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兆胜专利>正文

一种双驱动轮摆角式抽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108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驱动轮摆角式抽油机,包括底座、驱动机构、左立柱、右立柱、稳定梁、吊臂、冲程梁、吊绳和执行机构,所述左立柱、右立柱、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均设置在底座上,吊臂固定在左立柱上,稳定梁的两端分别与左立柱和右立柱固定连接,冲程梁与右立柱活动连接,且冲程梁位于稳定梁下方;驱动机构与执行机构连接,执行机构连接在冲程梁的中部,执行机构带动冲程梁上下摆动;所述吊臂、冲程梁和稳定梁上均设置有定滑轮,吊绳的一端绕过吊臂上的定滑轮后连接井口抽油装置,另一端绕过设置在冲程梁和稳定梁上的定滑轮后固定在稳定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升驱动轮的承重性和机械平衡性,从而达到提升抽油机的拉力和行程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驱动轮摆角式抽油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石油钻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驱动轮摆角式抽油机。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中,主要采用游梁式抽油机将石油从油井中抽出。目前,常规的游梁式抽油机一般由悬绳器、驴头、游梁、机架、连杆、减速器、曲柄、平衡装置、底座、机架和电机等组成,但这种结构的游梁机存在着冲程短、排量小、体积大、重量重、能耗高的缺点,最主要还存在因自发电引起电网畸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专利技术: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2777153A”的现有技术在2012年11月14日公开了一种宽摆角抽油机,其包括电机、支架、连杆、变速机构、吊绳、定滑轮、井口抽油装置、摇臂和摇臂支柱,摇臂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摇臂支柱上,另一端与吊绳连接,吊绳通过支架上的定滑轮连接井口抽油装置,还包括曲轴轮,所述曲轴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曲轴轮与变速机构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摇臂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曲轴轮活动连接。该专利采用变速机构与曲轴轮配合实现抽油,以较小功率电机就能启动抽油机和维持抽油机工作,还能够方便地调整抽油机的冲次和冲程。但该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如下缺陷:一、该专利中驱动轮的数量为一个,受结构所限,其拉力最多达到10KN,存在着拉力较小的缺陷。二、单驱动轮在抽油时容易产生晃动,进而影响抽油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驱动轮摆角式抽油机,本技术是对上述现有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能够提升驱动轮的承重性和机械平衡性,从而达到提升抽油机的拉力和行程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驱动轮摆角式抽油机,包括底座、驱动机构、左立柱、右立柱、稳定梁、吊臂、冲程梁、吊绳和执行机构,所述左立柱、右立柱、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均设置在底座上,吊臂固定在左立柱上,稳定梁的两端分别与左立柱和右立柱固定连接,冲程梁与右立柱活动连接,且冲程梁位于稳定梁下方;驱动机构与执行机构连接,执行机构连接在冲程梁的中部,执行机构带动冲程梁上下摆动;所述吊臂、冲程梁和稳定梁上均设置有定滑轮,吊绳的一端绕过吊臂上的定滑轮后连接井口抽油装置,另一端绕过设置在冲程梁和稳定梁上的定滑轮后固定在稳定梁上。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拉杆、V形动力臂、从驱动轮和与驱动机构连接的主驱动轮,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对称设置在底座上,且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外齿轮啮合传动;V形动力臂的中部活动连接在冲程梁上,V形动力臂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拉杆,两根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活动连接;V形动力臂与冲程梁的连接中心位于与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之间的轴心线的中心点垂线上,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通过拉杆带动V形动力臂沿中心点垂线上下摆动。所述冲程梁的下部固定设置有用于配重的配重腔,配重腔位于靠近左立柱的一端。所述吊臂上的定滑轮至少为两个,所述冲程梁和稳定梁上的定滑轮均至少为一个,冲程梁上的两个定滑轮分别设置在端部和中部,吊绳的一端绕过吊臂上的定滑轮后与井口抽油装置,另一端绕过冲程梁和稳定梁上的定滑轮后固定连接在稳定梁上。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分别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上,右支撑架和右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稳定杆。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润滑油箱,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的下部均位于润滑油箱内。所述润滑油箱上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壳,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均位于保护壳内。所述吊臂、冲程梁和稳定梁上均设置有用于定滑轮的防风沙壳。所述主驱动轮和右驱动轮上均设置有斜齿。所述左立柱、右立柱、稳定梁和冲程梁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吊臂与稳定梁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线,所述底座与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斜支撑杆。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和牙包总成,牙包总成与驱动轮连接,牙包总成上设置有刹车片。所述吊绳为钢绳或链条。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抽油机中设置了两个一字排列的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由于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的外齿轮啮合传动,且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分别通过两根拉杆和V形动力臂配合即可带动冲程梁上下摆动实现抽油。