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风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193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扫风风扇,包括壳体,该壳体内形成一空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扫风风扇还包括容置于空腔内的:第一电机,固设于壳体内;扇叶,转动设置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将风从进风口吸入空腔;导风结构,安装于壳体内并设于扇叶的出风侧,左右、上下调节出风口的排风风向;及控制单元,设于壳体内,控制扫风风扇的启停、转速、及出风口的风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风扇不使用摇头结构也具扫风功能,避免了风扇在工作过程中与周围物体的触碰,保证风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减小了风扇的整体结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扫风风扇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扫风风扇。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风扇为了实现扫风的目的,一般为具有摇头结构的风扇,由于现有摇头结构设计,风扇在摇头过程中往往是壳体与摇头结构一起旋转,容易触碰到周围障碍物,极易造成触碰倒塌或摩擦受损;同时,此种结构使得风扇的整体结构尺寸过大,占用空间多。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风风扇,旨在使风扇不使用摇头结构也具扫风功能,避免了风扇在工作过程中与周围物体的触碰,保证风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扫风风扇,包括壳体,其中,该壳体内形成一空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扫风风扇还包括容置于空腔内的:第一电机,固设于壳体内;扇叶,转动设置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将风从进风口吸入空腔;导风结构,安装于壳体内并设于扇叶的出风侧,左右、上下调节出风口的排风风向;及控制单元,设于壳体内,控制扫风风扇的启停、转速、及出风口的风向。可选地,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板,固定于壳体内,所述导风板的导风表面弯曲,将扇叶出风侧的风呈夹角反射至出风口;第一导风栅板,设于导风板与出风口之间并临近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栅板间隔设置有多个可左右摆动的第一导风栅板叶片;第二导风栅板,设于导风板与出风口之间并临近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栅板间隔设置有多个可上下摆动的第二导风栅板叶片;及导风调节齿轮,与所述第一导风栅板叶片、第二导风栅板叶片活动连接,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栅板叶片、第二导风栅板叶片摆动,导风调节齿轮通过传动件连接第一电机或单独连接容置于空腔内的第二电机。可选地,所述壳体底部设置一底座,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底座。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板,容置于空腔内;调速单元,设于壳体,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调速单元显示及控制第一电机的转动状态;导风调节单元,设于壳体,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启停、调节所述第一导风栅板叶片和/或第二导风栅板叶片的摆动;及电源插接部,设于壳体,电连接所述主控板。可选地,所述电源插接部为插头和/或插接口。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电池,设于壳体内,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与主控板电连接的短路保护单元、过载保护单元、及过温度保护单元。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声控单元,与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声控单元通过声音控制扫风风扇的运行。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蓝牙单元,与主控板电连接,所述蓝牙单元通过无线方式控制扫风风扇的运行。可选地,所述壳体于出风口处的侧壁为曲面形状,所述出风口为多个间隔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小孔,所述小孔阻挡手指的伸入;和/或,所述出风口为多个间隔设置的边条,所述多个边条之间的间隙阻挡手指的伸入。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扫风风扇,壳体设置有进风口及出风口,壳体内形成一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扇叶及控制单元的同时,还设置有左右、上下调风的导风结构,导风结构将进风口进入的风进行导向后朝向出风口排出,同时对排出的风进行左右、上下出风方向的调节,使得本风扇不使用摇头结构也具扫风功能,避免了风扇在工作过程中与周围物体的触碰,保证风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减小了风扇的整体结构尺寸。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扫风风扇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扫风风扇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扫风风扇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扫风风扇去除壳体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扫风风扇去除壳体的另一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扫风风扇控制单元连接关系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扫风风扇控制单元连接关系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扫风风扇63第二导风栅板10壳体631第二导风栅板叶片10-1前壳64导风调节齿轮10-2后壳65第二电机11出风口70控制单元20底座71主控板21进风口72调速单元30空腔73电池40第一电机74导风调节单元50扇叶75电源插接部60导风结构76声控单元61导风板77蓝牙单元62第一导风栅板78电路保护单元621第一导风栅板叶片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提出一种扫风风扇100,包括壳体10,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可分为前壳10-1和后壳10-1,该壳体10内形成一空腔30,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进风口21及出风口11,所述扫风风扇100还包括容置于空腔30内的:第一电机40,固设于壳体10内;扇叶50,转动设置于第一电机40的输出轴,将风从进风口21吸入空腔30;导风结构60,安装于壳体10内并设于扇叶50的出风侧,左右、上下调节出风口11的排风风向;及控制单元70,设于壳体10内,控制扫风风扇100的启停、转速、及出风口11的风向。本技术实施例中,导风结构60设置在扇叶50的出风侧,将扇叶50吹出的风在壳体10的空腔30内导向出风口11,同时,在出风口11处将出风的方向进行左右、上下方向的调节,以实现风扇左右和上下扫风,满足使用者对风扇多角度的扫风需求,导风结构在调节风向时,壳体不需要转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摇头结构带动壳体转动而易于引起周围障碍物的碰撞,造成风扇在使用过程中的倒塌或摩擦,而导致风扇损坏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扫风风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扫风风扇,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内形成一空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扫风风扇还包括容置于空腔内的:第一电机,固设于壳体内;扇叶,转动设置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将风从进风口吸入空腔;导风结构,安装于壳体内并设于扇叶的出风侧,左右、上下调节出风口的排风风向;及控制单元,设于壳体内,控制扫风风扇的启停、转速、及出风口的风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风风扇,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内形成一空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扫风风扇还包括容置于空腔内的:第一电机,固设于壳体内;扇叶,转动设置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将风从进风口吸入空腔;导风结构,安装于壳体内并设于扇叶的出风侧,左右、上下调节出风口的排风风向;及控制单元,设于壳体内,控制扫风风扇的启停、转速、及出风口的风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板,固定于壳体内,所述导风板的导风表面弯曲,将扇叶出风侧的风呈夹角反射至出风口;第一导风栅板,设于导风板与出风口之间并临近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栅板间隔设置有多个可左右摆动的第一导风栅板叶片;第二导风栅板,设于导风板与出风口之间并临近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栅板间隔设置有多个可上下摆动的第二导风栅板叶片;及导风调节齿轮,与所述第一导风栅板叶片、第二导风栅板叶片活动连接,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栅板叶片、第二导风栅板叶片摆动,导风调节齿轮通过传动件连接第一电机或单独连接容置于空腔内的第二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置一底座,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底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葱郑月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造物部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