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兆胜专利>正文

单驱动轮摆臂式抽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152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驱动轮摆臂式抽油机,包括底座、立柱、吊臂、驱动轮、冲程臂、拉杆、吊绳和驱动机构,立柱、驱动轮、冲程臂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底座上,吊臂固定在立柱上,驱动机构与驱动轮连接,冲程臂的下端活动连接在底座上,拉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冲程臂的上端,另一端活动连接在驱动轮上,驱动轮通过拉杆带动冲程臂在立柱的定滑轮与驱动轮之间往复摆动;吊臂、立柱和冲程臂上均设置有定滑轮,吊绳的一端绕过吊臂上的定滑轮后连接井口抽油装置,另一端绕过设置在立柱和冲程梁上的定滑轮后固定在底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简化抽油机结构的前提下,使动力直接作用于井口抽油装置,达到降低能耗、提升抽油可靠性和实用性的目的。

Single drive wheel swing arm pumping un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ingle driven wheel swing arm type oil pump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column, an arm, a driving wheel, stroke arm, rod, rope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column, driving wheel, stroke arm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arm is fixed on the upright post,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wheel, movable arm stroke is connected to the b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pull rod is movably connected in the arm stroke, the other end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wheel, the driving wheel through a pull rod drives the stroke arm in the fixed pulley column and driving wheel reciprocating swing; lifting arm, column and stroke are arranged on the fixed arm one end of the rope pulley, hanging around the fixed pulley arm after connecting wellhead oil pumping device is fixed on the base, the other end is arranged in columns and beams around the fixed pulley after stroke. The invention can directly effect the power on the wellhead oil pumping device under the premise of simplify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pumping unit,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pu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驱动轮摆臂式抽油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钻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驱动轮摆臂式抽油机。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中,主要采用游梁式抽油机将石油从油井中抽出。目前,常规的游梁式抽油机一般由悬绳器、驴头、游梁、机架、连杆、减速器、曲柄、平衡装置、底座、机架和电机等组成,但这种结构的游梁机存在着冲程短、排量小、体积大、重量重、能耗高的缺点,最主要还存在因自发电引起电网畸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专利技术: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3061720A”的现有技术在2013年4月24日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双臂互动单驱动轮自变速抽油机,包括吊臂总成、吊绳、井口抽油装置、驱动轮、扭力臂、第一动力臂和第二动力臂,驱动轮与变速机构连接,扭力臂固定在驱动轮上,第一动力臂的一端与扭力臂活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定滑轮和吊绳固定孔;第二动力臂一端与第一动力臂活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定滑轮,第二动力臂上设置有基点,第二动力臂沿基点作往复运动;吊绳的一端通过吊臂总成上的定滑轮与井口抽油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二动力臂和第一动力臂上的定滑轮后固定在第一动力臂上的吊绳固定孔内。该专利能够方便地调整抽油机的冲次,提高抽油机的上冲程速度,不仅提高了抽油效率,还能够从油井内抽出更多的油。但该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如下缺陷:一、驱动轮通过第一动力臂和第二动力臂带动配合实现抽油,驱动轮产生的动力只能通过第一动力臂和第二动力臂间接作用于井口抽油装置上,相当于将驱动轮产生的动力分解成三节,其受力点分别在第一动力臂和第二动力臂的两端;由于驱动轮产生的动力被三次分解后才能拉动井口抽油装置,而动力的每一次分解,均会损失动力,因此存在着动力损失较多和能耗较大的缺陷。二、由于第一动力臂与第二动力臂之间采用轴承连接,第二动力臂与底座之间采用轴承连接,导致轴承用量较多;而轴承连接处又是受力处,导致轴承容易损坏;因而存在着维修复杂和维护成本高缺陷。进一步的,由于动力传递结构较为复杂,不仅导致制造成本较高,还导致抽油机的整体强度较低。三、第二动力臂为V形结构,其设置有定滑轮的一端在向下移动作上冲程运动抽油时,受其连接结构所限,容易产生发抖现象,进而容易导致抽油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单驱动轮摆臂式抽油机,本专利技术是对上述现有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能在简化抽油机结构的前提下,使动力直接作用于井口抽油装置,从而达到降低能耗、提升抽油可靠性和实用性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驱动轮摆臂式抽油机,包括底座、立柱、吊臂、驱动轮、冲程臂、拉杆、吊绳和驱动机构,所述立柱、驱动轮、冲程臂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底座上,吊臂固定在立柱上,驱动机构与驱动轮连接,冲程臂的下端活动连接在立柱与驱动轮之间的底座上,拉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冲程臂的上端,另一端活动连接在驱动轮上,驱动轮通过拉杆带动冲程臂在立柱的定滑轮与驱动轮之间往复摆动;所述吊臂、立柱和冲程臂上均设置有定滑轮,吊绳的一端绕过吊臂上的定滑轮后连接井口抽油装置,另一端绕过设置在立柱和冲程梁上的定滑轮后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冲程臂竖向倾斜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立柱上定滑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冲程臂上定滑轮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吊绳的一端绕过吊臂上的定滑轮后连接井口抽油装置,另一端依次交替绕过设置在立柱和冲程梁上的定滑轮后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架,驱动轮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吊臂与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线。