与现有抽油机相比,本技术中驱动轮一字排列的结构,可使驱动轮的承重性增加一倍,拉力也可增加至16KN,不仅大幅提高了抽油机的冲程,还大幅提高了抽油机的稳定性,使得抽油机的在抽油时不会产生晃动。另外,采用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配合抽油的结构,能使驱动轮的受力更加均匀,并降低抽油噪音。同时,两个驱动轮能够在抽油机作下冲程运动时进行储能,并能在抽油机作上冲程运动时释放,保证了抽油的稳定性。2、本技术中V形动力臂与冲程梁的连接中心位于与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之间的轴心线的中心点垂线上,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通过拉杆带动V形动力臂沿中心点垂线上下摆动。该结构使得两个一字排列的驱动轮所产生的拉力能够有效地作用于冲程梁上,避免了动力的浪费。3、本技术通过设置在冲程梁端部的配重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配重,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同时,由于配重腔位于冲程梁端部,因此还使得冲程梁该端部的重心向下,在重力的作用下,两个驱动轮对冲程梁的驱动更加容易,更有利于节约能耗。4、本技术中冲程梁和稳定梁上的定滑轮均至少设置为一个,该结构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调节定滑轮的数量来达到调节抽油机冲程的目的,使其能够适用于不同油田,适用范围更广。5、本技术通过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安装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且在右支撑架和右立柱之间固定设置稳定杆的结构,有利于使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稳定地设置在底座上,提高了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在抽油时的稳定性。6、本技术通过设置在底座上的润滑油箱,能够对驱动轮及驱动机构起润滑冷却作用,从而达到延长驱动轮使用寿命的目的。7、本技术通过固定连接在润滑油箱上部的保护壳,保证了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不受外界风沙干扰,使得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的运转更加灵动。8、本技术通过防风沙壳能够对吊臂、冲程梁和稳定梁上的定滑轮的进行保护,有利于延长定滑轮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9、本技术在主驱动轮和右驱动轮上均设置有斜齿,相当于主驱动轮和右驱动轮采用斜齿传动,这样的传动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驱动轮的承重性,并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具体的,采用斜齿可比采用直齿降低约15%的能源消耗。10、本技术在左立柱、右立柱、稳定梁和冲程梁上均开设有通孔,通过通孔有利于减少整个抽油机的风阻和降低抽油机的重量,既能够避免抽油机因大风而产生晃动,又降低抽油机的生产成本。11、本技术通过固定连接在吊臂与稳定梁之间的拉线,以及通过固定连接在底座与左右立柱之间的斜支撑杆,能够大幅提高抽油机的整体稳固性。12、本技术中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和牙包总成,牙包总成与驱动轮连接,牙包总成上设置有刹车片,该结构能够在需要时及时刹车,使驱动轮停止转动,保证抽油的安全性。13、本技术采用上述特定的结构,并且在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能够达到最大的受力状态下,最高能使抽油机的冲程达到10米。当然,在实际使用时,可通过调节驱动轮的大小,以及通过增减冲程梁上的定滑轮和稳定梁上的定滑轮来达到调节冲程的目的。14、本技术可采用钢绳或链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驱动轮摆角式抽油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驱动轮摆角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驱动机构、左立柱(2)、右立柱(3)、稳定梁(4)、吊臂(5)、冲程梁(6)、吊绳(7)和执行机构,所述左立柱(2)、右立柱(3)、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均设置在底座(1)上,吊臂(5)固定在左立柱(2)上,稳定梁(4)的两端分别与左立柱(2)和右立柱(3)固定连接,冲程梁(6)与右立柱(3)活动连接,且冲程梁(6)位于稳定梁(4)下方;驱动机构与执行机构连接,执行机构连接在冲程梁(6)的中部,执行机构带动冲程梁(6)上下摆动;所述吊臂(5)、冲程梁(6)和稳定梁(4)上均设置有定滑轮(18),吊绳(7)的一端绕过吊臂(5)上的定滑轮(18)后连接井口抽油装置(8),另一端绕过设置在冲程梁(6)和稳定梁(4)上的定滑轮(18)后固定在稳定梁(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驱动轮摆角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驱动机构、左立柱(2)、右立柱(3)、稳定梁(4)、吊臂(5)、冲程梁(6)、吊绳(7)和执行机构,所述左立柱(2)、右立柱(3)、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均设置在底座(1)上,吊臂(5)固定在左立柱(2)上,稳定梁(4)的两端分别与左立柱(2)和右立柱(3)固定连接,冲程梁(6)与右立柱(3)活动连接,且冲程梁(6)位于稳定梁(4)下方;驱动机构与执行机构连接,执行机构连接在冲程梁(6)的中部,执行机构带动冲程梁(6)上下摆动;所述吊臂(5)、冲程梁(6)和稳定梁(4)上均设置有定滑轮(18),吊绳(7)的一端绕过吊臂(5)上的定滑轮(18)后连接井口抽油装置(8),另一端绕过设置在冲程梁(6)和稳定梁(4)上的定滑轮(18)后固定在稳定梁(4)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轮摆角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拉杆(10)、V形动力臂(11)、从驱动轮(12)和与驱动机构连接的主驱动轮(13),主驱动轮(13)和从驱动轮(12)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且主驱动轮(13)和从驱动轮(12)外齿轮啮合传动;V形动力臂(11)的中部活动连接在冲程梁(6)上,V形动力臂(11)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拉杆(10),两根拉杆(10)的另一端分别与主驱动轮(13)和从驱动轮(12)活动连接;V形动力臂(11)与冲程梁(6)的连接中心位于与主驱动轮(13)和从驱动轮(12)之间的轴心线的中心点垂线上,主驱动轮(13)和从驱动轮(12)通过拉杆(10)带动V形动力臂(11)沿中心点垂线上下摆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驱动轮摆角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程梁(6)的下部固定设置有用于配重的配重腔(14),配重腔(14)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胜
申请(专利权)人:李兆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