3连接,可X方向移动;顶部导槽22、左、右侧导槽21、23上分别设有导槽开档宽度调整结构,作为优选,导槽开档宽度调整结构由一个滑台9和两个滑台导向机构10组成,三者配合调整上述三部分导槽的开档宽度;外、内水切安装件6、7前后对应安装在检具基座1上,内、外水切安装件的长度不相同,一个少于安装点处车门玻璃升降导槽的宽度,一个大于安装点处车门玻璃升降导槽的宽度;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外水切安装件6的长度大于内水切安装件7,外、内水切安装件6、7的两端通过滑台9与检具基座1连接固定,可Y方向移动,从而调整内、外水切面与升降玻璃的间距;检具基座1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升降器安装点8,升降器在固定升降器安装点8固定,带动玻璃在整车门玻璃升降导槽内升降移动。作为优选,升降器安装点8上设有X、Y双向滑台与升降器连接,可X、Y方向调整升降器。更进一步,所述的顶部导槽22由第一、第二槽体221、222构成,两部分槽体分别由两个导槽开档宽度调整结构控制其导槽开档宽度。更进一步,扇形支撑件3的三个端点分别通过一个滑台和两个滑台导向机构与检具基座1连接固定,扇形支撑件3相对检具基座1可X、Y向移动。扇形支撑件3在X、Y向调整时,可带动顶部导槽22、右侧导槽23在X、Y向移动调整。更进一步,第一支撑板4通过X、Y双向滑台与检具基座1连接固定,通过调整滑台,使与第一支撑板4连接的左侧导槽21在X、Y向移动调整。本技术用到的滑台采用外购标准手动滑台,自带千分尺或标尺,可准确读取调节量;滑台、滑台导向机构具有锁紧功能,调节到需要量后锁紧各部份可调机构,使玻璃在此调节状态进行升降测试,从而得出车门钣金在各种变形量下对车门玻璃升降过程中的影响。本技术车门玻璃升降实验机构,可以实现模拟汽车车门钣金在不同方向的变形,测试车门钣金在各种变形量下对车门玻璃升降过程中的影响,为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上述实施方式仅作为对本技术原理和结构的解释,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本技术。凡采用本技术等同或等效技术手段的替换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门玻璃升降实验机构

【技术保护点】
车门玻璃升降实验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检具基座,开档宽度可调的车门玻璃升降导槽,扇形支撑件,第一、第二支撑板,升降器,内、外水切安装件;所述的扇形支撑件、第一支撑板分别固定在检具基座上;所述的车门玻璃升降导槽由顶部导槽、左侧导槽、右侧导槽构成,三者围合成汽车窗框形状;顶部导槽固定在扇形支撑件的圆弧边缘,左侧导槽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右侧导槽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扇形支撑件上,两者通过滑台连接,第二支撑板相对扇形支撑件可左右移动即X方向移动;顶部导槽、左、右侧导槽上分别设有导槽开档宽度调整结构,调整上述三部分导槽的开档宽度;所述内、外水切安装件前后对应安装在检具基座上,内、外水切安装件的两端通过滑台与检具基座连接固定,可上下移动即Y方向移动;升降器安装在检具基座上,带动玻璃在车门玻璃升降导槽内升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车门玻璃升降实验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检具基座,开档宽度可调的车门玻璃升降导槽,扇形支撑件,第一、第二支撑板,升降器,内、外水切安装件;所述的扇形支撑件、第一支撑板分别固定在检具基座上;所述的车门玻璃升降导槽由顶部导槽、左侧导槽、右侧导槽构成,三者围合成汽车窗框形状;顶部导槽固定在扇形支撑件的圆弧边缘,左侧导槽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右侧导槽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扇形支撑件上,两者通过滑台连接,第二支撑板相对扇形支撑件可左右移动即X方向移动;顶部导槽、左、右侧导槽上分别设有导槽开档宽度调整结构,调整上述三部分导槽的开档宽度;所述内、外水切安装件前后对应安装在检具基座上,内、外水切安装件的两端通过滑台与检具基座连接固定,可上下移动即Y方向移动;升降器安装在检具基座上,带动玻璃在车门玻璃升降导槽内升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玻璃升降实验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顶部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赞扬杨洋宋中锋韦明强李仲布丁勇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营创精密汽车模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