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润滑油箱,驱动轮的下部位于润滑油箱内。所述润滑油箱上固定设置有保护壳,驱动轮位于保护壳内。所述冲程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凸起,拉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弧形凸起上。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冲程臂活动连接的轴承台。所述立柱与底座之间倾斜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吊臂和立柱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轮的转动轴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拉杆活动连接的扭力臂。所述吊绳为钢绳或链条。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和牙包总成,牙包总成与驱动轮连接,牙包总成上设置有刹车片。所述的抽油机还包括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支架、配重块、配重定滑轮和配重绳,支架固定在底座上,配重定滑轮设置在支架上,配重绳的一端固定在冲程臂上,另一端绕过配重定滑轮后与配重块固定连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抽油机中,冲程臂一端活动连接在底座上,另一端通过拉杆与驱动轮连接,抽油时,驱动轮通过拉杆直接带动冲程臂在立柱的定滑轮与驱动轮之间往复摆动即可实现抽油。与现有抽油机相比,驱动轮产生的动力相当于直接作用于井口抽油装置上,能够大幅降低动力损失和能源损耗,进而有利于降低抽油成本。并且,冲程臂一端活动连接在底座上,另一端通过拉杆与驱动轮连接的结构,不仅使得冲程臂的上冲程运动更加容易,还能够将拉杆作为配重进一步降低抽油能耗,同时抽油时也不会产生晃动。另外,众所周知的,抽油机重量重,且均是在环境较为恶劣的野外使用,因此,抽油机必须具备结构简单和高可靠性,才能保证抽油机的稳定使用,并减少维护。而与现有抽油机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驱动轮通过拉杆直接带动冲程臂即可实现抽油的结构,大幅减少了轴承的使用数量,整体结构更加简单,不容易出现故障,不仅大幅提升了抽油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还延长了抽油机的使用寿命和减少了维护次数。2、本专利技术将冲程臂竖向倾斜设置在底座上的结构,能够利用冲程臂的自重作为抽油机上冲程运动的动力,从而达到减小驱动机构功率的目的。3、本专利技术将立柱上定滑轮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将冲程臂上定滑轮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一个,并使吊绳采用依次交替绕过设置在立柱和冲程梁上的定滑轮后固定在底座上。该结构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调节立柱和冲程臂上定滑轮的数量来达到调节抽油机冲程的目的,使其能够适用于不同油田,适用范围更广。4、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架安装驱动轮,有利于使主动轮稳定地设置在底座上,提高了驱动轮在抽油时的稳定性。5、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设置在吊臂与支撑架之间的拉线,能够大幅提高抽油机的整体稳固性。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底座上的润滑油箱,能够对驱动轮及驱动机构润滑冷却作用,从而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7、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连接在润滑油箱上部的保护壳,保证了驱动轮不受外界风沙干扰,使得驱动轮的运转更加灵动。8、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冲程臂上端设置弧形凸起与拉杆活动连接的结构,使得冲程臂的重心一直向下,在重力的作用下,驱动轮对拉杆的驱动更加容易,进而能够进一步降低能耗。9、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轴承台,有利于冲程臂的灵活摆动。10、本专利技术通过倾斜设置在立柱与底座之间的固定杆,提升了抽油机的整体稳定性。11、本专利技术在吊臂和立柱上均开设有通孔,通过通孔有利于减少整个抽油机的风阻和降低抽油机的重量,既避免抽油机因大风而产生晃动,又降低抽油机的生产成本。12、本专利技术中驱动轮通过两根扭力臂与拉杆连接的结构,提升了驱动轮的承重性和稳定性。13、本专利技术可采用钢绳或链条作为吊绳,其中,采用钢绳可降低生产成本,采用链条可延长使用寿命,便于用户根据不同的需求而选择。14、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和牙包总成,牙包总成与驱动轮连接,牙包总成上设置有刹车片,该结构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单驱动轮摆臂式抽油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驱动轮摆臂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2)、吊臂(4)、驱动轮(3)、冲程臂(5)、拉杆(10)、吊绳(7)和驱动机构,所述立柱(2)、驱动轮(3)、冲程臂(5)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底座(1)上,吊臂(4)固定在立柱(2)上,驱动机构与驱动轮(3)连接,冲程臂(5)的下端活动连接在立柱(2)与驱动轮(3)之间的底座(1)上,拉杆(10)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冲程臂(5)的上端,另一端活动连接在驱动轮(3)上,驱动轮(3)通过拉杆(10)带动冲程臂(5)在立柱(2)的定滑轮(11)与驱动轮(3)之间往复摆动;所述吊臂(4)、立柱(2)和冲程臂(5)上均设置有定滑轮(11),吊绳(7)的一端绕过吊臂(4)上的定滑轮(11)后连接井口抽油装置(8),另一端绕过设置在立柱(2)和冲程梁上的定滑轮(11)后固定在底座(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驱动轮摆臂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柱(2)、吊臂(4)、驱动轮(3)、冲程臂(5)、拉杆(10)、吊绳(7)和驱动机构,所述立柱(2)、驱动轮(3)、冲程臂(5)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底座(1)上,吊臂(4)固定在立柱(2)上,驱动机构与驱动轮(3)连接,冲程臂(5)的下端活动连接在立柱(2)与驱动轮(3)之间的底座(1)上,拉杆(10)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冲程臂(5)的上端,另一端活动连接在驱动轮(3)上,驱动轮(3)通过拉杆(10)带动冲程臂(5)在立柱(2)的定滑轮(11)与驱动轮(3)之间往复摆动;所述吊臂(4)、立柱(2)和冲程臂(5)上均设置有定滑轮(11),吊绳(7)的一端绕过吊臂(4)上的定滑轮(11)后连接井口抽油装置(8),另一端绕过设置在立柱(2)和冲程梁上的定滑轮(11)后固定在底座(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驱动轮摆臂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程臂(5)竖向倾斜设置在底座(1)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驱动轮摆臂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上定滑轮(1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冲程臂(5)上定滑轮(1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吊绳(7)的一端绕过吊臂(4)上的定滑轮(11)后连接井口抽油装置(8),另一端依次交替绕过设置在立柱(2)和冲程梁上的定滑轮(11)后固定在底座(1)上。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单驱动轮摆臂式抽油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胜
申请(专利权)人:李兆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